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耄耋夫妇 亲自送画回“家”
今年5月,6幅画作抵达首都机场。“但捐赠仪式拖延到9月进行,主要是由于休伯特夫妇都已是八十岁左右的老人,北京炎热的夏季不适合他们,而他们坚持亲自送画,所以选择此时进行。”昨日下午15时许,距捐赠发布会还有半小时,站在首博贵宾厅外,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小声解释,“老人现在还在倒时差,所以临时找个地方让他们休息一下,很不容易。”
按照胡博自己的记述,他为各国权贵作画,都要留有副本。显然无论是庆亲王还是袁世凯的画像原作都交由本人保存。但在中文记载中,这些信息却集体失踪了。直到如今,6幅真迹在首博三层精品展厅内再次亮相。
和照片同展出 画像更为传神
与清末时期的老照片中人物大多严肃有余,生动不足相比。展出的6幅画作中,无论是耳熟能详的袁世凯、李鸿章,还是没有留下姓名的苏州贵族女子、满族青年,每一个人物都表情丰富,栩栩如生。
“这与中国人的审美有关。”郭小凌说,纵观中国传统美术史,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从未受到重视,只有历代皇族有少量画像。但外行看来,这些平面的画品略显死板。而西方绘画却钟情于人物刻画,欧洲中世纪以来不少重大历史事件都是依靠油画记录描绘。“晚清,达官显贵首次接受外国画师为自己画肖像画,实际上也说明当时中国人自我认识的一种变化。”
如今,展厅内,袁世凯、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的3幅肖像画前,分别展示着3人的老照片。“照片反而显得更呆板,当时的人显然还没有学会摆pose。”一位观众点评说。
以袁世凯画像为例,照片中这位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正襟危坐,表情肃穆。反观油画,适逢39岁的袁世凯目光炯炯有神,虽然嘴唇紧闭,却难掩意气风发之势。“这时,他刚经历了戊戌政变,从无名小辈崛起为壮年政治家,这幅油画是其当时惟一真实形象,可谓弥足珍贵。”郭小凌说,“当时国人不能完全接受西方油画光影的处理,因此很多画作并不能百分百地反映出人物真实形象。然而这批画作却原汁原味地呈现了人物状态,因此更为难得。”
接受外国捐赠 引导文物回流
“此次活动将成为一个平台,积极促进海外文物回归祖国。”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说。
在国外文物捐赠并没有严格国界限制,捐赠者更多关注的是受捐馆的保管环境、文物收藏特点等,而目前本市大部分博物馆的捐赠主要来自本土或者海外华人,首博首次接受外国友人捐赠,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将鼓励和倡导更多博物馆尝试这种方式,促进更多海外文物的回流。”
“首博具有先进的保管条件和出色的管理团队,有能力保管好捐赠文物,并一定能利用捐赠文物办好展览,以此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郭小凌透露,馆方正在与休伯特进行沟通,希望收藏其两幅蒙古喇嘛肖像。
藏品故事 6幅画险入垃圾桶
此次入藏的6幅肖像画,均创作于1898至1899年。之后,这些作品随着画家本人从北京辗转到了纽约。1935年,胡博·华士辞世,享年80岁。这些画作又随着他的儿子从纽约迁至巴黎。
1974年,胡博·华士先生的儿子去世,其孙休伯特与母亲到巴黎画室清理遗物,发现了包括这6幅画在内的34幅遗作。休伯特回忆,当他与母亲在巴黎画室中见到祖父的遗作时,所有作品都布满尘土,肮脏不堪。其母曾建议把它们当做垃圾扔掉,休伯特却“鬼使神差”地坚持把画运回美国,存放在车库里。
1985年,休伯特转向美国西海岸谋生,这批画跟着主人横越北美大陆,落户在加州的圣巴巴拉市。
他公司里有位德裔会计的岳父是油画修复师。休伯特把一幅灰暗不清、生满虫子的画作交给会计的岳父清理,结果还原出美妙的作品。修复师告诉休伯特,其祖父的画使用了上乘的画布与油彩,画艺也了得。于是,休伯特委托他费时两年复原了其中30幅,包括捐赠首博的6幅。“此后,这些画作再也没有进行过清洗,如今却依然光鲜。”郭小凌说。
谜题待解 异国画家如何得到权贵青睐
胡博·华士曾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造访中国。前一次是个人旅行,他获得为袁世凯等晚清权贵画像的机会。后一次是受清政府之邀,专程为慈禧画像。
“画家最初抵达外蒙古,后到朝鲜半岛,留下了被韩国国家博物馆视为珍藏的李朝国王高宗画像等作品。之后进入中国境内。”郭小凌说,试想一位陌生的异国画家,完全不通东亚诸国的语言,在翻译稀少的时代,如何同当地贵族进行交流,如何能得到晚清重臣的青睐,为他们先后作画,以及如何作画,如何对话,都有无数情节与内涵值得史家解读。
慈禧的两张脸哪个更真实
胡博·华士曾经为慈禧绘制了两幅油画肖像,然而两位“慈禧”不仅气质迥异,连容貌细节都有差别。到底哪幅画,才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这是画家留给后人的一个谜题。
1905年,荷兰画家胡博·华士受邀第二次到中国,成为第一位给老佛爷画像的西方男性画家。
这次邀请,源于胡博·华士第一次的中国之行。当时,他曾经为庆亲王奕劻等画像,并曾提出想为慈禧和光绪画像,但没有得到回应。后来,慈禧命人邀胡博·华士来中国为自己画像,其原因据说是因为看到了胡博为奕劻所绘肖像,十分欣赏。
据史料记载,1905年6月,经伍廷芳邀请,胡博来到北京为慈禧作画,但只给四次见面机会。胡博记述称,从兵部衙门随同伍廷芳和载振前去画像,“走入城关,看到荷塘环绕花园,乘小船进入,而后在殿宇中等待太后的到来。”后专家推测,胡博作画的地点是中南海,在当时慈禧经常居住的仪鸾殿附近。
第二次见面时,慈禧从座椅上站起,走过来看画家画得如何。她对眉毛形状不太满意,并且不希望眼睛和鼻子部分有阴影存在,脸上皱纹也要去掉。
之后,胡博奋战了两个月完成了画稿。这一次,慈禧又提出眼睛要向上睁开一点。这样,再次修改的小样交给慈禧审阅的时候,太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语评价道——“Good!”
如今,这幅油画藏于颐和园。画中的慈禧坐在硬木靠椅上,神态安详,显得保养极好。然而,这并非胡博为慈禧所画的惟一肖像。他在巴黎画廊还曾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颐和园所存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
曾有报刊评价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这幅画现存于美国。
两幅画中,哪一幅更接近真实的慈禧呢?
胡博·华士为慈禧画像的机会只有一次。由此可以推断,两幅画像,描绘的都是1905年的慈禧,是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显然,在巴黎展出的那幅慈禧肖像,更为符合这个年龄。
然而,也有与此结论相反的证据。现存当时慈禧的照片中,其形象与颐和园的画像更为接近。胡博在回忆中提到,他最初试图绘制的慈禧肖像,是“希望画成背景较暗,略带神秘色彩的图画”。在巴黎展出的慈禧肖像正是如此。也许这幅画才是胡博心中理想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