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
2008年,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和批评活动仍然保持活跃态势。
首先,全年举办了多场专业论坛、学术会议,以及展览配套的研讨会。探讨的范畴涵盖艺术市场、艺术史评价、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机构运作等诸多方面;与会者身份多元化、国际化倾向明显;讨论的问题相比前两年,也逐渐从泛泛而谈转向深入研究。年底的第二届批评家年会及文集集中了国内重要的批评力量,对批评界理论界一年的整体状况做了全面回顾。
其次,理论或批评文章发表渠道更多。除了专业的艺术类媒体,《新京报》、《南方周末》、《三联时代周刊》等大众媒体也纷纷出现以专题或专栏形式对当代艺术进行的探讨,只是多数发表在大众媒体上的文章新闻性较强,学术性较弱。美术批评读物《批评家》在2008年的创刊,试图为专业批评家提供了一块严肃学术阵地。该刊没有新闻报道和艺术家介绍栏目,专事偏重学术性的艺术批评。纸媒之外,网络以发表自由、无限量、编辑限制少、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受到部分批评家的青睐,这一年首发于网络的批评文章数量增多。
第三,青年批评家的力量增大。通过发表文章数量的统计,2008年有不少新增的面孔,而一些几年前就崭露头角的青年批评家和理论家,其文章的质量和数量也都有所上升。“中国新锐批评家论坛”等活动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空间。
基于2008年艺术理论界总体繁荣的情形,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的“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较为广泛地收集了一年中发表于各个刊物、文集、网站的理论文章,组织编辑力量对一万多种各类文章通读之后,选取其中有关当代艺术的部分进行大致的分类。分类工作的原则并非根据问题的整体逻辑进行严密的系统性编排,而是对现有文本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归纳性总结,并尽可能有条理地呈现,以便读者对全局有整体性的把握。所有这些问题的讨论,都会通过进一步批判性阅读,按各个主题分别详细综述,发表于《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8卷(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何香凝美术馆OCAT当代艺术中心、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合编,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
通过归类统计,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理论主要探讨了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概念的界定和使用
“当代”、“当代艺术”、“现代性”、“后现代”……一系列关于概念的讨论在2008年的理论文章和批评活动中依旧延续前些年的状况而频频出现。概念的厘清是当代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将关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辨析清楚,才可能建立学术上的有效的讨论和对话。另外,对于这些名词意指范畴的重新界定和延伸使用,已不仅是单纯地从文字上解释概念,而是借此建立作者自己的话语体系,体现使用者的艺术观念和态度,并用此对艺术现象进行评判。
2008年伊始,《艺术地图》杂志和北大“中国现代艺术档案”联合举办主题为“当代艺术30年与艺术史评价”的研讨会,就“当代艺术”概念的使用与定义、中国当代艺术30年评价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纪要刊发)。年末,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张国龙艺术展之后的研讨会上,对于“当代艺术”概念在中西方语境中如何界定的问题也被提出讨论(纪要尚未刊发)。一年中首尾两次会议都涉及对概念的集中研究,并非偶然。另外,顾丞峰的《警惕:无边的现代性》、邹跃进的《什么是当代艺术?》、李森的《论当代性与当代艺术的信条》、郑工的《新时期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论述》等文章都是针对这一命题的专门研究。
第二,有关当代艺术类型的研究。
所谓“类型”的研究,是对当代艺术自身的艺术现象加以分类,按类归结,并探讨其成因、影响和价值等问题,是艺术类型学的研究。目前对当代艺术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种方法。
一是按艺术观念和创作态度归类,除了“媚俗”、“政治波普”等前些年就被高度关注的问题仍在继续讨论之外(如杜曦云的《对“批判媚俗”的批判》、杨小彦的《中国前卫艺术中的红色记忆幽灵》等),2008年还有一些新的提法出现,如“后社会主义”(鲁虹《“后社会主义”与“后毛泽东时代”》)、“后传统”(付晓东《柳暗花明——当代艺术中的后传统现象》)、“公寓艺术”(高名潞《什么是“公寓艺术”?》)等。
二是按当代艺术的表现对象归类,“虚拟现实”(如虚城计的展览陈述和彭德《链接虚幻——关于“虚城计”[2008上海双年展主题]的思考》)、都市景象(如孙振华《生态文明与城市艺术》)等都是常常被谈到的问题,也包括一些将具体形象作为个案的研究,如盛葳的《当代艺术中的长城形象》。
三是按创作“形式”归类,最集中的还是对所谓“图像时代”产生的艺术形象的批评,相关的概念有“图像转向”、“图像艺术”、“新绘画”、“动漫”等。如邹跃进的《关于“图像转向”的思考》,皮道坚的《什么令图像时代的绘画成为绘画?》,何桂彦的《“图像转向”与“图像式绘画”的策略》,康学儒的《“新卡通”绘画的起源》,漆澜、徐可的《超越图像的中国新绘画》等。
四是按当代艺术的技术和门类归类,主要是对新媒介、新材料创作进行价值评价和意义的反思,如段君的《网络艺术研究》、杭春晓的《流行的“空洞”:当图像被技术化之后》、卢缓的《走出蜜月的技术与艺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现状和展望》等。
当代艺术形式类型研究的一个分支,“抽象艺术”的讨论,继2006年、2007年之后,仍是理论热门问题。譬如刘礼宾的《中国抽象绘画的阐释》、李旭的《关于当代中国抽象的若干问题》、何桂彦的《“后抽象”:抽象艺术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王小箭的《抽象艺术:从西方到中国》等多篇文章对“抽象”进行概念的溯源、意义的论证、范畴的扩展、问题的批判,加之几个“抽象艺术”展览相应的主题研讨会成果,可以说2008年批评界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有增无减。
有关“公共艺术”的研究是基于艺术创作的“公共性”观念、创作态度和展示形式进行的探讨,相关文章一并归入这一主题。如翁剑青的《公共艺术与公共精神》、易英的《公共空间与集体经验》、殷双喜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等。
对艺术创作主体的年龄能否成为划分艺术类型的依据这个问题,一直广为使用,2008年也被反思。如盛葳的《不具备成“代”的条件——有种共同的“80后艺术”吗?》,比利安娜的《重要的不是年龄》。
第三,传统艺术门类的现代转型问题。
“现代转型”问题主要研究传统艺术门类内部出现的追寻现代性、当代精神的艺术趋势或变革。按传统艺术门类分类(主要是根据画种分类)本身就已经不是在当代艺术的问题范畴,但是由于中国现代艺术的转型没有完成,传统的美术观念具有广大的基础和力量,所以各传统门类内部在观念、形式等方面的现代性探索,构成了中国艺术的时代特色。当下各个传统艺术门类,都具备“现代转型”的实践,理论界对这一现象非常关注,并深入研究转型中的问题。如杭春晓《架上绘画一定走向“消亡”吗?》是对架上艺术现代转型可能性的探讨;雕塑方面,有陈默的《“雕塑”:意识与劳作形态的当下可能》、孙振华《走向开放的中国雕塑》、何桂彦《对符号化雕塑的批评》等文章,“当代艺术:文化的碉堡还是虚城?——对装置、雕塑创作时下问题的讨论”讨论会对雕塑的问题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交流;建筑方面,有王家浩、周诗岩的《身份认同与波动:辨析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10年》、程世丹的《中国当代建筑艺术缺什么?》、邵松的《建筑批评的失语及建筑师角色的缺位》等;摄影方面,有付晓东的《失眠——关于摄影的当代艺术实验》、孙宇龙的《当代摄影:是工具还是语言?》等;版画方面有陈志昕的《版画的当代性品质》等;设计方面,有宋子扬的《借鉴与超越——论抽象艺术对我国新时期平面设计的影响》、陈剑的《不应缺席的设计理论研究》等。
相比而言,“水墨”是现代转型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在这一主题下,经常探讨的方面有:传统水墨的探索(如靳卫红《水墨文化特性及其当代表述的问题》等)、“实验水墨”的定义和评价(如李小山《我对“实验水墨”的看法》、易英《实验水墨的图式》等),以及现代书法(如吴味《在“汉字”中迷失:艺术家和批评家》等)。这也是一个多年前就受到关注,并一直延续到2008年的理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