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环境中的境遇和对策。
该主题包含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内艺术人士、机构组织、展览活动、市场运作等各个层面在国际环境下的处境和定位;国际语境下判断及衡量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中国当代艺术应对国际化局面的对策;中西方在当代艺术理念上的差异等等问题的探讨。在这个主题下,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当属“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国际化”、“多元化”、“民族主义”等,特别是2008年广州三年展的主题定为“与后殖民说再见”,并举行了多场流动论坛和研讨会,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朱其的《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后殖民生产与本土化》、盛葳的《后殖民艺术批评与民族主义问题》、刘礼宾的《“再见”是一种必需的态度》等,都是有关这一命题的讨论。
第五,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行业问题和艺术教育问题
该主题主要探讨了艺术行业内各领域、机构、从业者的作用、意义及相关问题。从行业发展大环境来看,政府为推动文化艺术建设而采取的政策、艺术行业需要遵循的制度,以及为保障制度的实施而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都是促进中国当代艺术行业规范化进程的重要条件。2008年,理论领域对艺术体制和艺术立法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很集中,但也或多或少有所涉及,如余丁的《从艺术体制看中国当代艺术的评价系统》一文,提出艺术体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刘晓丹、张岩的《从<物权法>的颁布实施,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一文,是对艺术与法律关系的探讨。
艺术教育是与艺术行业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专业(美术学院的教育、美术专业的教育)与行业需求关系密切。当然艺术教育也包含了行业之外的非专业(大众美育、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分等)艺术教育的研究。且从“当代艺术”教育角度提出对美术学院的质疑,即学院对当代艺术推动的可能性和力量有多大?是否有能力教授当代艺术?是否会在当代艺术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这是2008年已经开始展露的问题。杨卫的《艺术教育应该教什么》、邱志杰的《美术学院还有必要吗?》、秦俭的《关于当代艺术的教学境遇的一点思考》、文海红的《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初探》等,都是对于当代艺术教育的反思。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和《清华美术》特别以“当美术学院遇见798”为题,在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组织了专门的学术讨论会。
艺术机构职能和作用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对美术馆、艺术空间等展示空间;基金会、学术机构等非营利机构;艺术媒体几个方面。基金会、学术机构的研究在2008年比较少,而另外两方面都有大量文章进行论述。对于艺术机构的研究既有宏观性的概谈(如卢缓的《从泛化到制衡——析中国艺术机构的职能现状》、滕宇宁的《中国当代艺术空间现状概谈》等),也有个案的分析——2008年,官方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和一些中小型艺术空间都有重要的经营理念和展览策略推出,成为很好的研究对象。美术馆、艺术空间方面的研究集中围绕空间的使用、策展人作用、展览该怎么做等问题展开(如沈其斌的《证大现代艺术馆:艺术“介入”公众》、对张子康的访谈《坡度与高度:发展中的今日美术馆》等)。艺术媒体的研究包含当下艺术媒体结构、纸媒和网络媒体的对比、媒体所应该具备的批评和学术含量等方面,涉及范围广泛,同时理论界广泛呼吁媒体要发挥更大的批评作用。这方面相关的文章有李公明的《发展中的中国当代艺术媒体——传播策略与价值批判》、王小箭的《艺术传媒的商业化与学术质量问题》、李道柳的《以美术同盟为例看艺术类网络媒体走向》、段君的《艺术媒体的危机》等。
第六,艺术区或艺术聚落的问题
艺术区或艺术聚落问题可以看作艺术生态研究的内容,有“大区域”和“小区域”概念之分。大区域一般指地理含义,即从大的地理背景进行区域划分,结合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对一个地区内的艺术现象进行综合评述,如管郁达的《云南: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现场和策源地》、董重的《“野生”中的贵州艺术生态》、陈侗的《从“空间”角度看广东当代艺术生态》等。而小区域概念,是指城市内部的艺术群落、艺术聚集区,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上海的莫干山路,深圳的大芬村等。相关的研究有于长江的《从圆明园到宋庄:对艺术群落人文处境的多维透视》、张琴的《重庆黄桷坪艺术区创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等。为了积累资料,加强调查研究,宋庄和798艺术区分别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建立了机构合作关系。
第七,艺术流通的问题
艺术流通的问题首先是市场和资本运作的问题。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带来艺术市场的震荡。理论界开始集中反思资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赵力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盛葳的《从中西之分到资本之争》、王春辰的《当代艺术的实质,不是资本问题》、朱其的《艺术市场结构畸形:解密市场繁荣背后的假象》等文章,都是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2008年一年中,“艺术和资本:当代艺术批评、投资和市场”研讨会、“2008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全球金融海啸与艺术品市场”论坛、“首届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资本”高峰论坛、“2008长江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论坛”、以及《画廊》杂志组织的“圆桌会议:当艺术遭遇金融危机”电话访谈专题等多次研讨活动,体现出业内人士对艺术资本运作问题的高度关注和为当代艺术市场寻找出路的迫切愿望。除了对资本和市场的宏观论述,有关拍卖、画廊业经营等市场内部各个环节的研究性文章在2008年同样不少,另外,在市场影响下,艺术从业者应该创作或推动什么样的艺术、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立场,也是经常会讨论到的问题。
艺术流通问题还涉及当代艺术的收藏。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专业的理论文章较少,但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开始出现苗头。2008年相关文章如朱其的《艺术市场:价值标准和机构收藏》,此外还有“2008长江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论坛”专门探讨收藏问题。
第八,艺术批评自身的问题和反思
有关艺术批评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批评方法的讨论和对批评自身的批评。彭德的《创建图文互动的批评模式》、殷双喜的《艺术批评的写作》、王林的《美术批评的基本概念》、朱青生的《批评的际遇与反省》、何桂彦的《美术批评需要有自身的方法论》、朱其的《艺术批评和写作——天津美院史论系研究生班的课堂讲学实录系列之一》等都是方法论的研究,可见批评界对这一命题的重视。艺术批评自身的批评在2008年也依然是理论领域重要话题,这一话题的提出既有借此对批评进行反思的情况,又有针对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解析、指责、争论。批评家的责任、批评的态度、批评家在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坚持、青年批评家等问题都有所涉及,如杭春晓的《当代批评现状之反思》、鲁虹与王南溟关于“讼棍批评”的争论、章润娟的《市场语境下的艺术批评》、段君的《建立新锐批评观的方法和途径》等。除了上面提到的论题,第二届批评家年会上,还出现了对批评领域“语言暴力”的争论。
第九,艺术史的写作及推进
在当代艺术前提下谈到的艺术史研究,是指对当代艺术史的研究和在当代如何书写艺术史方法的研究。该主题包含艺术史方法论和具体案例的考据。如李公明的《当代中国艺术史写作的政治叙事与问题意识》、黄继谦的《美术史研究方法浅议》、段泽林的《当代艺术史写作主题和方法问题探究》等文章,都是对艺术史写作方法论的探讨。而当代艺术史历史考据的推进主要集中在30年中国美术史的回顾(如邵大箴的《活力四射的当代美术:30年中国美术历程回顾》等)和对80年代美术运动的重新研究(如盛葳、章润娟的《无名画会考》、张娜的《“官方保守派”与“官方开明派”的争论:<美术>杂志中的“伤痕美术”及“乡土写实绘画”》、于佳婕的《上海艺术的形式主义历史——“83阶段绘画实验画展”》等)。
第十,艺术中的性别问题
艺术中的性别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理论界关注的主题。这一命题既牵扯到艺术创作层面,又包含艺术批评,难以在上述条目中归类,因而单独提出。2008年该主题下的研究涵盖历史的梳理、概念的辨析、现象的评述、理论的探讨等诸多方面。延续2007年“艺术是否有性别”的讨论,邱敏的《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性别意识》、《艺术为什么是有性别的?》等文继续对艺术与性别关系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女性艺术的研究更注重放入“中国”“当代”的语境。如肖小兰的《女性艺术及其在中国的生存》、邱敏的《女性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缺失》、刘倩的《男权社会的“污点”证人——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情色”现象》、廖雯的《中国女性艺术的新倾向》等文,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批评。
2008年更多的理论问题是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得以呈现,包括对某个展览深入的评判;对某个艺术家创作历程、作品风格、创作心理的研究;对某个热点现象进行的理论阐述和由此引申的更多思考。但这类批评、研究相互之间独立,不着重问题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无法归入主题进行系统的综述,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采用的办法是在文献目录中加以标示,作为历史的记录,待其将来形成一定的规模或出现问题意识时,再进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