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解读吴冠中的《北国风光》
解读吴冠中的《北国风光》
作者:王瑀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1-08-22

四、余论

我们解读《北国风光》到这一步,已经可以清晰地在画家的艺术生命历程中得到它的坐标。然而,于画家自我的艺术生命之外,在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此一更大的参照系中释读这件作品也是值得我们关切的。

诚如前文所论,1979 年,在画家的艺术生涯中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而同样是在1979 年,中国的改革春风正在渐渐吹遍九州大地。经历了拨乱反正的重要历史时期后,曾经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结构正在渐渐发生变化,人们的视野在拓展,思想在沸腾,沉寂已久的美术界也迎来了绚烂的春天,多元的时代。可以说,七八十年代之交首都机场壁画工程的完工,应当在近三十年的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发端意义,象征着当局对于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的默许。其中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那件引起了热烈反响,由中央美术学院袁运生教授主创的泼水节题材壁画。一些画家借助这次政府工程的机遇,展示自己对于新时代的期望以及对于中国美术前进方向的思索。与袁运生的壁画一样,尽管画家并没有直言,但是吴冠中的《北国风光》在不经意间也扮演了同样的角色,尽管表现的是主旋律的题材,但是表现形式是同类题材绘画中从未见过的,在画家的创作中尽管是先有了创作主题,但是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依然是形式至上主义的。这种不经意的角色扮演,究其原因,正是来自画家长久以来对于所谓“写实主义”绘画的经意诟病,来自画家同时开始的对于绘画形式美的追求与探索。当这样一件充满形式美的作品被允许登上首都机场这样的大雅之堂时,它所产生的价值与意义显然已经超越了美的边界,显示了时代对于这种创作观的肯定与尊重。

然而,若从创作任务的角度考虑,画家此刻的这种不经意似乎又是经意的。吴冠中一生创作的任务绘画比较少,除了这件《北国风光》外,我们已知的作品还有他在1974 年应北京饭店要求参与创作的《长江万里图》长卷。比较这两件相隔时间并不久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其中的差别。《长江万里图》相对于《北国风光》来说显然是较为具象的,当然其中有两次任务的不同之处,例如《长江万里图》的创作经过了专门的写生,而《北国风光》更多则是集合了画家胸中的意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这种差别所反映出的历史环境的改善和创作气氛的松动——1979 年这一生机勃勃的时代在画家的两件任务创作之间画上了淡淡的红线。

可以说,尽管《北国风光》在艺术成就上并非吴冠中油画的杰出之作,无论是画家本人还是热爱画家艺术的人们都未曾给予这件作品以艺术上的过多推崇,但是经过我们的解读发现,若将《北国风光》作为个案进行研究,竟是完全可以反映吴冠中对于油画构图、写生创作等问题的认识与变化的。而且,在大历史的环境下,这件作品也显示出了画家在新时代下创作心态的变化,默默反映出时代对于吴冠中绘画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些角度来说,这件不大的画稿无疑具有最朴素而历史的意义。

① 孙国胜:《爱心的传递——记吴冠中〈北国风光〉》,《嘉德通讯》2009 年第5 期,第133 页。

② 吴冠中:《旧画重提》,转引自《嘉德通讯》2009 年第5 期,第132 页。

③ 同上。

④ 吴冠中:《邂逅江湖——油画风景与中国山水画合影》,载《吴冠中文集·艺术散论》,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年。

⑤ 同上。

⑥ 吴冠中:《风筝不断线——创作笔记》,载《吴冠中文集·艺术散论》,文汇出版社,1998 年。

⑦ 吴冠中:《旧画重提》,转引自《嘉德通讯》2009 年第5 期,第132 页。

⑧ 数据来源:http://www.ionly.com.cn/nbo/auction/ZuoPin.aspx?id=49405

⑨ http://news.artxun.com/youhua-1077-5383145.shtml

上一页  1 2 3 
关键字:解读,吴冠中,北国风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