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作者:    来源:红艺术    日期:2009-08-15

第二部分:双年展生态现状分析及比对

A:成都双年展:</STRONG>资本的力量有多大?

1、概要:

“获得市级政府支持,得到归国华侨出资赞助,且和政府重要招商引资项目相关。成都双年展发起的渊源其实可以上溯至1999年在成都现代艺术馆(该馆及其附近的酒店、商场是市政府在市内沙湾地区改造项目中的主要地标)的“世纪之门”大型邀请展,而在2005年双年展的新举办地新国际会展中心也处在当地政府“向东向南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项目“世纪城”之中。双年展以市场火热西南架上绘画作品为主,近年来以当代水墨作品为主推力量,收藏力量相对单一”。(引自《艺术与投资》中《“双年展运动”中的民间资本》)

2、分析

作为中国第一个非体制内的双年展,已经举办了三届的成都双年展引发了很多的争论,比如说展览时间问题(第一届和第二届之间隔了4年)、展览方向的问题(从前两届的当代艺术到第三届的当代水墨)以及参展艺术家的比重问题(在校学生的比例过大,更像是一个学生三年展)等,但是其中争论最大的还是资本对双年展的控制问题。

第一届和第二届成都双年展的亲历者黄效融(策展人之一)说,“这一点(遭到非议)我们一开始就预料到了,作为投资方或赞助方的邓鸿有一些本位想法,比如说和自己的商业项目有一点结合,会造人气啊,造一点广告的社会效益,这是无可非议”。但是他还一直强调,“以我对邓鸿的了解,他是一个很宽容的人,也(是一个)能对话的一个人,也是一个可以说服的一个人”,“第一届投资方没有干预,在他不干预的情况下,策展人非常敬业地把这个工作做完了,做的效果还可以。第二届有所干预,但是干预不太深”。

尽管黄效融这样解释,但第二届成都双年展的主题显然已经说明他的说法有些勉强。第二届的主题是“天堂·世纪”,这个主题是投资方建议的。成都那里有九寨天堂,也有世纪城,而且更为巧合的是这次主题展览的展出地点就是在世纪城,其中的意思很明显,完全是赤裸裸的商业思维,借艺术来为自己做变相宣传。其实,一个双年展的主题的确定应该很严肃地从学术角度出发去考虑,要考虑这个主题对于当代艺术未来的引导性和指向性在哪里,而不是仅仅满足一个房地产商人的利益需要和宣传需要。

第三届成都双年展相比前两届更是惨不忍睹,90%的当代水墨作品已经使当代艺术这个范畴变得狭窄,其间出现的“批评家黑名单”更是让李小山等批评家直言不讳的在“首届批评家家年会”上严词批判。展览方向性的变化(集中于当代水墨)是投资方的愿望还是策展人的愿望?这份“黑名单”是谁制定的?又是谁批准通过的?策展人和投资人的关系,以及资本对双年展的主岛和控制不言而喻。

3、策略

一方面,不管双年展背后有什么样的投资人,策展人应该坚持自己的话语权和独立性,新颖大胆的策展理念加上完善充分的展览筹备,才能打造出一个优秀的双年展。另一方面,投资人考虑经济效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干涉过多的话就是在帮倒忙了,小心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B:上海双年展:</STRONG>策展人的个人趣味决定双年展的趣味?

概要:

目前,学术地位相比其他展览不是最高,但作为国内举办时间最长的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的品牌价值无疑是最高的。现已获得国外私人银行资金支持。

1996年首届双年展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展示油画在中国的发展;

1998年的主题为“融合与拓展”,作品以水墨创作为中心;

2000年主题是“海上·上海”,作品涉及油画、国画、版画、雕塑、摄影、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媒体艺术和建筑等艺术领域,策展人是侯瀚如、清水敏男、张晴和李旭,;

2002年主题为“都市营造”,对迅速推进的都市化进程展开探讨,策展人是范迪安、伍江、李旭和阿兰娜·赫斯;

2004年主题为“影像生存”,致力于探讨可视世界的制像技术,策展人是许江、郑胜天、洛柿田(Sebastian Lopez)和张晴;

2006年的“超设计”意在推动设计---创意文化的推广和提升,策展人是张晴、林书民、黄笃和李圆一;

2008年以“快城快客”为主题,把视点聚焦于城市及城市的主体---人,策展人是张晴、翰克·斯劳格和朱里安·翰尼。

关键字:中国,双年展,运营机制,策展,威尼斯双年展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