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艺术”作为约定俗成的概念是否合理?
鲍昆:“当代艺术”这个称谓作为概念已经失去了现实的意义,只能算是流于口语化的一个词汇罢了。因为现在使用这个词汇其实是必须有语境限制的,也就是说在谈不同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意义。从大艺术史角度上说“当代”有国际和中国两个不同的叙事背景。从世界艺术史上说,“当代”其实是个过去时的概念,是几十年前的概念;从中国艺术史来说,“当代”目前多少还有一点现实意义,因为还存在一个庞大的传统艺术意识形态。不过中国先锋艺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迅速和国际艺术潮流接轨以后,这部分艺术样式用“当代”来界定也是很陈旧的一种说法了,只能当作区别旧传统艺术的一种说法,从学术角度上说也不具合理性。
2、“当代艺术”与“非当代艺术”的区别是什么?
鲍昆:历史上的“当代艺术”概念从时间意义上指的是时代性,也就是一个时期最新的艺术现象;从西方艺术史上讲是区别于自古希腊以来的模仿性艺术的观念艺术现象;从学术上讲,“当代艺术”这一概念从产生出来起就有一个重要的价值维度来界定它,就是它的先锋前卫性。所以任何先锋和前卫的艺术现象都可赋予“当代艺术”的称谓,但前提是那两个关键词“先锋”和“前卫”,如果从学术角度上看不到先锋和前卫性,那“当代艺术”自然也无法成立。在国际上,“当代艺术”与“非当代艺术”基本已无区别的意义,因为西方艺术史引领下的潮流是逻辑分明的,观念艺术基本已经覆盖了模仿性的艺术。在中国略有意外,传统的模仿性艺术还有庞大的市场,还在顽强的存在着,所以二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泾渭分明的。作为它们之间区别的标准就是“观念性”,甚至还包括一部分一定的”风格”和”类型”比对。不过在区别时,“当代”的赋予是有参照系的,是一个相对性的称谓,而不是绝对意义的认可。
3、“当代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是什么?
鲍昆:“当代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观念性”。在这个前提下原有的传统艺术判断标准是不成立的。也因为“观念性”,对他者生产的现成物的“挪用”成为当代艺术的一个相当主要的方式。这方面,杜尚的小便盆开了先河。从那以后,艺术不但挪用现成物,而且各种现代以来的可以消费的公众技术都成了艺术家们广泛使用的方式和材料,比如原来长期以来不被传统艺术界所接受的摄影。在工业化的物质和技术消费时代以来,艺术的形态界限是越来越模糊的,反而思想在是否艺术的判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实际上,公众对“艺术”的理解还存在着强大的惯性,还未从传统的样式风格中走出来,还在依靠艺术的样式来认识艺术。其实在未来,“艺术”具体的样式根本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个以艺术家身份与公众对话的人,是否能够说出什么有趣的思想。自古以来,艺术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职业,市场化以来更是一个产业,产业形成后就会形成保护性的“自律”,是一个利益场。作为行业的“艺术”还必须高扬“艺术”的标签与旗帜,要强调自己的身份标志,其实此“艺术”早非彼“”艺术”了。由此说,“‘当代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4、中国当代艺术的功能是什么?
鲍昆:与世界艺术史进程比较,中国的当代艺术是非常晚近的现象和事物。从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语境中的责任是推进作为文化的中国艺术的现代性转型。它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用“当代艺术”的“观念性”色彩,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自己的维度有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