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同性结合更美好——女艺术家石头访谈
同性结合更美好——女艺术家石头访谈
作者:    来源:佟玉洁博客    日期:2010-03-29

前言:石头是女同性恋女权主义艺术家。最后一次见到石头是在宋庄美术馆举行的第四届酷儿影展上。石头身穿桔红色的无袖连衣裙,脖上系着一条男式领带。石头很会构建自己。她的每一次出现都是秀场。而且总能秀出与众不同的自己。石头的秀场是同志身份的强调。彩虹主题就是石头的身体色彩的丰富与多样。在别性多元艺术展上石头身穿红色,酷儿影展上紫色、桔红色……裙子多姿多彩的“色”相,都脱离不了彩虹主题的干系。在彩虹主题中红色的生命象征,紫色的精神隐喻都是石头的最爱。生命与精神也构成了大写的人的主题。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人是一个政治的存在和一个能言说的存在。(转引汉娜·阿伦特《论革命》第8页)”作为政治想象的彩虹主题色彩谱系的文化内涵,总是石头的智性与灵性的切合点。而政治想象的实践,它同时也是一种话语权利的存在方式。石头的智性始终围绕着身份政治赋予艺术以不同的表达。身体文化色彩的赋予的政治倾向性,是石头智性中的灵性。灵性的石头是色彩的生命与精神的归属。与此同时,石头的两性气质的社会的性心理,又总能让石头找到被符号化的石头的特质。比如男式领带本来就是源自男根符号特征的配饰领带。被社会伦理认定为是男性的专用品,凸显男性气质。而石头的拿来总是那么轻松,那么迷人。而这种轻松和迷人只有前卫的时装界惯用的手法。石头的两性气质文化的整合同样具有前卫思想。它也形成了石头的生活态度。生活中的石头对自然界物质的石头的青睐,着迷,并总想成为石头。我和石头的一次对话了解到了石头的真正含义。

佟 你怎么会用石头作为名字呢?

石 首先我姓石,我大概在小的时候就这样叫了。自己给自己命名石头。有的人认为石头的名字似乎有些男性化,但是我觉得,石头蛮天然、中性的,当然也无所谓性别或者什么的,比较自由。石头挺有意味的,所以我就叫了石头。

佟 石头有生命吗?

石 可以有可以没有。可以无所谓生命,可以很自然的呈现。可以滚动。英语里有Stone和Rock,朋友们跟我开玩笑叫我Stone或者是Rock,中文里是石头或岩石的意思。石头比较坚硬,坚硬对我的人生很重要。

佟 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悖论的文化环境中。为什么道家主张上善若水?人们觉得女性文化在男性文化中生存起来更有它的自由度。于是选择两性文化的生存策略,一是保持女性文化的特质,比如水的柔性特质。同时保留了石头文化的特质。比如石头的坚硬。但是石头和水是两个概念。似乎石头文化的多面性与它的内涵,人们不是特别喜欢。第一它特别硬,第二没有生命,似乎应该有生命,而是我们把它忽视了。

石 我不觉得有没有生命是个问题。其实石头它比较恒久,比较稳定。你刚才讲别人以为石头很坚硬,硬梆梆的。在外人眼里我表面看起来不是硬梆梆的,但是我的内心肯定有某部分硬的东西。92年我在圆明园艺术村的时候已经用这个名字了。

佟 你当时的身份是诗人?还是作家?

石 画—画—的。哈……

佟 我觉得圆明园时期的画家身份很重要。因为圆明园出现了中国的职业画家,是对体制内的专业画家的一种挑衅。实际上在中国,职业画家与专业画家存在一种等级关系。如果把作为草根性的圆明园的职业画家看成一种文化的认可,那么就是对体制内的专业画家的一种反叛。你的圆明园的画家身份已经决定了你做艺术的前卫色彩。现在回到你的艺术身份问题上来看,你依然保持了你作为艺术家的前卫色彩。我主张社会是多元的。比如,同性恋、多性恋呀,什么都可以。表面看起来是复杂的性身份,但反映的是文化的多元性。从目前来看已经形成的法律化的性体制,制约了文化的多元发展。我的解读你能认可吗?

石 有意思,蛮想听你讲的。

佟 我看你的艺术很地道,是对身份政治的强调。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呢?还是你的生活中有一些挫折让你选择了这样一种绘画形式?

石  挫折?我觉得和这个不太搭,挫折是什么?

佟 就是指在异性恋的交往中很难走进彼此对方的心里,甚至产生摩擦与绝望。

石 我觉得作为人的概念是很难用主流社会话语解释清楚的。挫折?很多人都有这种解读,女生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同性恋?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同性?是因为跟男性的关系发展不成功吗?事实并非如此。只能说有些人更明白一点。在我认识的有些女性或者你挖掘你自己的内心深处,很多地方你是能够对女性认同更多的。如果想和这个社会同谋,才会选择异性恋的生活方式。这是你的感官,你的触觉没有打开。我认为你可以超越很多,如你的爱,你的情感,你的Sex(性),都有可能超越。为何不问异性恋“为什么成为异性恋的”呢?我们今年2009年举办第四届酷儿电影节,已经有了三届了。还有酷儿电影巡展,去了十几个城市,酷儿影展包括有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

佟 今天的社会和最初同性恋的认定还是有区别的。现在我写的文章里尽量回避同性恋的字眼。而是把它叫做身份政治。这样叫可能有西方的解读在里面,但是更尊重了这种文化现象。实际上同性恋已经从病理学中解放出来了。这种同性的性爱是对异性恋性的社会伦理的挑衅。这是其一。同性性爱的情感是很真实的。古今中外都有,只是把它妖魔化了。

石 只是不说而已,在同性恋文化中,女性之间的情感关系更显得潜在而不为人知。有很多的男性很早就有男性间的性行为,没有认为是同性恋。女性的文化受到了忽略,女性的性也是受到了忽视。人们对女女关系没办法想象,两个女人怎么弄啊?

佟 女女身体的接触,不像男性那样成为社会的问题,不注意的话会传播疾病。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精神层面的问题。比如我们之间彼此可以是姊妹,我们彼此内心的苦楚可以彼此倾诉。我们可以在一起组织家庭,一起买菜做饭。我们一起做艺术。你和明明就是这样。你觉得这个社会理解你吗?有没有不理解你的吗?

石 不理解的不是对我,而是对同性恋这个被污名化的词。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佟玉洁,石头
分享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