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谷文达的实验水墨之路
谷文达的实验水墨之路
作者:    来源:信息时报    日期:2010-10-26

我的作品基本上有社会态度,有批判性

作为中国当代实验水墨的奠基者,谷文达的水墨实验主要围绕“文字图像”和“文化语词”“生物材料”三项观念课题展开,涉及到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生物学和艺术史等广泛的问题领域,这些课题以横向的“问题”和纵向的“历史”两条线索,延伸出“水墨问题”作为全球化当代艺术的有机部分的几个无法逃避的问题。

——黄专(策展人)

信息时报:你1987年出国,用各种形式做当代艺术,为什么一直没有放弃“水墨”这种形式,一直坚持?

谷文达:这种坚持很自然的。我大学的专业是中国山水画,当时跟着陆俨少先生学画。一个人早期的记忆一直会在你的生活中伴随着你,根深蒂固,从某种程度来说,你的局限就是你的历史。

另外,我坚持水墨也是因为水墨是中国自己的语言。我觉得中国水墨画在将来一定会在世界范畴里变成主流文化,不仅仅是中国文化。举个例子,中国早期去欧洲留学的的现代绘画大师,从徐悲鸿、严文良、刘海粟到林风眠、吴冠中,他们都学了西画,但真正令他们出名的还是国画,这就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力。

信息时报: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你想做怎样的艺术?

谷文达: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身上一定有时代的烙印,最重要的是他能够代表一个时代。所以我的作品是文化性的,不仅仅是抽象美学或唯美主义。我的作品基本上有社会态度,有文化倾向,有批判性,因为一个作品要和社会接触、交流,哪怕是误会、挑战也好,这样才能提供它的价值。在美术史上,凡是流传下的作品,基本上都代表它的文化,或对现实有一定贡献,不仅仅是唯美的。

信息时报:这种和现实有联系,相互接触,是不是就是当代艺术的当代性?

谷文达:这是非常重要的当代性。比如我现在写“永字八法”,我也会用现代的方式和意义来书写。我曾经用霓虹灯做书法,这次展览中用水墨画和动画来表现书法,其实都是想把中国祖先文化精英的东西和当代文化结合在一起,否则这个东西就式微了,只能保存在博物馆里。

信息时报:也就是说,哪怕现在画古画,也应该有一个现代的画法?

谷文达:是的。一定有一个当代的翻版。谁演变得最有代表性,就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

简历

谷文达,1955年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1987年移居美国纽约,现为职业画家,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画廊举办展览。

谷文达是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的领军者之一。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他把错位、肢解的书法文字做水墨画,借此挑战正统体制,并影响了后来一代艺术家。这些早期作品部分受到“文革”时期“大字报” 的影响。他1987年移民美国,并开始创作大规模装置。他用人的头发和胎盘粉来创作作品,试图探索多元文化、全球化的主题:在装置《联合国》中,他用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头发组成汉字,再粘在厚实的木板和布帘上。从创新水墨画到《碑林:唐诗后著》,谷文达把自己定位为一位有力的文化讲解人,不断阐释着存在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语言障碍。

上一页  1 2 
关键字:谷文达,实验水墨,水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