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艺术的社会学转向和后现代批判
艺术的社会学转向和后现代批判
作者:英二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06-13

小政府与自由市场的配套;和对组织性工会的猛烈攻击,一个取消垂直体系(社会与国家)而重新水平化的个人主义自由市场于焉成了80 年代以降的重新道德化的“进步”运动。由此,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性与稳定性全面瓦解。就如Giddens 对***的新诠释:“无责任即无权利”。据此,极端的个人化,自助( self-help )遂成削减福利、紧缩***的替代婉称。在这个意义下,政府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意愿的撒手,自然都是可欲的。

综合言之,8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导致了福特主义工厂与阶级政治的核心位置从公共政治论述里移除。生产中心( production-center )的政治论述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则是消费中心( consumption-center )的政治霸权。

与此相应,后现代主义理论,逐渐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制度性分析撤守,从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了哲学的工具理性批判。阶级主体不复成立,目之所视都集中到了“日常生活”( everyday life )这个“俯拾皆是压迫”的新场域。至此,社会批判难以避免地朝向了美学化(各种反文化)与超历史的激进抒发,追求最小差异,或差异被无穷化开发,致力于催生各式各样追求认同/差异的后现代“微政治”( micro-politics )。

以此,西方的启蒙意味了一个辩证的悲剧过程,虽以文明化为始,但却以(新)野蛮主义告终,纳粹其实是其文明化( civilization )的内在表现,而非例外。整个现代性启蒙传统,从传统左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到新左翼的意识形态批判,最后终于耗竭在后现代理论家的手上。

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悲观主义与后现代理论的乐观倾向都奠基于战后发达国家富裕年代,对他们而言,关连于阶级解放的“庸俗政治”,或政治经济学意义下的资本主义体系矛盾无关痛痒。因而在现实上是终结了现代政治变迁的 “左VS右” 历史杠杆。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向了寻求美学的解放,最后泊靠在政治美学化的嬉戏中。

美学战胜伦理学,图像战胜叙述,朝朝暮暮的残缺破碎得以高视阔步,成为社会和知识关注的聚焦点,永恒真理与一统政治则退居一边。阐释脱离了它的物质和政治经济基础王国,转身投靠文化和政治实践的考量。

哈维( 1990 )便认为沉溺于无穷差异、朝生夕死的后现代理论,成了现实政治上的“市场民萃主义”( market populism )。 Jameson 亦言,貌似激进的后现代理论乃是取消了左翼批判传统的“深度模型”( depthlessness model )。 Jameson 认为当今的晚期跨国资本主义(或消费社会)意味了资本逻辑对生活世界的全面殖民,而后现代理论的文化批评与美学品味正是与之符合,并共同对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的全面成熟与高潮。

依循哈维的调节理论解释,后现代理论的消费中心“市场民萃主义”性格,其实是亦步亦趋地符合了“新自由主义-后福特主义”打击了“凯因斯主义- 福特主义”的政治路径与经济变迁,这也是后现代理论得以风行的原因。亦即,唯有前者的市场消费自由(政府对市场的去管制化)与利基化的弹性生产(所谓后福特弹性积累模式)的两相配套,方能符映一个几乎无所限制的消费中心论述。

在这种情况下,从效果上,后现代理论的政治观与新自由主义者无异,与新自由主义者相仿。在后现代理论成功地抗拒“社会国家”这个理性权威的同时,其实也邀请了另一个更具强制性,但也在规范意义上更不具公平性的权威(资本)进入了-市场。如此结果,不啻是取消了社会本身,或是陷社会于市场化趋势之危。

由于后现代理论政略对于这种社会市场化的趋势无忧或无视,反而一厢情愿地把市场或社会的市场化,当作一个能够尽情观赏众生差异的万花筒,其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无法提出任何攸关解决诸如不平等、贫穷、隔离等社会结构性变革的方案,充其量只能径以美学化的(抵抗)方式进行庆祝。也正因为新自由主义的资本利益与后现代理论的旨趣如此亲近,故当新自由主义取得政治霸权而大肆攻城掠地时,西方的“进步”学圈自然也随之出现亦步亦趋的对应消长:传统左翼论述的大退潮,而后现代理论与多元文化主义则被发扬光大。

后现代理论在这种反整合、拒绝大叙述、否定整体观的背景下,发现的新政治领域,其实是以“阶级”与“(社会)国家”的退隐为历史结构前提。然而,此一转变却具有另一重意义。

就像黑格尔所理解的,因为市民社会必然会在内部产生了他自己的(阶级)敌人,故私有财产本身所永难化解的恒久焦虑就是不安全这个阴影恐惧。对照之下,如此加强的剥削,与贫富悬殊现象,其实都在“新自由主义-后福特主义”的全球化情势下达到了高水位。在日益升高的社会两极化趋势中,一个吊诡的现象,就是阶级议题日渐退隐,浮升的反而是人的多样性( diversity )。这使人不得不怀疑“多样性”可能扮演一个掩盖社会两极化的措辞角色。那么,似可如此质疑:在这个资本主义体系下最激进、最不可化约的差异他者-阶级,为何反而在后现代理论中被稀释,或是视为某种大叙事的幽灵而被作为“庸俗”而拒绝承认?

西方思想界的理论更替从六○年代的结构主义(Claude Levi- Strauss),到七○和八○年代,陆续出现的解构主义(Jacques Derrida),后结构主义(Michel Foucoult),心理分析(Jac -ques Lacan),以及后殖民主义与新复古主义等学说,不断的在带动学术思潮。但就如哈德所说:“人文科学在九○年代末期呈现了支离破碎的景象,几乎到了陈腐的地步,整个学界都充斥了悲观气氛”。这种对于社会现状的失语,纽约市立大学的社会学家阿洛诺维兹教授就说:“人文理论已死了十年”。 2000年《帝国》(Empire)一书的出版,是新世纪西方最重大的文化事件。就如解构主义的出现,使得对语言的了解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而“帝国”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于启动了整个思想界的社会学转向。

上一页  1 2 
关键字:艺术,社会学,现实主义,后现代批判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