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en Stojanov
艺术区—时态区
Kamen Stojanov的新作品:艺术区-时态区。他走进北京798艺术区,目的是去了解艺术品的游戏规则和引进的西方艺术品市场的结构。至此他创作了一首由两个中国音乐家演唱的hip-hop歌曲,表现了艺术和娱乐的内在关系。
Kamen以前的一个作品——我该买哪个。他邀请了两个收藏家和两个画廊老板参与其中。两家布达佩斯的画廊Kisterem和Godot是竞争对手,由他们推荐Zsolt Somlói和Katalin Spengler的一幅作品给收藏家。他们只能通过语言交流进行沟通,直到收藏家决定购买,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名字才会被揭晓。
Karel Dudesek
比多更少
迷幻药,木板,北皋..X..,现成品
假的石头,街边公园,北京..X..,现成品
798店面,北京..X..,现成品
在北京,我一直寻找能够吸引我的物体,我经常用我的想象而不是视觉去看东西。发现一个我感兴趣的物体后,我会将它移走,放到另一个地方,改变它的外表,或者仍然把它留在原处,只是改变它的外表。
我热衷于寻找那些没有被我改造过的地方、物品、表面、声音和样式。那些“现成品”,表面有痕迹的。这些痕迹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由于风、水、冷热变化等自然形成的。有些痕迹是有意造成的,有些是偶然的。这些非常吸引我,与我想象中的形式相吻合。
人为的制作吸引人的形状,即使是艺术家的作品,本质上说,是一种新的物体。对我而言,那些现成品的技术 - 自然产生的 - 与设计的截然不同。我对发现的物体进行改造去迎合自己的主观想法,或者只是增加一些几乎不被发现的痕迹。在我早期的作品中,我制作了一个小的很难看得见的物体,然后把它到处放。
在摆放过程中,物体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把主体从它每天待着的阴影里移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主体的意义取决于观者对它的不同阐释,也取决于它与观者之间的关系。在同一个时刻,对某人毫无意义,可能对另一个人意义非凡。
作品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取决我花费了多少时间。有些作品比较成熟并且继续吸引着我,有些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继续去发展,等着以后再去完成。
很多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外表、物体、空间、人,改变或保持现状由他们自己来决定,留给观看者适当的空间,让他们赋予自己的想象和新的意义。
Karel Dudesek简历
生在布拉格,长在维也纳
minus Delta t 联合创办人
IUPA 联合创办人
Van Gogh TV 联合创办人
Ponton Media Lab 联合创办人
维也纳和伦敦大学的教授
Kerstin von Gabain
争分儿
整整一个夏天,我都在北京郊区的费家村旁边的工作室工作。当我在附近散步或骑车时,从街边捡到许多废弃的扑克牌。时间一长,我竟执着地想要集齐52张纸牌,凑成一副。随着我收集的牌越来越多,找到剩余的纸牌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在收集过程中,我感到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纸牌被遗弃呢?”可能是这些牌没有给主人带来好的运气而被丢弃了?“Struggling for points”是从“争分儿”翻译过来的,是一种很流行的中国纸牌游戏,游戏的目的是赚到尽可能多的点数。每一张纸牌都暗示了自己的命运:有的是用旧了,有的经过风吹日晒变的残破不堪,有的被撕烂,有的被折皱,还有一些依然崭新。
Lukas Birk(白桦树)
2007年11月以来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生活在别处
Lukas Birk的摄影系列作品“生活在别处”用老相纸的材料营造出具有时代感的视觉效果。
在北京这样的城市,短时间内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临时的事物有着它们自己的发展轨迹。每天都有新的商店、咖啡厅、饭店开业,建筑物几个月内就能建好,郊区不断向城市进军。与此同时,为建造新的高楼大厦,也有许多商店、咖啡厅和饭店关闭和居民区被拆迁。这种不断的变化提高了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尽管这些改变被大多数人接受和喜爱,人们对消逝事物的感伤依然存在。怀旧的情绪无处不在。
Lukas在一个地下室偶然的发现了1991年宝丽来生产的过期胶片,于是用它们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由于年代久远,胶片不会再发生化学反应。图像上被腐化的颜色与20世纪60年代的旧照片相似,从视觉上使人们联想起过去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向往和怀念。照片上的中国场景,尤其是北京,都使人们感受到旧时的中国。如果不仔细看,观看者很难分辨出那些在岁月感笼罩下传达出的当代讯息。Lukas命名此作品为“怀旧的瞬间”。
Lukas Birk简历
1982年生于奥地利布雷根茨
个展
2009 “生活在别处”,平遥摄影节,平遥
2009 “Junsui”, 法日艺术机构,横滨
2009 “卡夫卡国一日游”,安妮画廊,798艺术区,北京
2009 “生活在别处”,北京
2009 “生活在别处”,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
2008 “卡夫卡国一日游”,雅典
2008 “Junsui”,北京
2008 “Jinsui”,北京
2005 “时间与科技”,奥地利
2003 “见面方式”,奥地利布雷根茨
部分联展
2009 “生活在别处”,顿画廊,北京
2008 “Junsui”,上上美术馆,宋庄,北京
2007 “卡夫卡国一日游--F22”,Trueman Brewery,伦敦
2007 “学习呼吸”, AdaStreet画廊,伦敦
2007 “人类工具”,科技美术馆,伦敦
部分电影放映,演示及出版物
2009“卡夫卡国一日游”— 电影放映,CNEX,北京
2009“Junsui”— 书籍,刊号:978-3-9502773-0-2
2009“卡夫卡国一日游”— 演示,法日艺术机构,横滨
2009“卡夫卡国一日游”— 幻灯片演示,Pecha Kucha,北京
2008“卡夫卡国一日游”— 电影放映,Platforma, 雅典
2008“卡夫卡国一日游”— 书籍 & DVD,刊号:978-3-200-01130-4
2008“卡夫卡国一日游”— 电影放映,纽约独立电影艺术节,洛杉矶
2008“卡夫卡国一日游”— 演示,Museumsquarter & Planhaus Salon,维也纳
2008“卡夫卡国一日游”— 电影放映,平遥摄影节,平遥
2007“卡夫卡国一日游”— 电影放映,RampArt画廊,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