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后抽象”的过程与批评性艺术
“后抽象”的过程与批评性艺术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7-02

一、从抽象到后抽象

十年前,抽象画家丁乙问了我一个问题:怎样让抽象画成为当代艺术而不是现代艺术?当时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丁乙说出了一个事实是,抽象画的展览和抽象画家很容易被认为没有当代性。如果从形态史而言,抽象画对应的是现代艺术而不是当代艺术,但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抽象画家又不满足于自己的现代艺术阶段。丁乙的提问,让我开始思考如何重提“抽象”这个话题,并且能否从中谈出当代性来,“后抽象”的提出是我思考的开始。

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这两个概念区分是我重新思考抽象画问题的理论源头,因为抽象画的形式主义,就是现代艺术领域到了抽象表现主义,现代抽象也走到了尽头,而前卫艺术从历史前卫到后前卫取代现代艺术,并一直通向当代艺术。就是说,如果要认定哪些抽象画是当代的,就要转换抽象画的创作方法和解读方法,即能否从前卫艺术的领域建构当代抽象。

尽管对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的区分在我的文章中早已出现,到了1994年出版的《理解现代书法》一书副标题就是“书法向现代和前卫的艺术转型”(1),不过我对前卫艺术史的论述到2006年出版的《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一书中才成系统,毕竟现代艺术在理论上已经有了成熟的体系,而前卫艺术还在不停地发展中,在理论上还没有像现代艺术那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总结。而《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用历史前卫艺术、前卫艺术、后前卫艺术推导出我的“更前卫艺术(Metavant-garde)”(2),就是想从概念上重新梳理前卫艺术史的发展和前卫艺术在当代的可能性方向,这个方向在我这里是再次让不是艺术的东西解读为艺术,比如我提出的“新闻即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然,从前卫艺术的角度讨论抽象画是我的理论思考的派生物,由于抽象画展在这几年又多了起来,我的发言机会也多了起来,“后抽象”是我谈论抽象当代化的一个关键词。对“后抽象”的学理分析,使我上溯到抽象表现主义,比如2006年6月我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持何桂彦策划的“无中生有·超越抽象”展的研讨会上(其实是老师、研究生、本科生的一次公开讨论课),涉及到了抽象与后抽象源头的问题,下面是几段我发言的内容摘录:

关于抽象问题,在西方艺术史中,由于对抽象艺术的不同的阐释会让抽象艺术有不同的导向。当年格林伯格推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他的想法便是怎样让美国的抽象艺术超越欧洲。他针对的点就是欧洲的抽象画,这一点在他的表述中非常清楚地提到了。一是要去掉画面的中心,二是把欧洲从立体主义以来的抽象传统压成平面。后来,他就推出了以波洛克为代表的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与格林伯格从现代艺术理论入手重新建构出抽象表现主义的方式不同,到了五十年代,罗森伯格继续研究抽象表现主义,提出了著名的“行动绘画”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这两位评论家的不同立足点来看抽象艺术在理论上的分野,罗森伯格是从前卫艺术的立场来解读抽象艺术的。前卫艺术和现代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用这两个概念的区分来讨论抽象艺术和整个当代艺术。

在我们的理论史上,早先常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直到七十年代后这两个概念才有了真正的区分。现代艺术是从塞尚开始的,形式语言的自律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本体特征。而前卫艺术是从杜尚开始的,因为他的理想是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于是,在这之后,西方艺术进入了各自发展的不同领域,也有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论。所以抽象表现主义在这两种方法论中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反应。后来大家说,罗森伯格是西方后现代著名的理论家,因为他是从“行动”概念来阐释抽象表现主义的。他把艺术家的创作行为纳入到他的评论之中。他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解读和格林伯格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行动本身大于绘画,意义在于行动。后来,在美国政府推崇抽象表现主义的时候,便兼具这两种不同的立场。一种是形式语言的自主,除了画面没有什么东西,这是格林伯格的。另一种就是行动绘画的解读,这是罗森伯格说的自由的行动是抽象表现主义的意义。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开一个口子,同样一个作品,有不同的语境就会有不同的解读。当我们面对作品时,我们不是凭感觉,而是提供不同的理论。于是,我的问题是,我们从怎样的一个理论系统出发,到了后现代,我们怎样来组建我们的抽象系统?这是需要同学们今后一点点去思考的;另一个话题就是,抽象作为一个艺术元素,它未来的发展又会怎样?还有就是,面对我们的作品,面对我们的展览,什么样的抽象作品是好的?进一步讲,当代抽象绘画到底还有什么创作的源泉?

我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论思考,但后来就转向“艺术制度与法律”上去了,这个课题写作就停了下来。如果用“现代艺术”来解读抽象已经过时的话,那么用“前卫艺术”来解读抽象,抽象艺术的可能性又会是什么呢?把抽象画放到当代的情景中,它就会与后现代艺术发生联系。也许前卫艺术会解放抽象画,这并不代表,抽象绘画就是现代主义里的东西。引入一个新的语境,它就可以区分不同的抽象画。格林伯格把整个现代主义的系统推到了尽头。把克莱夫·贝尔的“意味”也抽掉了,只有“形式”本身。就像对波洛克的解释那样,当罗森伯格的“行动”概念介入了对抽象表现主义的研究,这种前卫艺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解读的语境就是前卫艺术的语境。前卫艺术理论是从达达开始,博伊斯、安迪·沃霍尔都是前卫艺术系统。他们的理想是打破艺术的自主性,将艺术介入其他的领域。罗森伯格也想在抽象表现主义中打破现代艺术的自主性。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抽象表现主义时期,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有了一个交融的机会,或者说这样的前卫艺术有现代艺术的基础。

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土,这是因为它没有经过现代艺术的训练。西方的装置艺术包括极少主义都是从西方的“现代艺术”中自我反叛出来的,我们的方法论不对,还在文学表达阶段和以为只有现实反映论才是当代艺术。

抽象艺术得靠语境来丰富,当然,由这种语境产生的解读方式不仅批评家需要的,也是艺术家需要的。语境跟社会和人们的日常行动都有联系。后现代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从寻找某个片断和零碎的点开始,然后我们可以沿着这一个点出发,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点可以成为抽象画的场,所以,抽象画就能转换到一个新的系统,而不是简单的抽象元叙述。这个时候的抽象画是要看艺术家的意图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的,就像评论当代艺术的方法那样,正是不同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使抽象画也不是画面本身,而在于它的画面与其语境联系。我将这种抽象称为后抽象,以区别于现代主义抽象,我把这种理论的源头上溯到罗森伯格的“行动绘画”(3)。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抽象,批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