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京剧画家李会山:让京剧书画两大艺术精妙融为一体
京剧画家李会山:让京剧书画两大艺术精妙融为一体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9-10-19

宠辱不惊:坚持绘画手段只能为京剧服务、添彩

尽管成就喜人且赞誉声不断,甚至有人认为他的绘画是对京剧艺术的巨大贡献,在改变着京剧发展进程。对这些赞誉,李会山宠辱不惊,显得非常冷静。他始终认为,绘画创作应该本着不损害京剧舞台的原貌的原则下,尽力发挥绘画表现手段,自己的绘画手段只能为京剧服务,而不能让京剧艺术为自己服务。例如他所画的《秦琼观镇》秦琼的水袖、大袋、马鞭、衣服都处于飘动状态,脚上穿的厚底比舞台上要高了许多,夸张不少,但身姿、手、眼、身、法、步无不严格按照舞台原貌展现在笔端。所画的《赤桑镇》呈现在画面上的,不是通常留在人们脑际的大义凛然、铁面无私的包拯形象,而是俯首敛眉、双膝跪倒在嫂娘面前请求理解、请求宽恕的包拯形象。无人能说,如此画法就贬低了这位受人尊崇的“包青天”;你只能说,这般描绘突出展现了包拯诸多美德的另一侧面,在他耀眼的光环上又添加了一道人性的光辉,让人看了倍受感动。

李会山画京剧有自己的创作原则,即严格尊重京剧这一国粹“四功五法”程式,在还原京剧原貌的原则下,尽力发挥另一国粹——国画的笔墨技巧,把京剧人物、故事塑造得更为绚丽感人,绝不任意胡抹乱涂,伤害京剧的风骨。正是这种坚持和热爱,让很多人一提起中国京剧画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会山。图为李会山的京剧画作品《三家店》。(摄影 朱继东)

李会山画京剧有自己的创作原则,即严格尊重京剧这一国粹“四功五法”程式,在还原京剧原貌的原则下,尽力发挥另一国粹——国画的笔墨技巧,把京剧人物、故事塑造得更为绚丽感人,绝不任意胡抹乱涂,伤害京剧的风骨。正是这种坚持和热爱,让很多人一提起中国京剧画家,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会山。图为李会山的京剧画作品《洛神》。(摄影 朱继东)

李会山就是这样拓展、丰富了他笔下京剧人物形象的内涵,使他的京剧人物画好看、耐看,值得咀嚼回味。注重人物造型不是对舞台角色的机械摹写,而是要画家在细心揣摩、深刻理解角色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积极融进个人的、社会的审美意识进行再创作,才能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灵动、栩栩如生的人物。李会山做到了这一点。以他的《洛神》为例,画面上描绘的是洛神馆驿托梦、约情人曹植洛川相会的情景。乍看上去,画中的洛神较之舞台上的洛神似乎少了些端庄,多了些妩媚。仔细想想,这正是李会山匠心独运之处。不妨说,端庄是洛神这个人物在众人眼中的常态。然则今夕何夕?今夕是在夜深人静的馆驿,今夕是她独自面对暗恋已久、分离已久的情人,心中该有多少柔情蜜意!此时此地的她,减几分端庄,增几分妩媚,岂不在情理之中?

其实,李会山的京剧人物形象能倾倒那么多观众并赢得不少京剧名家和书画大师的赞誉,与他是一位擅长自拉自唱的京剧爱好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告诉记者,由于以前整天都泡在京剧团体里,由于深爱京剧艺术,就开始仔细琢磨起演员的动作范式,慢慢地画出来的东西也就与众不同了。“连国家京剧院的演员们看过我的画后,都推测我是京剧演员出身,要不然不可能将京剧人物画得那么传神!著名京剧泰斗梅葆玖为我题字‘继承传统,弘扬国粹’,全国政协委员吴欢称赞我‘笔精墨妙为京剧传神’……我会牢记大家的鼓励,让我的绘画手段更好地能为京剧服务、添彩!”李会山发自内心地说。

关键字:李会山,绘画,京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