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全国农民绘画展秀洲研讨会纪要
全国农民绘画展秀洲研讨会纪要
作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10-07-19

时间:2010年7月6日上午

地点:浙江美术馆

吴长江(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不同地域的农民画作者也代表了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从今天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来看,有些感受是共通的,美术活动非常多,但好的作品并不太多,而且很多作品反映出了制作特征和样式化的窠臼。反观农民画家的创作,对我们专业美术家的创作,肯定是有启发意义的。

像此次这样反映农民画的全国性展览,中国美协希望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系列展览,周期性地开展下去。因为农民画家也代表了中国广大的农民,他们的思想、思考在农民画家的创作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将这样一个平台做好是有意义的。包括对农民画发展的调研,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情,应该坚持下去。在这个前提下,应该做到长效,将每一届办得更有特色、更有深度。

许江(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此次农民画展由中国美协发起,我们浙江拿到任务之后大概也就半年多的时间。在这个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各方面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力求将这个展览做到最好。

这其中,农民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组织了一批专家进行调研,因而有了来自“画乡的报告”。他们到全国各地对这些画乡进行系统的考察,对这些农民画集群独特的历史、生态、个案,进行一系列整体的研究。

围绕着农民相关的主题,也一直是中国画家乐于表现的主题,于是我们将近现代艺术家们画农村,表现农村人们的形象,表现农村题材的作品,在此次活动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展示,这就是“时代画农民”的部分。

今天在观看展览的时候,有一位农民画作者过来跟我说:你是院长,你是画向日葵的,你还写文章。听了这些,我真是呆住了,他对我是这般的了解,而我们呢?我们真正多大程度上了解当代的农民,了解他们的情怀,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农民画最关键的是什么?关键就在于到底是不是农民自己在说话。陕西户县的农民画我们都非常了解,上世纪50年代户县农民画画大跃进,虽然也有宣传的意思,但技术、手法、表现方法都很朴实,有农民画的特色,到了“文革”慢慢培养成知识青年坐在炕上听老贫农忆苦思甜、喊口号、批林批孔、女青年拿着枪、老爷爷指向前方这一类的被辅导过的带着“文革”痕迹的农民画,这种千人一面的农民画是在指导之下画出来的,而其中到底有多少农民自己在说话?到了上世纪80年代,户县农民画又努力地回来了,再回最原始的民间重新开始,就有了像《杨虎城》这样的作品,画羊和老虎站在一个城头上。我估计,这里面有很多文化干部的心血,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新的户县,这个发展的过程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思考。昨天媒体朋友问我们:农民画到底城市里的人看了会不会喜欢?我觉得这要做好宣传,我们学界要做好宣传,要做好解释,把真正农民的心胸、农民的情怀展示出来,同时也让农民作者们、农村画的组织者们,有机会来说话。

梁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这个展览的意义首先在于是一个来自于生活一线的展览。农村题材是美术界表现的重要题材,农民也是创作的主体,这个在美术界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我觉得倒是可以设一个奖项,用于鼓励艺术家对于农民题材作品的创作。

农民画是我们割舍不了的历史和过去,解放后我们有农民画,“文革”的时候也有农民画,现在也有农民画,农民画几个不同历史时期,是有区别的,我想现在的农民画,是否可以在前面加一个“新”字,以表示对过去的发展,表示对拓展创新元素的肯定。农民画不是从天而降,是有传承,有发展,有拓展,也有创新,我也在考虑从中国美术馆的角度,怎样支持农民兄弟的创作。我们要发掘、要重视,下一步中国美术馆将向文化部提出提案,把中国的新农民画、中国的乡土艺术列到新农村建设系列里去,很可能邀请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入中国美术馆,进入艺术的最高殿堂里面去。今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当代乡土艺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大的氛围当中,推进农民画、推进中国乡土艺术,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

李一(《美术观察》主编、研讨会主持):

今天举行“农民画时代 时代画农民”这样一个全国性研讨会,应该说这是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平时我们讲美在民间,所谓民间在中国是以农民作为主体的,应该说美在农村、美在农民。大家看这个展览,无论从农民画时代,还是时代来反映农民,还是文献展,都能看到中国美术的基础是在民间。

农民画是我们新中国美术的奇葩。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翻了身,发家致富,这些大的变化不仅是专业艺术家乐于反映的题材,很多农村画家也将这些作为自我绘画的付诸对象。我看过很多农民画,画面的美是很多艺术家所达不到的。看了评选,我们一致的感受就是感动。今天的农民画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农民画的探讨虽然未成系列,但一直都有,今天组织这个研讨会探讨农民画几十年来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新课题。

王鲁湘(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人类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有农民画,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农民画,这是一个历史概念,我们现在看到的农民和农业题材的绘画,到底会上升到什么时代呢?在中国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与农民相关的绘画是江苏的岩画,那个岩画的主题就是庄稼,这是有记录并经专家认可的我们中国最早的农民画。现在我们看到的齐家文化中,以农民和农民耕作为题材的作品,大约是3500—4000年前,这大概就是我们现在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真正的农民文化,也就是农民艺术的概念在历史时空内是可以大大向前延伸的,也就是说这样一个现象,这样一个行为,实际上在我们人类历史上占据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这一次体现农民画创作的展览非常好,令人振奋,主题定得也非常精彩,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农民,一个是时代,一个是画。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这是非常宏大的概念,中国有8亿农民,数量庞大,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艺术创作的主体,成为艺术关照的课题,这本身带有人类学和世界性的问题,我想再也没有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了。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副主编):

展览全面展现农民画与农民题材画这样一个艺术现状,给我们了一个研究的客观对象,这对农民画在今天的发展无疑有着标杆性的意义。

我有几个小的建议:第一是展览要坚持,成为连续性的。在巡展时,可以多在几个省份展示,这样将会直观带动农民画家间的交流。第二,农民画的价值要重新看。我认为农民画家画得非常好,画的价值比某些专业画家的作品还要高,其中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农民画家大部分来自乡间,他们不浪漫,但是他们一旦画起来,却在注重真实的基础上带有了某些浪漫的成分,这种在主观与主体上恢复自然的方式去观察、去创作,对于地貌、人文、历史、地理等信息的保存意义重大,为后来人去考证研究一些问题提供了考据。

农民画的发展,迈不过去的就是文化产业的问题,对待这个问题,可能现在还是有一些认识上的差异,希望农民不仅能画出好画,精神愉快,而且能够通过农民画销售、出口,增加收入。但大家也担心市场化以后,会使他们的作品仅仅是在数量、速度方面有提升,作品质量变味,变成一种貌似农民画的产品,真诚反映生活的真实变成了一种套路。这些必须经过调研,慢慢解决,在调研基础上提出比较有价值、可参考的发展思路。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农民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