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社会捐赠是公共收藏的重要渠道
社会捐赠是公共收藏的重要渠道
作者: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09-06-25

3 社会捐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藏品的购买、维护、展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经费从哪里来呢?在中国的环境下,我们不太可能采取西方国家美术馆那种官办加民办的运营模式,我们也不可能像西方国家早年那样进行一种囊括宇内的收藏。和国内绝大多数博物馆和美术馆一样,上海美术馆的运作并不市场化,经费是由国家行政统一拨款和管理的,经费的拮据和周边异常活跃的艺术品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美术馆的收藏遇到很大挑战,美术馆的正常运作受到制约,单纯的购藏不是长久之计。鉴于我们国家独特的国情,切实做好鼓励捐赠的工作,发展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企业的捐赠是上海美术馆近年来不懈地努力。

首先,向民众加强捐赠公益文化的宣传,调动民众对美术馆的兴趣、培养对美术馆的感情,发挥美术馆的教化作用。向西方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学习,与艺术家、企业家交朋友,主动积极寻求艺术家和大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在这方面,我们一方面可以参照国外经验,帮助向公立美术馆、博物馆捐赠艺术品的个人或企业申请政策上的优惠或鼓励,如税收上的减免或者是名誉上的回报等等。同时,在政府的嘉奖、在美术馆展厅的冠名权上做文章,在藏品的标签注录上动脑筋等等,都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式。1998年,画家蒋兆和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流民图》,当时文化部长不仅颁发捐赠证书,并颁发了12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这是迄今为止政府向个人捐赠作品颁发的最高奖励。

相对于个人捐赠而言,企业捐赠在我国还不普及。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明显欠缺,一些国内企业家情愿去花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元为某些不入流的歌星或者明星捧场,却不愿意投资到流芳百世、造福后代的公共博物馆、美术馆事业中来。一冷一热,使我们意识到未来在美术馆的实践工作中,企业捐赠的空间还很大,对企业捐赠文化的培养和引导工作还任重道远。

在引导企业捐赠时,我们应该帮助企业意识到,捐赠不仅仅是给予,更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回报。就外而言,捐赠行为会给企业带来极佳声誉,提升企业的战略和竞争环境,使公众相信企业在努力改善他们的福利,特别是在社会内其他非垄断企业没有多余利润从事捐赠时,会使企业的“公益”形象变得高大,致使公众通过积极的消费行为来主动强化该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就内而言,现代雇员,尤其是年轻的高科技人才,在企业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挣取一份薪水,还希望企业能给自己带来荣耀和尊严,帮助实现“自我利益和社会道义”的均衡。这时,做一个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公益心的企业员工就更具有吸引力,因为一旦进入这样的企业工作,员工自己也脸上有光,能从企业捐赠行为中获取提升自我形象、个人社会地位等益处。而事实上,国外一些知名企业,比如IBM、通用、微软,在人才招聘广告中都宣称它们的捐赠行为,这种实践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捐赠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招募工具。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捐赠不仅仅是一种无私奉献,更是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双赢的互惠行为,是与企业商业利益密切相关的,是企业塑造形象,实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行动。

在引导企业捐赠时我们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不要鞭打快牛,中国的企业捐赠文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贪多求急。要意识到企业的捐赠不是越多越好,还需要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在一些企业捐赠的实际性操作中,不少企业家是从对社会、对地方和国家的感情功能出发,慷慨捐赠,在鼓励他们表现奉献精神的同时,更应注意帮助对方克服出非理性因素,形成良好的捐赠文化氛围,让捐赠者产生信任。第二,对于回绝捐赠的企业也不该谴责,不要视企业为爆发户,不要认为捐赠是赎罪,捐赠是一种自愿行为,决不能变为对企业家的道德考问。第三,要做好企业捐赠过程及其后的相关服务,建立完善的捐赠程序、相应的政策保证、健全的评估机制以及法律手续等,提高透明度,树立本机构良好的形象,让捐赠者产生信任。并积极开展和配合相关部门主动做好企业捐赠的税收以及宣传服务,为促进美术馆的捐赠打开方便之门。

其次,对于捐赠者应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和专项奖励经费配套。如2003年启动的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设立的“20世纪国家美术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资金”共2.5亿,主要用于20世纪优秀美术作品的收藏和捐赠的奖励,就颇具成效。上海美术馆在这方面还做得不够,这是今后我们需要加强的。

第三,结合美术馆自身藏品标准以及藏品保存条件,利用美术馆的研究队伍有选择的为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群体举办展览,以作品抵场地行政费,或低价购买来扩大收藏。当然,前提是要有严格的遴选制度,恪守研究、申请、审批等程序,因为这对美术馆的收藏以及其形象的打造等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美术馆不仅仅是收藏中心,它更重要的是让所藏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要发挥美术馆专业人才的优势,对捐赠的作品进行研究,组织专业的人员撰写评论,提高美术馆的学术和科研能力。这不仅是美术馆的责任之一,不仅能给捐赠者以鼓励,促进捐赠的良性循环,还能方便观众对作品的理解,更好体现美术馆为公众服务的精神,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审美的眼睛。例如,针对今年吴冠中先生的无偿捐赠,我们已经着手准备在明年年为他办一个展览,通过展览把收藏、陈列、研究以及教育等各方面密切结合起来,使美术馆的操作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国际化。

4 结语

从理想的公共美术馆本位出发,美术馆能够并且应该给予公众提供文化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当然,这种安慰究竟是否是值得信任的文化承诺,最终取决于美术馆主体的文化担当能力,取决于美术馆的收藏和研究能力。这除了需要美术馆行政管理之外,更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上海美术馆在未来的实践中能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重要收藏和展览,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文化公共领域的现代美术馆形象。

让美术馆成为一种生活,让捐赠成为一种时尚,让上海这个美丽的城市在世界的地图上变得更加明亮吧。

上一页  1 2 3 
关键字:上海美术馆,收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