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会展动态 > 从西天到中土东方内部的对话
从西天到中土东方内部的对话
作者:    来源:东方早报    日期:2010-10-27

“从西天到中土”这个由策展人、艺术家和学者共同策划的项目具体包括“时·地·戏:印中当代艺术展”和“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尤其是“印中社会思想对话”邀请了数位世界级的印度当代思想家来到中国,与中国学者对话。策展人张颂仁希望,“我们在想象世界版图的‘西方’时,尚有一个离感官更远而脚程更近的‘西天’。”

“时·地·戏:印中当代艺术展”是两国艺术家、策展人和知识分子间接触、互访和讨论的成果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邀请了数位世界级的印度当代思想家来到中国

从西天到中土”是今年2010上海双年展系列活动之一,这个由策展人、艺术家和学者共同策划的项目由一系列艺术与学术文化活动组成,具体包括“时·地·戏:印中当代艺术展”和“印中社会思想对话”两大项目,尤其是“印中社会思想对话”邀请了数位世界级的印度当代思想家来到中国,与中国学者对话,该系列对话活动将一直延续到12月底。

本周六,“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将迎来这批印度思想家中最知名的一位——帕沙·查特吉,他将以“泰戈尔,中国和对民族主义的批评”为题做专题演讲,并与中国学者汪晖、戴锦华、王晓明、张汝伦等作专题对话。对于这个中印文化交流项目,活动策展人张颂仁希望,“我们在想象世界版图的‘西方’时,尚有一个离感官更远而脚程更近的‘西天’。”

一个离感官更远

而脚程更近的“西天”

中印这两个文明古国,百年来经过反抗、革命和改革等一系列社会大运动之后,同时面对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并在各自道路上部分实现经济成功。对于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他的世界想像仍然以“东西”二元为主导。当代印度离我们既近且远,除了被西方传媒渲染的龙象之争和模糊偏见之外,印度不在一般国人的视野之内,一个甚至在现代西方思潮中举足轻重的印度学界,并不在中国的普遍意识之中。这是中国文化思想界的遗憾。

印度文化思想界的特殊性在于,领导其本国文化研究起关键作用的是散落各国的印裔学者。他们在“现代性”研究、都市研究、“后殖民”理论的创见左右了西方近代思潮。相对来说,作为同样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对国际的文化研究影响微小。对于欧美的迷恋,使中国常常忽视了其他的文明视野,因而也缺乏了多元对话立场,不能以多种角度来反省自我的历史资源。

“我们在想像世界版图的‘西方’时,尚有一个离感官更远而脚程更近的‘西天’。”策展人张颂仁介绍说。“从西天到中土”也是中印两国首次在当代艺术与学术两大领域同时进行深入交流,着眼印度的艺术界和文化理论界,进行具体而近距离的东方内部对话。虽然视野和理论话语无法绕过西方话语的影子,不过策展方还是希望把西方的影响消化成自我的资源。“对中印双方来说,这次交流是自我呈现与深切反省的活动。”当中国 “后革命”与印度 “后殖民”相遇时,两者将会碰撞出怎样的思考洞见?这是策展方所希望见到的。

策展人张颂仁对早报记者表示,“从西天到中土”将是一个计划长期举办的活动,明年的思想对话希望能邀请到当代印度知名作家的参与,而本次对话活动的内容也将集结成册出版。

查特吉周六谈“民族主义”

“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将从10月24日一直持续到12月18日,邀请8位著名印度裔学者来华与中国学者对话,对话地点分别在上海美术馆演讲厅和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上周日和昨天,印度学者和策展人萨拉·马哈拉吉已经分别在上海、杭州两地举行专题演讲。本周六,“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将迎来印度著名学者帕沙·查特吉,做专题演讲“泰戈尔,中国和对民族主义的批评”,这一论题也与查特吉成名作《民族主义思想和殖民世界》有关,《民族主义思想和殖民世界》中文版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他的另一本演讲集《被治理者的政治》则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帕沙·查特吉生于加尔各答,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长期供职于加尔各答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并于1997年至2007年间担任该中心主任,目前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他目前住在加尔各答,但每年有一部分时间在纽约任教。查特吉是“庶民学派”代表人物,对当代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研究具有创造性的贡献,被誉为印度最重要的批判知识分子,是出生于亚洲同时被第三世界及英美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的重要学者。他自己承认,他的学术继承“来自于印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除了在上海站,他还将于下周一在杭州做演讲。

11月20日,“印中社会思想对话”的嘉宾是印度学者杜赞奇,他在上海和杭州演讲的题目是《超越的持续性及其危机》和《世俗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根源》。杜赞奇是印裔历史学家和知名汉学家,现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系及东亚语言文明系,他多部著作都已经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和《从国族中拯救历史:质疑现代中国叙事》等。在系列对话中,最后一位嘉宾是哈佛大学人文中心主任霍米·巴巴,他以探讨殖民与后殖民理论、文化变迁与权力以及世界主义等问题的多种著述享誉当代学界。但他暂时还没有作品翻译成中文。12月18日和20日他分别在上海、杭州做的演讲题目是《野蛮与文明:对全球化文化的思考》和《认可范围内的艺术》。

近年中印双方的艺术市场都十分炽热,但双方的交流只是局限于偶尔的国际双年展,除此之外并未曾有正式的活动把双方的艺术家拉拢到一起。所以这次展览“时·地·戏:印中当代艺术展”是中印两国艺术家、策展人和知识分子间前所未有的接触、互访和讨论的成果。“地”、“时”和“戏”分别寓意地域、历史和创造性。策展方表示,这是一个策展实验。“我们鼓励印度艺术家以中国观众为对话方展开创作,以中国为思想实验室,呈现印度艺术家对中国的想象与欲望,并摈除最终提交给其他国际平台审核的企图。”

关键字:2010上海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印中对话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