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操作的逻辑
办大展如同办一桩不知底细的婚事,起初想象是一位令人梦绕魂牵的清纯少女,掀开头巾却是一个香消玉殒的半老徐娘,你还能谈笑自如吗?
这段话是彭德在《云烟录:“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策展记》[5]中记述自己在展览研讨会中对一女士——“以前你们在别的会上谈笑风生,这次却让人失望”——发言的回答。在冠以策展人之后的批评家彭德,在面对种种的困难:“(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诗歌单元被迫取消,原因不详。随后,在筹备工作完成了70%以及展览协议已经签订的情况下,DV单元被告知在广州的展映已不可能。”[6]能将“婚事”做完已看似实属不易,而不得不选择“我在信念上坚持,操作上妥协”的办法。
过分专注于观念和意识的人经常不考虑展览的可行性,这是中国式策展人的通病。澳大利亚策展人艾莉森·卡罗(Alison Carroll)写过一本薄薄的策展流程普及书《独立策展人——从企划到执行的专业手册》,书中表示,展览的执行过程是书写的最重要部分:初期计划(构想、计划的规模);发展阶段(发展的构想待做之事);执行阶段(博物馆的职责、独立策展人的职责、在首次展示到合理的巡回展示期间策展人的基本职责及附加职责)。此外作者也在提醒着一些看似与策展人不太相关的问题:(展览)变更、问题、延期以及取消;支付费用;版权和道德规范权;合约核对清单。策展人有很多,这些看似与“策展”无关的工作反而确实在“独立策展人”(职业策展人)的职能范围之内。展览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呈现的艺术,展览效果才是策展人思想与学术水准的最终呈现。将展览的效果落差归结到国情、外在条件、展场规范等外因上的策展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策展人,要享有一个头衔带来的荣耀,就应该有足以对应的职业素养。对观念的夸夸而谈构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空中花园,但在不够理想的环境中如何得到最终呈现的效果,策展人的功力在此时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所谓“策展”重点在于“展”,在于利用现实条件将头脑中的空想得到最具体最准确的呈现,策展人与纯粹的批评家区别正在于此。
最重要的是作品与展览本身
有人对“艺术操作”持有主观的偏见,认为这四个字从一开始就注定与资本、市场经济分不开的,甚至被称之为是市场经济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而当市场经济介入艺术时,很多人惊呼纯艺术走向衰落与死亡,面对“狼来了”的市场经济,选择“因噎废食”式的评述——然而每个人无不受到市场经济的恩惠——而不是在资本与市场更有利的条件下作出更有价值的展览。
19世纪西方的印象主义时代,我们一般从艺术角度看,总是看它的价值观,独立审美性什么的。但你一定要知道,19世纪印象主义时代,最重要的事就是私人画廊制度的形成。如果没有这样的画廊制度的形成,印象派就会活不下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印象派也可以说是由于资本的介入而生存并发展的。[7]
这是杨小彦对中国艺术新闻网的问题——“近些年艺术产业发展比较快,但是存在的一种艺术向资本的靠拢,并呈现出泡沫化倾向,艺术成为了文化投资消费的中心。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看法?”——所作的回答。市场经济在西方的历史以及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艺术、资本(市场经济)、学术不是先天的敌人,三者的综合是一种多元化的有力呈现,在所谓的反对**的时候,反抗的最大成功便是制造了下一个**。
市场经济与艺术操作,使得评判展览学术与否的标准发生了分歧,有人甚至以是否出售展品作为区分学术展览与否的准绳,认为不卖作品的展览就是学术的,卖作品的就是商业的,这种荒谬的观念当然与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期林林总总尚未完全解决的细节概念有关,但我们自身也应该对此反省——既不能陷入功利主义的陷阱,更不能在评判标准上进行主观的本末倒置。毋庸置疑,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是对一个展览的褒扬,但社会化的实际操作是否影响展览的学术性,这个问题在艺术行业日益成熟的今天也应该逐步得到正视和厘清——对一个成熟而有独立观点的观展人来说,要评价一个展览的学术价值,只看展览和作品本身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