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间,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11月~2007年6月美国康奈尔大学艺术与建筑规划学院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主要论著:《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新具象艺术》、《艺术向度》、《身体的智慧-中国当代油画精神景观》等。
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教授以“中国当代艺术与文化产业”为题展开演讲。在演讲中他对北京798艺术区发展成长的独特分析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为此《思想者》采访了他。
中国当代艺术肇始于圆明园艺术家村
《思想者》:您一直关注798艺术区吗?您怎么评价798艺术区现象?
杭间:我家一直住在朝阳区,现在跟798也就一街之隔,挨得近,那里还有我的同事、朋友,有很多熟人,对798一直比较关注。我觉得,798很像是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制造”。
《思想者》:您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有特指的含义吗?
杭间:我说的中国“当代艺术”,基本上不是指时间概念,而是偏重指先锋的前卫的艺术形式。30多年前,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对各种现当代艺术形态还比较陌生。
《思想者》:艺术家村呢?比如说798之前比较典型的有……我们知道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些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成了京城较早的一拨儿流浪艺术家,他们大都居住在圆明园附近,以此为创作与生活的根据地。
杭间:的确,最早的典型就是圆明园艺术家村的形成。他们选择圆明园,是因为这一带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著名的高校近,也因为圆明园是一个文化象征,再加上那一带当年还是一个城乡接合部,房屋的租金处在非常低廉的状态。所以,当时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为主的艺术家、诗人开始在圆明园住了下来。
《思想者》:您怎么看圆明园艺术家村?
杭间:曾经有一部纪录片《流浪北京》就是反映这个时候的状态,当年在圆明园条件是比较艰苦的,但是这里的艺术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基本上以现代主义的理想处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虽然,当时那些人可能一天基本上就吃几包方便面,但执著于绘画,执著于艺术方面的追求,是圆明园这个阶段比较典型的一个特征。
《思想者》: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就是您说的现代主义吧。
杭间:是的。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和美国的现代艺术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催生了中国的当代艺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规模的西方现代艺术的绍介,中国的艺术走过了特殊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状态的过程,有自己特点的当代艺术开始逐渐形成。当然,那个时候,中国的当代艺术还没有被主流意识形态认可。
1990年代以来,在国际艺术界开始出现有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但应该看到他们的价值观有相当大的部分受到西方的影响,而且不少人也有西方艺术资本的支持。在所谓的金融泡沫期间,一些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在国际上已经达到天价,像有的艺术家的作品最高曾经被炒作到500万~1000万美元的价格。其实,有些作品的“先锋性”是可疑的,一些作品简单用了中国“文革”时期的艺术语言,再加上西方的一些符号;通过当代日常生活一些不合理的极端的东西对现实进行反讽,显得表面和简单。
后来一些艺术家在商业上获得初步成功,艺术家有了较好的创作条件,也因为圆明园的“不合法性”,就逐渐离开了圆明园到了“宋庄”,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美术馆。但宋庄的艺术状态已经跟圆明园的时候有很大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