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业界资讯 > 艺术区租金漩涡
艺术区租金漩涡
作者:沈崴崴    来源:《顶层》    日期:2010-06-25

今年“五一”节这天,记者来到草场地艺术区,和798人声鼎沸的喧闹相比,草场地相当安静,统一的青砖建筑也显得漂亮规整,这儿的一位艺术家说:“我是2008年入住草场地的,一次性付了三年的租金,每天每平米1.6元。我喜欢这里的安静,商业味也没那么浓。这里的艺术家都是跟房东签租约合同,不存在农民宅基地买卖的问题,所以也不会出现像宋庄那样的纠纷。”

在另一个当代艺术重镇上海,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这里的艺术家们。

上海莫干山路50号,简称“M50”,是国内和北京798齐名的艺术园区。这里原是上海春明粗纺厂,拥有上世纪30年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纺织建筑遗存。

1998年,台湾著名设计师登琨艳最先进驻上海苏州河边的仓库,此后一批艺术家在西苏州河路1131号、1133号仓库等地相继开辟自己的工作室。1999年,上海春明毛纺织厂资产重组,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调整出租。2000年5月,画家薛松第一个进驻莫干山路50号,之后一大批艺术家纷纷入驻。2002年5月,西苏州河路1131号和1133号仓库拆迁,那里的艺术家们和画廊就近搬入莫干山路50号。同时期,上海另一片艺术仓库淮海西路720号同样因拆迁而消失,这批艺术家也于2003年2月相继进驻莫干山路50号。2005年4月,这里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命名为“M50创意园”,曾成功举办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2005时尚之夜、法国工商会、中国传统节日乙酉中秋论坛、宝马车展、诺基亚及西门子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目前,“M50”总共有来自16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0多个省市的130余位艺术家及诸多创意设计机构入驻。

“M50”最早的租金只要每天每平米0.4到0.5元,到了2009年,涨至每天每平米4至5元,还不包括每月每平米12元的物业管理费。

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成为拉动上海城市经济的新兴产业之一,从2005年首批18家创意聚集区挂牌至今,全上海已经有75个类似园区,吸引了30多个国家、地区3000多家企业。而年年上涨的租金也为艺术家、艺术机构诟病。虹口区的1933老场坊,2009年的租金报价超过每天每平米6元,物业管理费达到每月每平米20元,比周边的乙级写字楼的价格还高。

曾经租住在“M50”的一些艺术家开始扎堆“出走”,但是新兴的艺术园区价格同样一路看涨。位于上海西北城区武威路祁连山路的“M50祁连山路艺术园区”,是“M50”的姐妹园,于今年4月正式开张。2009年,一些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已经开始迁入祁连山路艺术园区,包括著名艺术家徐震的“没顶公司”、香格纳画廊等,那里最初的租金是每天每平米0.8元左右,目前的价格已经涨至每天每平米2.2元左右,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涨了2倍多。

第四部分:驻守或迁移——何时能圆家园梦

最早在宋庄购买农民宅基地的林雅轩画廊主人林楠,自1994年以来亲眼目睹了宋庄的发展轨迹。她说:“在当代艺术领域,只有大约10%到15%的顶级艺术家可以依靠自己的艺术作品来享受生活,一些二三流的艺术家在2007年和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火爆的时候,靠售卖作品平均赚了大约二三十万元,其他80%到90%的艺术家依然在过着不安定的生活。房租,是他们生活和创作成本最大的一项支出,在现在生活物质成本都在上涨的情况下,艺术家的生存更艰难。宋庄看上去挺休闲挺田园的,但这只是个表象。”

艺术家李路明现在租住在北京环铁艺术区,“以前我在东营艺术区,租金是每天每平米0.65元,东营被拆迁之前,我觉得形势不好,就及时搬到了环铁艺术区,租金是0.8元每天每平米,现在环铁的租金涨到了1.8元每天每平米。搬迁的时候,我跟东营房东签的合同还差一年到期,租金是一年一交的,我于去年9月搬走,房租交到去年7月,还差二个月的钱,房东也就算了,没再收我的钱。要是比较起来,东营艺术区的配套设施比环铁好,东营的物业、暖气都齐备,环铁是废旧仓库改的,没有暖气,自己安装吧又很麻烦。”

图片:最早在宋庄购买农民宅基地的林雅轩画廊主人林楠的家 1、2

对于像798这样的艺术区的火爆场面,李路明的看法或许代表了众多艺术家的看法:“798是作为旅游点的火爆,作为一个消费场所的火爆,跟艺术本身的关系已经不是那么紧密了。现在798入住的基本上都是画廊、机构、时尚场所,艺术家个人已经很少在那里租住。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想要靠住在798这样火爆的地方来提高作品的售卖率和售卖价格,是一个非常急功近利的想法;如果作品做得不好,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不现实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艺术区的困境,并非没有前例。英国《金融时报》曾经将之称为“创意产业的国际惯例”,即:城市遗弃之地的低成本被艺术家、设计师等创意人群占据并形成消费业态,随后商业机构跟进,地租成本上升,升到创意人群难以承担而撤离,再去寻找新的乐土,由边缘而主流而又边缘。

目前造成艺术家被迫迁移的主因,一是房租,二是拆迁,这背后最大的原因是利益驱动。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美院老师马璐曾分析道:2009年北京市平均房价上涨70%,市政府以极快的速度扩大建设用地储备,各乡政府对朝阳区数十个艺术园区的大部分下达了腾退令。密集的拆迁事件,是开发商的事,而非政府的事。开发商希望赶快拆,拿到赔偿款。

另一位人大代表李象群说:当初开发商引进艺术家的时候,并没有做详细的考虑,当政府需要土地时,又会产生开发商与艺术家的矛盾。

艺术家被迫不断迁移的状况,现在已经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现在全民的共识是: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浙江大学教授景乃权说:“从长远来看,艺术区应该形成一个当地政府、村民和艺术家之间三赢的局面。但是,眼下这个三赢的局面并没有持续下去,反而出现了种种纠纷和问题。以朝阳区为例,区内除798、酒厂以及一号地艺术区属特批的创意产业用地之外,其他艺术区几乎全属于‘违建’范畴,他们有可能集体面临着被驱逐的窘境。”

看来,艺术园区的土地使用性质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比如008艺术区的土地性质是农业集体用地,而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应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而008艺术区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的变更,并没有经过上级政府审批。一旦碰上朝阳区政府启动土地储备,在法律面前,艺术家必然陷入困境。而且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也明确表示:对于没有经过政府批准,民间自发设立的艺术园区,政府暂不监管。遇到拆迁问题,只能服从相关规划部门。

对于目前艺术区的困境,景乃权认为除了土地问题,还包括其他问题,比如地方政府过于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与艺术家争利,忽略了艺术区应长期稳定发展的规律;比如过度的商业开发造成租金等生活成本飞涨,挤出了艺术家等。

在“创意产业”、“艺术地产”成为时髦热词之后,各大城市艺术区的建设的确出现一种“大跃进”般的态势。艺术区、创意园沦为赚钱地产项目,反而背离了艺术的规律和本质。

景乃权认为,健康良性长期发展的艺术园区,一般需要低廉的生活成本,包括低房租、低地价等;需要宽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完整的艺术品商业经营链等,同时还要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对艺术家的挤出效应。

无论是自发形成的艺术家园区,还是政府主导的艺术家园区,政府职能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产业的发展,更不能局限在房地产开发和旅游开发上,而要平衡文化区和社区的建设。为此,艺术家园区既需要产业空间的规划,也需要情感空间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艺术家园区健康和谐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关键字:房产,艺术家,租金,租户,纠纷,李玉兰,宋庄,财经,当代艺术,拍卖,评估,投资,建议,文化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