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赵君春节送我一张老信笺,印着一枝玉兰,是贺新春的意思。老派文人虽然近几十年断了根脉,但风范还是如断骨接续,仍有勉强活动的可能。赵君说他近年来跟着别人收藏老信笺,他说,老信笺知音不多,赝品甚少,关键是市场不火,因此才收得起。
赵君在这里已经说出了他搞收藏的三个逻辑,懂老信笺的人少,没有什么仿品,价钱低,三个互相关联的逻辑,促成了赵君收藏的初步理由。
收藏讲究逻辑性,逻辑性不但是内心的喜好、文化的理念,更是投资的价值判断。
老信笺:收的就是稀缺资源
老信笺是宣纸文化的余脉,老信笺如同定制墨,虽为文人工具,却还留有文人的文气和精神印痕。其实,再往前推,中国宣纸文化作为人类非遗之一,也和茅台酒一样,是地域和工艺性极强的品种,泾县造宣纸使用特有的沙田长秆籼稻草和青檀树皮,加上泾县山泉水,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造就了宣纸。南唐后主李煜曾造出天下无双的澄心堂纸,留存至今的已极为罕见,乾隆年仿制了澄心堂纸,乾隆纸今天在收藏市场上也一页千金了。创造了中国艺术品世界纪录的黄庭坚《砥柱铭》,据说就是用了南唐后主的澄心堂纸。
回到老信笺,其收藏逻辑一是袭承了老宣纸的文化余温,二是抚摸到了民国文人的精神趣味与质感,三是作为文房用品,老信笺品种花样繁多,甚至可以视为民国限量老版画。其实老信笺、老宣纸、老墨条、古籍善本以及民国老照片、连环画、老油画等,基本上处于仿品少,市场低迷乏人关注的状态,只要东西真,都可以视作稀有资源,古籍善本中,清代以上的已经一页难求,此收藏逻辑珍视的就是传统文化中的资源概念。
当代景瓷:定价体系完备
有一次碰到位年轻的收藏家,他说自己专收两大块——中国当代艺术和现当代景德镇陶瓷。完全不搭的两个品种,在他身上居然结合了起来。该藏家道出了他的收藏逻辑。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具有国际定位,市场接受度高;而中国现当代景德镇陶瓷虽然作品民俗成分强烈,艺术水准不高,但好就好在其市场的逻辑性强。在景德镇,工艺师、高工、省大师、国家级大师的市场定价十分明确,绝不会混淆。该藏家曾经以不到十万的价格买进了一位省大师的陶瓷作品,几个月后,该大师评上了国家级大师,同样的作品立马涨到三四十万。因为市场有严格的逻辑性,对于一个收藏者来说,就比较容易判断,即使对于现当代景德镇陶瓷的艺术价值还无力判断,但因为有了这个明确的市场体系,也就容易进入了。
依照这个逻辑判断,市场体系完备的紫砂壶、玉雕、龙泉瓷等现当代工艺品均有着良好的市场定价体系,其中一些品种的收藏性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充分的阐发。
年轻艺术家:绑定优秀画廊
上述这位藏家介入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似乎和画廊很有关系,也许是当年画廊大力推荐他买的画,后来都呈无数倍地上涨,所以给了这位藏家莫大的鼓舞,时至今日,他选择当代艺术,仍然存在唯画廊是从的逻辑。
当然,他并不盲目听从画廊的推荐,他认准的画廊不多,但有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曾经做过非常好的艺术家,一路发掘,最后挖掘成画坛大腕。
另外,这些画廊都有非常高端的客户名单,拥有了高端客户名单,画廊得以将看好的艺术家予以分享,分享艺术家的作品和未来的升值空间,同时等于锁定了筹码——高端客户很少会随便抛售。如果画廊透露了新做艺术家的收藏者名单中有不少高端人士,多半会鼓舞这位藏家也放心收藏。比如近期他收藏了一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理由就是他在客户名单中看到了一位国际大艺术家的名字。
在这位藏家的逻辑里,当代艺术就是股票,股票能不能涨,涨多少,主要看入驻机构的实力,好股票如果捡不到筹码,机构也不会做。当代艺术家数量太多,艺术水准参差不齐,机构只选他们认可的,能操作的,因此,造成了艺术价值判断的无序,也因此让这类藏家只能唯画廊机构是从。
按此逻辑,选择优秀成功的画廊和经纪人,绑定他们长期签约的艺术家,同画廊一起分享可观的未来。但前提是,对画廊要有长期观察,同画廊操盘手交朋友,培养出足够信心。此逻辑对选择年轻艺术家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