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吴冠中在《美术》上发表了《绘画的形式美》和《关于抽象美》的文章,引发了美术界对于形式美和抽象美、内容与形式的争论及对“艺术规律”的重新探讨。一股关注绘画形式美品质的唯美的风潮则从主观的美的抽象形式创造角度展开,使美术创作回到艺术创作的语言层面。
何多苓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本科二年级就直接考入川美油画研究生班。研究生学习环境比较宽松,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利用一切时间绘画。但何多苓并不满意学校的人体模特,对着那些年老的模特简直画不下去,喜欢画漂亮的女模特,对于女人体的迷恋在那时就已经打下了基调。
秋,积极响应重庆艺术家的“野草”画展。
1980
1月11日,“野草”——同人画展在重庆沙坪坝公园举行,此次展览何多苓展出了其以《安徒生童话》为创作体裁的油画作品《海的女儿》。
秋,正式成立的“野草画会”于四川美院的一间教室召开会议,产生了会议章程与理事会,何多苓被增补为理事,这可能是何多苓从艺生涯中为数不多的投身潮流运动的经历。但此后,何多苓开始远离运动与潮流,潜心于绘画创作。
同年,创作作品《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画面非常抒情,情调“低沉”,但因没有明确的政治主题与指向,所以无缘参加文革后的首次全国美展。
10月,作品《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参加“四川青年美术展览”。
创作裸体画《收获后的土地上》。
1981
何多苓于1981年1月期的《世界美术》上首次看到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名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立即被那种高度物质化、极其细腻而硬朗、但极具精神性的画风所吸引,并决定用此画法创作毕业作品。
1月,当罗中立的《父亲》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时,何多苓正潜心于作品《春风已经苏醒》的创作,周围人对此创作深感因惑,不知其要画什么。
1982
《春风已经苏醒》完成,但没能受到其导师的认可,最后也没为此画打分,这致使何多苓没能顺利毕业与留校任教。
《美术》杂志编辑何溶、栗宪庭力排众议地将作品《春风已经苏醒》放于杂志封面上,这才使之被美术界逐渐认可。此幅作品后来被油画界评价为“整个作品的情调是抒情的、诗意的、神秘主义的、不可知的,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神秘联系”等,这幅作品也因此深入一代人青春的记忆中。
《春风已经苏醒》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展”(巴黎卢浮宫),随后中国美术馆以550元收藏了此作品。
毕业之后,几经周折被分配至成都画院,那种宽松的氛围非常适合他。
同年创作作品《老墙》。
1983
创作作品《冬》、《有刺的土地》、《天空下的孩子》,出现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向,画面开始采用象征性的语言。并先后参加在成都与香港举办的“四川省第一届油画展”。
1984
与艾轩合作共同创作《第三代人》,画面人物选取了能代表他们那一代精神风貌的同学和朋友,如张晓刚、周春芽、刘家琨、翟永明等,何多苓亦将自己入画,画中人物的选择可谓颇具代表性。前排人物中的刘家琨、翟永明为何多苓所画,张晓刚为艾轩所画。画作名称原为《我们这一代》,后改为《第三代人》。
创作作品《青春》,《青春》即延续了《春风已经苏醒》的知青题材,但同时又是对知青题材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总结与了断。画面中流露出何多苓偏于中国传统的气质,充满了象征符号,这幅作品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完成第一组丙烯连环画《雪雁》,它是根据美国作家保罗•加利科同名小说中的情节,由吴若增改编,何多苓绘制的,共26张,其中11张为中国美术馆收藏,15张被台湾藏家买走。该连环画发表于1984年5期的《连环画报》及《美术》杂志上。
以其凉山与知青生活为背景创作出油画作品《1970年彗星和火把节之夜》。
《青春》、《第三代人》、《雪雁》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其中《青春》获得铜奖、《雪雁》获得银奖。
是年,经欧阳江河介绍,与诗人翟永明结识。
1985
“’85美术思潮”运动兴起。应美国马诸塞州艺术学院邀请赴美讲学。
同年,在博物馆观看到安德鲁•怀斯的原作,并接触到罗宾•杰弗逊的诗作,受到很大触动,此时开始喜欢这种苍茫又紧张的意境,这种喜欢直接影响到其艺术创作。
于美国创作作品《蓝鸟》,这件作品中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象征主义特征。这件作品受到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观察黑鸟的十三种方式》的影响:“二十座覆盖着雪的山岭之间 ,唯一移动的 ,是黑鸟的眼睛 ”,当年他自己在凉山所感受到的彝族人与自然的神秘呼应也被调动了起来。
1986
创作作品《被惊吓的小女孩》。
创作连环画《带阁楼的房子》,共44张,用来缅怀自己的青春时光。创作情结源自于青年时代对契诃夫同名小说《带阁楼的房子》的热爱,这幅作品充满着浪漫的情调,风景的优雅和饱含诗意,米修斯的天真、纯洁和满怀梦幻,画家的忧郁、虚无和与现实的若即若离等,都被高度抒情化的语言表现得非常成功。
作品《春风已经苏醒》、《老墙》参加日本福冈举行的“第二届亚洲美展”。作品《蓝鸟》参加“中国油画研究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