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01_attpic_brief
艺术与商业看似相去甚远的两个行业,却在近年有了相互靠近的冲动。银行、金融机构陆续对艺术投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并通过与艺术圈专业人士的频繁接触,规划出艺术理财业务的各种蓝图;地产大鳄们,也在用遍了人文、环保、节能等各种概念的疲惫中,突然发现了艺术中所蕴含的巨大卖点。
然而,艺术毕竟是小众审美,如何融入大众商业,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本刊将陆续推出艺术融入商业的系列经典案例,真实记录这一过程中各方付出的艰辛与代价。
res03_attpic_brief
2009年5月18日,上海中邦置业集团投资经营的珠海中邦艺术酒店正式挂牌,这一天,除了主办方推出的首场艺术沙龙,曾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获得金奖的艺术家米丘也应邀将大型雕塑作品《幸福No.1》竖立在了酒店门口,使得珠海这座远离艺术中心的安逸之城顿时有了当代的激情。当地媒体报道说,“雕塑吸引着无数路人驻足仰望或拍照留念。”
三个月后的8月15日,中邦艺术酒店联手深圳格丰艺术机构邀请知名版画艺术家应天齐在酒店策划“中邦夏季艺术沙龙•视觉绽放——暨当代名家经典品鉴展”,又一次将媒体的视角从这座五星级酒店拉向了当代艺术。
频繁的展览以及开幕式涌入的人潮,甚至令在酒店服务多年的工作人员都感到了难以适应,“原来我们的大堂一直都是非常宁静的,现在来这么多人还真有点不习惯。”
令他们不习惯的,还有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入住率,在艺术酒店挂牌后的三个月内突然迅速飙升。终于在8月15日的展览揭幕当天,达到了久违的客满。就连中邦集团董事长卫平当晚空出的总统套房,也马上有客人住了进去。
res05_attpic_brief
这一切,是否都和艺术有关?
艺术酒店的中邦模式
艺术酒店的模式在国外早已存在,比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钱伯斯酒店,被称为世界上“最奢华的艺术酒店”。这个拥有60间客房的酒店内共摆放了200多件酒店老板私人收藏的当代艺术品,其中不乏达明•赫斯特的经典之作。再比如新加坡的大华酒店,则邀请30多位新锐艺术家在各个房间大胆创作,令人耳目一新。而在中国,今年4月4日,上海万丽酒店也推出“艺术酒店”概念,并在某画廊的策划下,将油画展引入大堂。但中邦集团董事长卫平认为,上述概念中的艺术酒店只是将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摆设,被动地填充在酒店的空间。根据他的理念,艺术应该成为与客人交流的平台,主动渗透到酒店的各个角落。卫平将这种主动渗透称为“艺术的深度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