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超越轮回:从终点又到起点的何多苓
超越轮回:从终点又到起点的何多苓
作者:赵力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04-13

评论何多苓

赵力

何多苓是较早就进入到当代美术评论家视野中的一位艺术家,从80年代初开始他的艺术创作就引起了美术批评家的浓厚兴趣,而之后何多苓不断的艺术创新也引发了美术评论家的广泛而持续的关注。

自80年代以来有关何多苓创作的艺术评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有关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写作部分:如1990年吕彭、易丹合著的《中国现代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就有关于何多苓早期艺术创作的评价,认为何多苓不仅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伤痕美术”的重要代表人物,而且对于他后期的个性化努力表示了充分肯定;如在1993年冷林、赵力合著的《中国油画现状》(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中,作者同样对于何多苓早期的艺术创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画家在新时期中国美术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贡献,同时也强调其90年代的艺术创作更具有个人化的发展特征,值得充分关注。

其二,是由美术评论者撰写的有关何多苓艺术的各种专论专文:其中时间较早且具有了代表性的评论文章是邵大箴的“哀伤而抒情的——读何多苓的画”,该文针对何多苓80年代至90年代艺术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论,充分肯定何多苓艺术创新的价值,认为何多苓是“具有才能的现实主义画家”,进而将这种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具体定义为“哀伤与抒情”,并从社会文化思潮与艺术家创作的二维角度,阐述了何多苓画风的形成原因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其中对于何多苓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的描述和评价,显得客观而颇具深度。时间较晚并有特色的评论文章是2008年由欧阳江河撰写的“冒犯与致敬:2007何多苓油画作品”一文,主要针对的是2007年何多苓的艺术创作。由于该文的写作基于第一人称的采访材料,因此文中很多的细节性描述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鲜活而生动的素材。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欧阳江河将何多苓定位为“是个逆潮流而行的独行者”,而关于何多苓作品《向弗里达•卡洛致敬:小翟与龙舌兰》的评价更具某种心理学的分析结论。

20世纪以来何多苓艺术风格的不断新创,也为艺术评论的角度和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譬如何多苓创作中所表达的“青春”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话题,如2009年邵链鹏的“伤痕的后遗——何多苓油画的青春美”,即通过针对何多苓创作历程的分析,从画家经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指出,“伤痕”对于那一代画家的创作既有推动亦有限制:一方面“伤痕绘画”给审美者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一方面也引发了人们具有创伤感的记忆,难以摆脱自我的束缚。而何多苓在“伤痕”之后的创作之所以能够实现成功突围,就在于他将“伤痕美术”的遗产有机地转化为绘画语言的震撼力和对生命的叩问,尤其落实为近期创作中对“青春美”的诗意表达。2010年周爱民发表于《艺术概》杂志的“青春,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何多苓和他的绘画”,是近期讨论同一话题的评论。作者以历史为跨度,对何多苓的艺术创作自80年代至今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在其中周爱民更侧重讨论的是何多苓在不同时期的青春女性形象,强调了近期创作与早期创作的不同特征,即近期创作中对于“青春”的暧昧性和模糊性,令人产生某种既现实又虚幻的视觉感受。

近期针对何多苓创作中所体现出的“东方精神”和“东方方式”,也成为了艺术评论普遍感兴趣的话题。评论者开始关注何多苓90年代从美国回来之后的创作转向,并由此追溯到其在美国期间创作那些作品的意涵。除了大量的作品图像之外,评论者也开始注意到何多苓的自述文本和采访文本的价值,因为这些文字资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细节资源。虽然关于这一话题仍有待展开,但是2010年《艺术家》杂志(台北)刊发的“何多苓专题”就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集中讨论,反映出现阶段的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包括,何多苓对中国古典艺术的借鉴方式、立足于美术史资源的再创作,以及画家对于东方精神的体悟与表达,并从何多苓的创作出发,认为何多苓的这种“东方方式”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某种独创性的贡献。

此外,吕彭关于何多苓艺术独特性的表述也值得重视,他认为“何多苓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拥有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不是在风口浪尖的艺术之巅,相反,他从不处在潮流之中,也不去追赶潮流,正如艺术家所说的‘潮流是令人兴奋的,而艺术是永恒的’,显然,他比任何一个已成为潮流附庸或者即将成为潮流主将的人都更清楚自己要追求什么……何多苓所拥有的不可替代性恰恰在于:在这个如此自由、如此自我、如此嘈杂、如此混乱的当代艺术圈中,居然还有这样一位忠实内心的画家—并且我们乐观地相信还有这样一批纯粹的艺术家。”而2009年朱其的“一对一的观看还有多远?何多苓新作解读”,从另一个侧面表述了对何多苓创作的最新趋向的肯定态度,“最有意义的艺术存在于一种具体的关系中:作者和另一个人。何多苓很多年都在试图进入这种一对一的理想实践中。正如何多苓自己说的:‘我的作品表现个体而非群体的人’,‘我的画上几乎不会出现(或保留住)一人以上的形体。’”他认为何多苓的这种绘画立场是极其独立而有价值的,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真正贡献。

附:何多苓艺术文献目

一、自著书目
1、何多苓绘,《名家名品系列丛书·何多苓》,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英文。
2、何多苓绘,《中国油画十家·何多苓》,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出版。
3、何多苓绘,《当代名家素描经典·何多苓素描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4、何多苓编绘,《带阁楼的房子》,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5、何多苓绘,《中国当代实力派油画精品丛书·何多苓油画艺术》,天津杨柳青画社,2006年出版。
6、何多苓著,《忧伤的诗歌》,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7、何多苓编绘,《雪雁》,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8、何多苓等绘,《大家色彩》,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

二、代表评论
1、卲大箴,“哀伤而抒情的──读何多苓的画”。
2、欧阳江河,“冒犯与致敬:2007何多苓油画作品”,2008。
3、朱其,“一对一的观看还有多远?何多苓新作解读”,《中国艺术》,2009年第2期。
4、邵链鹏,“伤痕的后遗,何多苓油画的青春美”,《江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5、周爱民,“青春,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何多苓和他的绘画”,《艺术概》杂志,2010年。

关键字:何多苓,超越轮回,终点,起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