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吉作品
尽管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水墨画这种艺术还是由于与中国的视觉表达方式的紧密联系而享誉世界。中国人甚至把水墨画当作国粹并称其为“国画”,这样的诠释界定更多地是缘于地理学而非其所用的独特材料。千百载以来,一代代的中国文人画家不断将水墨画加以实践和锤炼,与书法和诗歌一起称为“三绝”。随着时光流转,前代大师们在水墨画中使用的笔触、步骤和主题,却成为后代的无形桎梏,这种简洁优雅的艺术形式从而负担上了种种的技巧陈规。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短暂繁荣的现代派艺术运动中,高剑父和高奇峰弟兄开始打破一些陈规旧律。他们在保留水墨创作中的传统技巧和哲理的同时,开始将非正统的主题如双翼飞机和现代建筑融入国画,并采用单点透视法,对旧规则形成了挑战。当时具有前瞻性的上海居民对这样现代性的形式表示欢迎,而直线透视造成的空间感的方法就是从当时上海港无处不在的欧洲人那里借鉴来的。1949年新的中国成立后,这些探索曾在文革期间中断了,因为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本身被认为和资产阶级那一套相关联,成为禁足之区。
幸运的是国画还是被保留了下来,直到1979年邓小平创导的改革政策使其重现光彩,并立刻和当时西方新兴并迅速涌入中国的艺术运动遭遇交汇。从那时起,这一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得以完全复苏及重塑,中国画学生被要求学习前代大家所设的种种规矩,但新的艺术实验和尝试也同时成为重生国画的显著特征。时光推移到二十一世纪,还有学者就新水墨的合法性等问题争论不休,更有教条主义者就水墨画的实质发出质疑:这还能称为国画吗?新的视觉语言要么广获赞誉,要么倍受批评。
魏青吉在传统国画技艺上显示了炉火纯青的技巧,但他毅然决然地背离了刻板的传统教条,他的艺术创作在表达个人经验和对社会认知的同时,又展示了对其水墨材料特质的深刻理解。他集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于一身,成为当代国画艺术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