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宇宙和思想有可能都是圆的
宇宙和思想有可能都是圆的
作者: 苏文婷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03-04

二、作品

我很想把易鹤达放入画史中做些比较研究。那么,他应该属于通达至理类的典型艺术家。归之于当代画坛,大抵可谓罕见之人,惜乎,易鹤达从来不入画坛,全然一副澄明平静姿态。所以我写易鹤达,写了一个画坛外高人。

易鹤达画画,专画圆,宣纸上,毛笔,蘸墨汁,画圆圈,一个圆,两个圆,无数个圆,圆中套圆。易鹤达画圆,时而迅疾如雷闪电,时而缓慢如水穿石。快慢疾缓,全然并非刻意。画圆难以体现绘画技法之高超,易鹤达深知:绘画不等同于艺术,玩艺术不能囿于绘画技法。尤其是中国艺术,从来都是用事实和思想来阐释理念,而非阐释作品本身,即表述自己和世界的位置,更非显摆技法。

什么是“技法”,中国画的“法”是什么?

法,古写作“灋”。《说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

白话而言,“法“的源出之义乃去曲存直,保留公正客观的事实。由此源出之义引申出三层常用意思:一曰,客观标准,即标准、模式、规章、制度、法令等。二曰,方法。三曰,效法、依法处治。“平之如水”和“去曲存直”同为“法”之重要性质。易鹤达画圆并非刻意回避“技法”,而是用一种“平之如水”的心态,在素朴宣纸上画出一个个纯洁的生活之圆,这难道不正是“技法”本身吗?

易鹤达画面中完完全全保留着中国画的各个因素,最显而易见的是:用笔。中国画的用笔、墨色、构图从来就是体现文人修养的方法,类似于书法。易鹤达用书法介入绘画,一笔下去,顺势旋转,变为圆圈。一个个圆圈也是一个个字符,在易鹤达心中书写着一篇篇动人的诗歌,又有谁能知道呢?这也许正是中国艺术的特质——个体关照。中国“美”之标准皆在人心,曰:“个体美”。

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华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一切立体圆形中最美的是球体,一切平面圆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在中国,“圆”形不作为“美学”标准,而作为心灵归宿:“天体至圆,万物做到极精妙者,无有不圆。圣人之德,古今之德,古今之至文,法贴,以至一艺一术,必极圆而后登峰造极”。(张英《聪训斋语》)中西方对于“圆”考量角度的差异,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中国古人的哲学,是中国人对于生命存在和生活方式的阐释,基本上是以唯物主义为最终方式,好比中国古代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简单地象形象声,却惟妙惟肖地追模了自然界事物,也就抵达了至上境界。西方经典哲学看似冷漠无情,一堆抽象数学方程式,须从数理思维与逻辑结构去理解。若以西方式古典哲学的精妙思维结构去看待中国古代哲学的具象思维与表述方式,自是得出中国古代哲学粗糙简陋的印象,事实上,中国文化的观念史并非类似于西方文化史具有一整套严密、宏伟的思想系统,其构成,全然是零散而模糊的感悟性东西。易鹤达画圆也是如此,即对生活本身感悟后的零散表述。想必,每个中国人都能简单“意会”这种零散表述,谓之“心灵领悟”。

文章至此,我必须提及一个人: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女,日本人,国际顶级艺术家,作品惟其圆,各种材料,各种规格,各种材质,各种媒介……易鹤达画圆,无所谓材料,无所谓规格,无所谓材质,无所谓媒介……她与他最大的不同是:她把圆当艺术。他不把圆当艺术。

三、圆圈

屈原《渔夫》篇中,渔夫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反对圆滑的处世态度,坚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所坚持的,乃儒家所主张的“方”。方,自古以来,与圆相对。圆者,轮转之义,喻天道轮回,喻太极之象,古多用圆讥弹人品之圆滑。《鬼谷子?本经阴符七篇》论“转圆”总结“圆”义,有美有刺,曰:“或转而吉,或转而凶”。方者,“直立而不挠,素白而不污”(《淮南子·主术》),向用来形容君子“出淤泥而不染”之品质,但是,若说正人君子“方头方脑”,意思多半是批评。桓宽《盐铁论?论儒》有言:“孔子能方不能圆,故饥于黎丘”。集“圆”与“方”于一身,即“智欲圆而行欲方”,很难,孔子作不到,老子也做不到,庄子做到了。老子明白天之大道,庄子明白做人之小道,孰大孰小?老子时刻为社稷大局着想,庄子无欲无求,无所谓生死,无所谓一切,唯独向往“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至上之境界。话说回来,老子入世怎能敌得过儒家直接,庄子出世又怎能敌得过佛家彻底?

老庄宇宙生成论可以看作一个公式:(原质+原动力)×循环运动=宇宙万物。这个公式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万物生命结束又会分解为构成其自身的原质,在源动力的推动下变成新事物,如此,生生不息、循环往复,就是宇宙生成之规律。
想必,易鹤达画圆,乃悟出了:道家和佛家皆承认“轮转”之理。

《茶之书》中解释老子“无”,有几个很精彩的例子,曰:“一个房间真正的实在,是由屋顶与墙壁所圈出的空间,而不是屋顶与墙壁本身。水壶的有用之处,在于它拿来盛水的空间,而不是水壶的形体,或是它的原料。” 如此说来,老子的“无”与易鹤达的“圆”无异。易鹤达不在乎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什么速度,什么心情,什么大小,什么规格……来画圆,只在乎圆中的“空间”和画圆圈过程所代表的“时间”。

思想,当然是支撑艺术的关键。思想,人人有之,人人都会表达。只是,易鹤达的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宗教层面思想,或者说,承担着人类终极关怀——轮回。天下一切道理皆能套用“圆”来解释,老子、庄子所擅长也。老子五千言阐释天下道理,易鹤达一个圆道尽天下至理。相比而言,还是易鹤达来得更高妙。不仅仅因为:画圆更简单明了。更重要的是:易鹤达的圆不仅指涉人类精神领域最高层面——宗教,更是生活本身,老庄思想充其量属于哲学领域。

易鹤达画圆这一行为让我想到了美国诺贝尔获奖作家马拉莫德写过的一部小说,通篇写一个长跑运动员清早跑步的意识流,一个运动员进行长年累月地跑步运动,很枯燥,很孤独,跑跑跑,跑的过程中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又想到了很多很多其他事情……就这样,一直跑下去,一直想下去,易鹤达画圆如同意识流,过程就是目的,就是生活本身。我把这想法告诉易鹤达,他说:“一呼一吸,生活之圆。西方人的自然在眼中,中国人的自然在心中。闭上眼睛,山山水水、大千世界全在中国人心中。所以,我画的圆跟《黄帝内经》一样,中国人都看得懂。”

圆圈就是一切,可以是念诵,可以是喝茶,也可以是思考……一切都可以归纳为圆。

易鹤达画圆也可能意味着去画太阳的光环。“圆”之符号最终能出现在易鹤达的画面中,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此过程中,他的心智成长受益于身边很多哥们,其中有玩电影的、写诗歌的、玩音乐的、等等。易鹤达说:“我画圆的基本功是从他们那里来的。”对易鹤达画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佛门师傅妙江法师和武学师傅于承惠老师。“在于老师那里,我得到了太多对于自我教育的东西;在妙江大师那里,我得到了灵魂归宿的那条回家之路。当我的身体和我的灵魂在一个轨道上体现时,我就可以回家了,而“圆”就是我回家的那条路。”易鹤达如是说。

易鹤达的圆,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不是用一篇文章能表述得了的。

或许……还是不说了吧,一切随“圆”。

上一页  1 2 
关键字:宇宙,思想,圆,易鹤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