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
中国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艺术性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    日期:2009-11-03

城市建设很快升温,变成为席卷中国大地的一场大兴土木的狂热的运动,从釉面砖到欧陆风情,从比“高度”到讲奢华,从仿古典主义浮雕立面到矗立现代建筑门前的一对石狮的泛滥,公共艺术在显露出它非理性的需要之时,也走向背离它的本有属性之途,面目可憎的“菜雕”群使公共艺术异化为视觉污染、城市垃圾。更心理化的需要并未与精神的现代提升同步,审美的低层次与现代城市的高起点形成错位,加之急功近利的假古董景观、追求政绩的标志性工程,渴慕虚荣的炫耀,使刚刚开始萌发的公共艺术意识步入误区。比如二十世纪90年代在首都北京流行的摩天楼大屋顶,斥资数亿的北京新火车站是最典型的败笔,它不仅使城市机体发展倒退成为孤立的单元,显现出不该再有的孤堡庙堂现象,而且,暴露了实则出于功利需要的低俗审美趣味和迫于传统思维惯性的对公共艺术的曲解与无知,这种长官意志的操纵变本加厉的泛滥和加剧了恶果,也把建筑、艺术、文化、传统、现代观念孤立看待、机械拼装,截断了城市的文脉,这反而提醒了我们,当代公共艺术实际上还承载着连接城市文脉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它公共意识的成熟与艺术观念的多元包容。曾是杭州西湖“第一高楼”在18年?后的今天被引爆拆除,既为公共审美水准提高而共鸣,有为此昂贵的学费代价扼腕痛惜。

讲求实际的上海在90年代兴建高架路,没少从以立交桥疏通了当时城市脉路(也初次触及城市文脉)天津市政工程取经,而赢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的今日上海,更为不久的将来让城市成为一个连接起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新型载体,开始更加自觉地关注公共艺术,希图让公共艺术成为联系起这座都市脉动的醒目亮点。

客观地看,改革转型的中国,相对于公共艺术,还处在古典、传统与现代、当代的交汇点上,同时也处在实际功利与精神追求的临界点上,可以说,雕塑是此交汇临界点的代表样本,在蕴籍令人激动的无限可能发展空间的同时,难免出现尴尬的不伦不类,此刻的谨慎是为了清醒,清醒于我们怎样在一个十分初级的基础水准上实现提升和繁荣。实践的过程是必要的,实践当然包含有思想的交锋研讨论辩,也许,在今日中国城市的“艺术”水准上,生发出的多是批判性的意见,多构成激发批判意识的土壤和温床,比如对功利、浮躁,伪饰、低俗的批判,在公共艺术意识不断增大增强之时,辨析的、梳理的与反省的、确认的功夫是十分必要的,比如现代城市建设所追求的“标志性”、“景观性”本无对错,但如果标志性是一种仅仅出于出政绩的标榜,是一种冒用艺术的名义而未加严肃的审美价值审评,如果景观性是一个仅仅忙于接轨国际的迎合甚至谄媚,那怕带来了一时的商业利润,却都是短期、错识,肯定贻误未来,对长远发展不会有利,公共艺术也会沦为一个徒有虚名的东西。

由此,公共艺术的建立,健康发展,有待三个方面的特别注意:一是观念的问题,既要具有包容性,又要强调当代性,涉及审美观念、艺术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等;二是机制,操作层面,从规划到评审到实施,一个尽力完善的科学评估系统举足轻重,它是动态的,也是开放的;三是心理因素,艺术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说,它是针对心理需要的,就如一样东西的“附加值”是针对心理感觉的,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标志就是“附加值”的增值,当“附加值”超过物本身跃成为第一需要时,艺术也就成为满足这种需要的最突出表现,换言之,心理需要便成为艺术实施与样式确定的最现实的内容。心理需要的低层次或高境界成为艺术转化为公共性的成败关键,心理需要的能否提升,也是艺术能否从古典、传统走入当代的关键,这里的古典、传统仅仅是针对我们的心理需要而言,并不是指样式形式的表层,不然,就是使用了所谓的现代艺术样式也会徒有虚表、不伦不类。

其实,艺术性在中国的公共活动空间中的临界状态,源于城市文化的起步,审美意识的苏生的这个初级阶段,尽管这一初级表现过热,从萌动、萌发迅即变得狂热甚至非理性,却不可以为是发达,公共性成为艺术性获取保障的基础,尤其在现代意识背景不能被粗糙草率看待,比如不可以与传统的民俗社稷混为一谈,尽管我们有理由珍视这笔传统文化的遗产,有理由注入现代社区的特有内涵;比如不可与“文革”时期的大建毛泽东塑像混为一谈,尽管那时的貌似公共性的狂热达到豪情万丈,在不发达的传媒时代,传播的时空与媒介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其公共性是不真实的,注入了封建时代的帝王情结与专制的政治话语;比如不可被浮泛的时尚化、特别是基于商业目的的流行,如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引起意想不到的商业成功,却也暴露了未必料想到的问题,就是过客的观瞻游览,与生活原生态的距离,这样的差距源于公共性的内涵缺损,当然也必然会影响到公共艺术形态的健全完满。

公共艺术在中国开展,尤其需要整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方面资源,尤其是精神的、思想的、艺术的资源。其实,以都市为话题的艺术探讨,在近年来的艺术活动中为数不少,都市人格、都市水墨、都市抽象、都市靓丽等为题的艺术展览都曾在一定范围里触及了艺术公共性内涵,也在一定范围里引起反响和研讨。2002年“上海双年展”更以“都市营造”为主题,尽力汇集新锐前沿的各国艺术家和建筑师展现营造都市的畅想和批判性甄别;2003年以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互动的“飞翔的空间”主题展,针对人居,讨论探索创新都市生活的审美想像力;2004年的今天,公共艺术终于作为一个明确的议题,不仅提到上海发展的议事日程,也提到当代中国的学理和学术讨论的层面上来。

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所以令人欣喜,在于伴随现代化发展的中国城市,已能触及到一个关乎审美、乃至更高人文精神的层面,而且反响异常,实施公共艺术在中国,让人隐忧的地方却不能因欣喜冲掉或被反响掩盖遮蔽,欣喜和反响是激发,是异态,不能代替实施发展的常态,正如公共艺术讨论作为常态,也不该忽略或许是异态的隐忧一样。希望公共艺术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过程里,公共性与艺术性有一个默契,情感需要与理性判断有一个默契,正如城市中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一个默契那样。

上一页  1 2 
关键字:公共艺术,评论,艺术,公共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