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图像证梦 舒展灵魂
图像证梦 舒展灵魂
读虹鸣《<红楼梦>人物系列》
作者:陈孝信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03-28

二、意淫之致

意淫,是解读这个系列创作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

何谓意淫?心之所之谓“意”,过“度”释放,亦即博爱之谓“淫”。我认同孙爱玲女士在《<红楼梦>本真人文思想》一书中的分析:“意淫”的本义当是情感在精神向度上的超常表现,亦即“过度”释放。它具有了无法限定、无比丰富的特质。真正的“意淫”非但有别于“皮肤滥淫”,而且是“集一生智慧灵性、生命体验、知识积累的精神产物”(参见该书,P96)。因而,作为“本质生命的绝特品质”的“意淫”便同时具有了两种意义:其一,向人本性、人本质回归的积极意义;其二,揭露社会“遮蔽”和钳制的批判性意义。这也就是所谓的“以情悟道”(同上书,P81——P97)。

可以有把握地说,在宣扬“意淫”、“以情悟道”的思想向度上,虹鸣并没有突破曹公的深广度,只是一次重释罢了。正如纳兰性德的诗中所写:重寻碧落茫茫……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沁园春》,转引自《婉约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P318)。

可他又是如何重释的呢?

我以为,虹鸣就是曹公隔代遗传的知己。因而,虹鸣的所谓重释主要就是在“共鸣”的基础上重建或再现“红楼人物”(又以女性为主)的悲剧情境,并为“金陵十二钗作本传”,从而体现“寓情于画”、怜香惜玉的“意淫”之旨。举例说,黛玉这个人物,虹鸣共为她造了7幅像,先是创作了1幅主体性的《<红楼梦>人物——林黛玉》,这幅造像提纲挈领地总括了这个人物的主要特点:美丽、才情俱佳、善感、情殇等。尔后又觉意犹未尽,于是他创作了6幅情节性的《黛玉之……》,分别是:《黛玉之潇湘妃子》、《黛玉之葬花魂》、《黛玉之乡离》、《黛玉之宝、黛情深》、《黛玉之病相思》、《黛玉之焚稿断思情》等,借助以上六个主要情节,全面剖析了这个人物的绝佳才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泪”、“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比比干多一窍”、“堪怜咏絮才”)、多舛命运(“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病如西子胜三分”)以及最终落得个“冷月葬诗魂”的悲惨结局。在这个人物身上,不仅寄托了画家本人对女主角(黛玉)由衷的倾慕和深切的同情,同时寄寓了一种执着的人文理想和纯粹的“意淫”之致,真可谓是:笔尖情丝一行行,半生心血结成画。

虹鸣用情比较深的另外几个人物分别是晴雯、芳官、惜春、小红等。因为,在这些人物身上,都有着他自己(包括他所爱的那些女性)的“影子”,也都寄寓着他的理想和追求。晴雯的清纯美丽的气质、泼辣奔放的个性,自由独立的品格,深为虹鸣心动;惜春是艺术家型的,她敏感多思,才艺出众,与画家本人正好惺惺相惜;芳官、小红出身低微,但皆聪明伶俐,且个性倔强、敢作敢为,他们常令画家梦萦魂牵……

其他的人物,如宝钗、王熙凤、迎春、探春、妙玉、平儿等,也都寄托了画家内心深处丰富、复杂的情愫,仿佛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在时不时地撩动着画家的神经。
在重建和再现《红楼梦》悲剧情景的同时,虹鸣还不断地注入了他自己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使部分的“红楼人物”得到了新的升华。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所谓的小角色——晴雯、芳官、小红、香菱、麝月等人身上。画家对上述人物倾注了一份格外的关爱、同情,并作了浓墨重彩的渲染和深入的剖析,从而突出了这些人物身上的亮点。

三、修辞艺术

虹鸣曾说过:创作《<红楼梦>人物系列》,对入画的人物要有个系统的认识,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才情体验,还要拥有精湛的艺术技艺(即是手艺——笔者)和特别适合的艺术表达方式,才有可能动笔。

何谓“特别适合的艺术表达方式”?——这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特别适合的艺术表达方式”,虹鸣自己也有一番表述。他把它统称之“完全美学主义”。具体的说法是:完全美学主义绘画则是艺术家对其所关注的人、事、物、情、理等的精神实质,“转译”为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跨时空、跨学派的个性里的共性艺术元素(异质同维素),并进行视觉美学兼容和表征性意像提纯,再就各视觉艺术元素之间的理性幻觉互动过程做二维度平面视觉美学呈现。

这段表述虽已由笔者擅自改动了几个用词,但仍然让人感到艰涩难懂。所以只好把它们拆解为几个要点来加以把握。

其一、关注点是人、事、物、情、理的精神实质。这个比较易于理解。举例说,林黛玉这个人物,她的精神实质就包含在人(貌相、性情等)、事(背井离乡、寄人篱下、葬花、焚稿等)、物(花、花锄、诗稿等)、情(乡情、恋情、悲情等)、理(自由、平等的理念和反抗世俗观念等)——这几个侧面之中。离开了这几个侧面,林黛玉也就是个空架子。

其二、多角度……异质同维素的一番“转译”。角度、视点、侧面、维度、时空、学派(艺术史学派——笔者)——这六个方向或方面就是所谓的“异质”,而“同维素”就是要将它们统一起来,体现为某一个人物的精神实质。还是以林黛玉为例,尽管有7幅造像,可是每一幅造像都是相对独立的。在每一幅造像里,都是上述“完全美学主义——异质同维素”的“转译”。也就是说,每一幅造像都不再是传统式(兼工带写)的孤伶伶的人物,而是人物“全息”式的(包括貌相、才情、遭际、过去和未来……)呈现。在艺术创作手法上,既不是单纯的抽象或表现,也不是写意或简笔,而是现代综合主义的表达(这个定位早在2003年,我所写的第一篇评论中就已提出)。“全息”式的呈现和现代综合主义方法正是虹鸣创作中的两大特色。

关键字:虹鸣,《红楼梦》人物系列,修辞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