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观念变革的当今时代,东奋不满足已得心应手的传统一格,而要打破常规的创作方式,在工笔花鸟画上尝试新的表现手法。他把目光投向了工笔花鸟之外的艺术矿藏,取秦汉艺术的拙朴气质融入工笔的彩绘精神,追求物势皆出自然,倏若造化,并用文人水墨画的写意精神,掺和工笔的谨严规矩。在这一批作品中,落笔大幅的梅、竹、松、荷等树木草叶是写意挥洒而得,并用水冲水破的技法使枝干斑剥、意态多变,特别有一番古拙奇倔的精神。而画幅中的花卉与禽鸟,则保持了勾勒有致的细腻造型。粗与细、写与画、苍与秀,在作品中相映成趣,跌宕有致。由于他注重了工笔中写意的分量,传统的敷色与彩染景象变成了以墨色为主的清凉境界。观看他的画展,令人感到工笔画倘若走出传统的规范,足能引发崭新的审美享受。”
“东奋的作品,每一幅都是他思与神合、意与形化的结晶,因而耐得起细细品味,又不失通幅的情高格逸、势充气盈。”
——范迪安(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其作品)发挥文人画水晕墨章特性,并与工笔画技法糅合起来,创作出这些洒脱、高古的新的工笔花鸟画。”
——邓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近来,不仅在原先工笔画上有较大突破,并使笔墨色彩从严谨、绚丽渗入洒脱、古艳;立意丰满,度入虚灵,艺术造诣又提高一筹。”
——周沧米(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吴东奋是一位既有传统功力,又有创新意识的艺术家。多年来,他在水墨工笔花鸟画领域辛勤劳动和探索,取得丰硕成果。我觉得,东奋的探索历程和创新之路,对年轻人会有启发。”
“我觉得吴东奋的创作,越来越画得自由,在整个工笔画创作的大格局里,他是自成一格,有他的独创性。我觉得他的画还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邵大箴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导)
“先生之作既重视传统绘画功力,而不拘泥于传统成法,力求在艺术上另辟蹊径,此种精神实属可贵。”
——王琦(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为中国美协顾问)
“我很喜欢东奋的画,它不甜,不媚,有自己的孤立,但是也不脱离群众,我觉得这就是画的生命。”
——柯文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