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是兴起于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农村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现象。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体制下,为了政治宣传和繁荣基层文化生活的双重需要,一些美术爱好者被当地政府组织起来,一边劳动,一边作画。因此,农民画既不同于学院式的美术,也区别于传统的民间美术,虽然它大量吸收借鉴了民间民俗艺术的图式、风格,但其强调主题创作、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艺术特色是传统民俗民间美术所不具有的。所以说,农民画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至70年代末,农民画形成其第一个发展高峰,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农民画之乡,如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山东日照、广东龙门等。这些农民画共同构成了全国民间美术一道亮丽的色彩,同时又各具地域特色,它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受到专业美术界的高度关注。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社会体制的深刻变革,建立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民画现象也面临着发展机制的严峻考验,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民画如何生存发展下去?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期我们对广东龙门县的农民画进行了初步的考察。令人欣喜的是,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开创性的扶持和引导下,龙门的农民画不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而且还为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资源。伴随着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新世纪农民画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通过对广东龙门农民画的深入调查与研究,试图揭开农民画这一独特艺术样式迷人而神奇的面纱,期待更多的人欣赏它、支持它,使其更加健康地发展下去。
一、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
农民画,顾名思义即农民的绘画,其创作主体是农民,表现的题材与内容也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广义的农民画应包括宗教信仰民俗中的神庙壁画、水陆道场画,居住民俗中的屋顶彩画、箱柜漆画、灶台画、炕围画,节令民俗中的年画、剪纸、彩灯、风筝等等。这些艺术形式我们通常统称为民间美术,而“农民画”一词却是在建国以后才出现的,它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绘画形式。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工人画”、“解放军画”等。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开始了全国性的大跃进运动。文艺上也要求“大跃进”,提出了“人人能读书,人人能写诗,人人看电影,人人能唱歌,人人能画画,人人能舞蹈,人人能表演,人人能创作”的乌托邦式的文化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河北束鹿、江苏邳县为代表的农民为了宣传大跃进运动,兴起了大画壁画和张贴画运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民老老少少齐动员,参加壁画和张贴画的创作运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的农民画的萌发阶段,但由于受作画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能留下的作品很少。而接下来是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民画运动被迫消退。
农民画真正形成规模,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应始于十年文革时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破除旧文化,宣扬革命的、进步的文化,不仅要狠抓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同时也要在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这样的基层群众中培养一批文艺骨干。当时的文艺创作活动有两项使命:一是歌颂。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歌颂领袖,歌颂党的领导,歌颂英雄事迹等。二是批判。批判封建落后的文化形态,批判帝、富、反、坏、右和牛鬼蛇神等等。这些构成了文革时期中国文艺活动的主旋律。大多数“农民画乡”的兴起都是始于这个时期。
随着反右等政治运动进入文化领域,各地很多文艺工作者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成为批判的对象,在美术领域还进行了“批黑画”的运动,这批专业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到工厂、农村接受思想改造。与此同时,还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使得一批年轻的美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来到了农村。为了配合政治宣传工作,加强工农兵美术创作与展览,他们参与到辅导农民进行美术创作的工作中去,担任起各地农民画培训班(创作组)的老师。1973年10月,以陕西户县为代表的“写实”型农民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之后又在全国八个大城市巡展,从而又掀起了中国农民画运动的高潮。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农民画共性明显,从题材到表现手法都很相近,大多采用新年画的形式,以“写实”的方法来表现(见图1-3)。这一时期画面中的人物都是面带微笑、积极向上、红光满面,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红光亮”、“高大全”的文革美术特征十分明显。伴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种以政治宣传为主要功能的农民画也退到了低谷。
农民画发展的第三个高潮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与思想的解放,西方现代艺术观念涌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主流美术。在变革的压力下,在对现代性的向往或抵制的过程中,很多艺术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民间美术,80年代兴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民间美术热。虽然,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崇尚来自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一种是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上,从民间艺术中发掘原始的力量和纯朴的美;一种是以民族主义为立足点,以传统民间艺术来抵御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农民画也借此时机得以大力发展,以上海金山为代表的农民画辅导者发掘当地民间艺术,将民间造型因素吸收到农民画创作中来,给农民画创作带来了一股全新的现代气息。继而各“农民画乡”纷纷取经,各展所长,把我国各地的民俗风情完美展现在农民画中。
从农民画的创作题材来看,主要表现的是农民的生产、生活,它以百科全书式的方式生动反映了农村的现实风貌和时代变迁。从集体所有制到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农村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都能从农民画的丰富图像中找到印记。从艺术表现特点来看,农民画的构图灵活,画面饱满,没有学院派的严格透视;造型上重夸张,讲变形;色彩上喜好对比强烈,讲究热烈明快,注重装饰性,这是各地农民画的共性。同时,对当地民间艺术养分的有效吸收,使得各地农民画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面貌。如陕西的农民画吸收了当地剪纸、皮影等表现特点;贵州的农民画吸收了蜡染、刺绣的艺术风格;新疆的农民画则吸收了新疆壁画、服饰、地毯的一些手法和样式。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的农民画才真正与其它的美术样式区别开来,形成了自身的艺术特色,成为民间美术中一支与时俱进的、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旺盛生命力的专业艺术队伍。他们和职业画家一样,选择以绘画为终身事业,并通过传帮带,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绘画群体,使农民画艺术薪火相传。通过各地农民画乡的不懈努力,使农民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喜爱。全国很多美术馆也相继举办农民画展,收藏农民画作品,有些农民画作品还被文化部推介选送到国外办起了展览。仅1988年,被文化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民间绘画(农民画)之乡”就达到了51个。这一时期应该是农民画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许多农民画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使原本繁荣的农民画创作再次遭遇挫折,但是几个著名的农民画之乡由于其早期形成的影响和品牌优势,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还是保持了下来。到了新世纪,伴随着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地政府开始关注农村的文化发展,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各农民画乡的政府也想打好“农民画”这张文化牌,农民画在市场与政府的双重推动下,又一次迎来了发展机遇。以中国美协为主体的全国专业美术机构也积极为农民画构建更好的交流、展示平台,扶持和引导农民画艺术向专业、多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全国农民画发展的又一黄金期正在形成。其中,广东龙门县对农民画资源的整合与推广工作做得非常成功,具有示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