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画家金鸿钧花鸟:形真境阔意新
画家金鸿钧花鸟:形真境阔意新
作者:薛永年    来源:    日期:2011-08-02

金鸿钧作品

中国不但是花鸟画大国,而且是花鸟画的故乡。西方开始只有静物画,后来在东方的影响下才有了花鸟画。东方各国的花鸟画,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中国花鸟画的沾溉。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远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五代北宋初期走向成熟。历来被艳称的“徐黄”两家中的黄氏父子便是工笔重彩花鸟画成熟初期的杰出代表。其后历经宋元,不仅“勾勒设色”一体成为主流,且又出现了以彩色图之的“没骨”和洗尽铅华的“白描”体格。历代擅长各体工笔花鸟画的画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下,在代代相承的艺术实践中,使工笔花鸟画在“应物象形”的基础上形成了三大民族特点与两大优良传统。

三大特点之一是取象单纯化,尽可能地删略环境,突出主体描写,务求花情鸟态极尽精微,既真又美;之二是造意诗情化,追求取意的“超以象外”,往往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色彩的诗境,务求“画外有情”,并注入真情实感和高尚情操;之三是表现手段的格律化,运用一定的程式化手法造型、敷色、布局,体现一定的装饰美。三大特点的形成, 在相当程度上与“写生”和“寓兴”两大优良传统密切相关。这里的“写生”并非今天的“对物写生”,而是在追求“似”与“真”的前提下,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使其栩栩如生;“寓兴”就是反对被动地描花绘鸟,强调观察对象时的内心触动,进行创作时完成感兴的寄寓,使作品能够唤起观者类似的生活感受。两大优良传统围绕着一个根本主题,即变现实为艺术。换言之,即变现实美为艺术美,变自然美为社会美与自然美的交融。惟其如此,中国花鸟画才成了可以培养人们高尚情操的高级艺术。

花鸟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工笔重彩与水墨写意两大体格,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晚于工笔花鸟画。但自从写意花鸟画成为花鸟画主流之后,只是偶有出色的工笔花鸟画家,工而尚意,独出手眼,多数人仅知拾取古人的皮毛,一方面脱离了对生活中花与鸟的观察体味,另一方面只知以前人成法为归依,因此,自清代中叶以后,工笔花鸟画从整体上渐渐失落了两大优良传统,同时在把握三大特点上也出现了衰变。体现这一衰变现象的是“三化”:一曰取象的平扁化, 平板呆滞,杳无生意;二曰造意的象征化,或取谐音,或作图解,全无感受,意境全失;三曰画法的公式化,不问对象,困于成法,千篇一律,了无个性。这种现象在清末发展至极,造成了工笔花鸟画的衰落。

进入20世纪以后,革新中国画成为历史的使命,引进西方写实主义并取法宋人“专精体物”的传统成为大势所趋。虽然相对于人物画、山水画而言,工笔花鸟画革新的步子不能说迈得很大,但毕竟出现了几位振兴工笔画的著名画家:北京的于非闇,江南的陈之佛和巴蜀的张大千。于非闇的“双钩着色”得法于两宋院画,重其形神,坚其骨法,浓其色泽,恢复了花鸟画的生气,形成了浓丽、洗炼的装饰风格。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也以“双钩着色”为主,可能受到了日本绘画的影响,兼得元代钱舜举“疏淡含精匀”画风的启示,追求宋骨元韵,不求力强色浓,却得画外韵味,创造出宁静淡雅而抒情的风格。张大千则善于集古人之大成,花鸟灵秀多姿,自成一体。于非闇与张大千又携手培养出田世光、俞致贞等名家。以上名家在工笔花鸟画发展中振衰除弊,继承了古代的两大优良传统,力挽清末的颓风,为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飞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改革开放后的30年,工笔花鸟画获得了空前发展,一批引人瞩目的中年画家崛起画坛。他们大多在青年时期分别从学于上述师辈诸家,并且在美术院校中接受了系统而严格的写实主义训练。经过“文革”的10年风雨,他们步入中年,由于视野的开拓,思想的解放, 探索的精诚和实践的苦功,渐渐地在工笔花鸟画领域拓展了画境,刷新了画风,丰富了技法,以多姿多彩、各擅其长而又不同于师辈的风貌,掀开了近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史的新篇章。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室主任、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的金鸿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金鸿钧姓爱新觉罗,系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五子多铎的十二世孙,是担任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常务理事的满族著名画家。

金鸿钧是我的学长,我还在美术史系读“大二”的时候,他就已从中国画系毕业了。1961年,美术院校采纳潘天寿先生的建议,分科培养中国画人才,金鸿钧则是分科教学后第一届花鸟科的优秀毕业生,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早在花鸟画创新上取得辉煌成绩的优秀画家。他为人诚朴实在,作画严谨认真,精心继承传统,大胆锐意创新。四十多年来,他的花鸟画不断吸取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把古代优良传统和近代写实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山水画和花鸟画结合起来,把吸取西方视觉观念和中国画的意境结合起来,把融会古今技法和探索新技法结合起来,以深厚的笔墨功力、准确生动的花鸟造型、如临其境的视觉张力、诗情洋溢的意境境界和丰富多彩的技法,刷新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面貌,为中国画花鸟画的承前启后走向现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金鸿钧在童年时代受家庭影响,写书法,唱京戏,重视传统文化。初中在启蒙老师郑宗鋆的引导下练习素描、速写并进行创作。与同辈工笔花鸟画家相比,金鸿钧在学院中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的时间最长,始而在中央美院附中修业四年,继之又进入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学习五载。在从学的九个寒暑之中,深受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影响,亲聆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和郭味蕖的教诲,既受到来自西方的素描、色彩、解剖、透视的训练,掌握了高强的造型能力,又练就了中国画白描写生、临摹和创作的本领,理解了工笔花鸟画的装饰美。他不仅学习工笔,同时也学习写意;不但画花鸟,也画人物和山水,直到升入本科高年级之后,才随着中国画教学的分科而师从田世光与俞致贞,专攻工笔花鸟画。

从中央美院毕业后,他一度执教于美院附中。教学的需要,使他的画路较宽,“文革”前曾致力于人物画与山水画的创作。他的从学经历与创作历程,一方面为他在工笔花鸟画的开拓上打下了广泛而坚实的根底,另一方面也为他在重视“写生”与“寓兴”优良传统的同时,把写实观念与装饰意味融合为一,并积极吸收域外画法创造了条件。经过十余年专注而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形成了比前辈工笔花鸟画家更为写实、更为靓丽、更为大气,也更为繁茂的新风格。形真、境阔、意新,歌颂旺盛的生命力量,赞美拼搏奋斗的精神,可以说是其工笔花鸟画的显著特点。

关键字:金鸿钧,花鸟画,创新,构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