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双年展中病毒症状:
数量:</STRONG>中国有大大小小约有31个双年展之多,被人记得住名字的却也屈指可数。
策展理念:</STRONG>总策展人的个人趣味和艺术观念会对整个展览的思路和模式有很大的局限和影响。
资本:</STRONG>资本对中国双年展的实际控制力究竟有多大?它多大程度的干预和实质性的影响到策展人的理念和愿望,一直备受争议。
运营机制:</STRONG>无论是私人企业出资为其企业做宣传,还是政府将双年展作为城市名片成为主办方,都无法摆脱双年展的某些尴尬处境。
选择标准:</STRONG>双三年展选择艺术家的重复率比较高,比如,有些双三年展,有21位艺术家出现在两届三年展中,还有6位艺术家连续出现在三届三年展中。很多参展艺术家展出作品亦不都是他们的新作品或者代表作品,应酬之作颇多。
独立性层面:不管双年展背后有什么样的投资人,策展人应该坚持自己的话语权和独立性,新颖大胆的策展理念加上完善充分的展览筹备,才能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双年展。
策展制度层面:</STRONG>相对固定的双年展策展人制度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作为打造城市品牌的艺术展览活动,还是需要多元化的策展观念和展览结构。
国际化层面:几乎所有的双年展都在拼命做国际化的功课,但是做的好的也仅仅只有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和台北双年展等寥寥几个而已。这说明我们的功课做的还是不到位,还需要不断努力。
第一部分:双年展数据普查
首先笔者要对“双年展”做一个简单的定义,“双年展”在意大利语中的写法是“Biennale”(每隔一年),指每两年发生一次的活动,大多以其主办城市的名字命名。
最早的双年展是诞生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经过100多年的时间流逝,20世纪80年代全球的双年展只有17个。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纷纷办起了自己的双年展(这里的双年展包括三年展),掀起一阵“双年展风潮”,目前全球迄今已经有200多个双年展,就中国而言,“网上有名”的本土双年展就多达30个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涉及到所有艺术领域,如摄影、设计、水墨、陶瓷、版画、油画、雕塑、多媒体、装置等,其中多数都以所在城市的名字(见表1)命名。不管这些所谓的“双年展”是不是可以被称之为双年展,但是问题却很现实的摆在面前:中国到底需要多少个双年展?
对此,某双年展主办单位的说法煞是生动,“双年展及大型定期展览是艺术生产及发布系统中的主要部分”,也是“国际文化工业中的一种经济策略,一种发展城市的工具”,换句话说,如今的双年展的存在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展现其主办城市的艺术生态以及宣传其国际形象方面。于是这些双年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以该城市以及能辐射到的周边地区为中心,通过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展示活动和文化艺术研究,从社会、文化等领域提升该城市和该区域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
别看中国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双年展,被人记得住名字的却也屈指可数,不外乎就是那几个:广州三年展、台北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南京双年展、成都双年展等。这些双年展是否已经具备了一个真正的双年展的资本和条件?双年展存在哪4大隐患?笔者将在下面几篇文章中一一解开。
链接:</STRONG>
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罗伯特.史托:
双年展“可以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带来艺术作品,而那个社群的人们是这个活动的中心,他们可以亲身去体验作品”。双年展所承载的是艺术和文化的使命,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和思考,而不仅仅是一次纷繁的展示。
台湾当代艺术文化评论者高千惠:
每个地区的双年展都应该具有自己的语言,“惠特尼双年展可以致力于推广美国当代艺术,圣保罗双年展可以成为巴西艺术的舞台,中国的双年展当然也有自己的文化脉络,但关键还要看作品是不是凝聚了真正的视觉美感,是否能够承担起全球化艺术发展的思潮”。
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张晴:
优秀的双年展要具备“独立性、尖锐性、前卫性和批判性”,是国际当代艺术前沿和国内当代艺术前沿的交叉,应该成为艺术学习最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