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传统与创造——阮荣春中国画全国巡回展北京展研讨会 (摘录)
传统与创造——阮荣春中国画全国巡回展北京展研讨会 (摘录)
作者:    来源:美术报    日期:2009-08-16

顾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跟阮荣春几十年的交情了,虽然不是密切往来,但时有往来,对他印象非常好。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在南京开会,他一直陪同我看六朝陵墓,他待人非常真诚,印象深刻。作为一个学者,阮荣春做学问非常认真,固执,对于一个看法和观点绝对不让步,一直坚持到底,而且不停地为自己提供依据,这点印象非常深。他在创作上的认知与做学问一样,他的作品也非常认真,也代表了他的性格,一种独立的品格,在当前的山水画风气下画出自己的品格很不容易。他的山水画我看了后,用八个字来形容:清新隽永、山清水秀。第一是风格,风格要追求雄浑,他追求一种清新隽永的风格。山清水秀,是一种非常的美,我认为山水画是道德情操的反映,这里面体现了阮荣春自己的追求,他理想的东西,这是非常重要的,画画到这样的程度,超脱了画匠的状态。这里面特别重要的,山水画最大的矛盾是,就像黄宾虹自己说过的,山要有脉,水要有来源,路有出入,在阮荣春的山里面还有气脉,和现在画山水的人不一样,他在传统和创新问题上是非常认真对待的。

杭春晓(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研究人员、博士):阮荣春老师是我的老师。第一,阮荣春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很多的学生,这些学生今天都能够重新从他在绘画里面反观他在美术史研究中的认真与执着。应该说,我们跟随阮荣春老师学习,从学术的研究上入手,他的教学严谨,多年后发现自己的老师在绘画上也是如此的严谨,这也是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第二,作为一个理论家,他的创作不是一个没有带预设命题的,他有自己的思考,包括对于黄宾虹、傅抱石创作方式的批评。在我看来,他的批评并非针对大师本人,而是对于这种方式创作在今天流行与泛滥的批评,带着这样的命题,理论家有特殊的理论研究入手进行绘画创作,这不仅对于理论、对于艺术的感知有启示意义,对于当代画家的现实创作、个人风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穆家善(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我也是阮荣春老师的学生,20多年前在南艺读书的时候,阮荣春老师是我们最喜欢的史论的导师。今天从美国专程参加阮荣春的画展,作为亚太艺术研究院向展览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阮荣春教授作品透出他的心很诚,他是心平气和地画画,他的画让我看到他自己大的格局,他在传统精神与绘画精神的体会上,在中国文人价值观的体会上,表现得非常好。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话短说,说一点感想,阮荣春先生非常不容易,我算了一下,他在美术教育,在史论研究,在中国画的创作这三方面同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很客观的成绩,确实是非常不容易。阮荣春先生是非常有头脑有深刻思想的人,最近他有一篇文章,谈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和画风的趋向。他说,20世纪中国山水画处于低潮,20世纪山水画家取得很大的成就,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出来,我们在批判四王的时候,同时,另外一个传统就出来了,批判文化的传统,另外一种文化是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传统,20世纪中国绘画的传统,包括在野影响比较大的,这一点是非常对的。就像钟摆一样,在唐宋时期,在艺术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非常好,另外在元明清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批判文化的时候,院体画又把它放在一边,这一点,整个20世纪是水墨画占了主导地位,院体画被大家遗忘了,所以阮荣春提出来非常好。刚才黄格胜先生也讲了,20世纪山水画过程之中,重视写生,写生对于改革中国山水画发生重要影响,包括50年代的李可染先生、张仃先生,都重视写生,写生使中国山水画发生了新的面貌。在这个时候,阮荣春先生重视院体画,重视山水画的传统,这一点起到平衡的作用。从20世纪用素描来改革,用写生来改革,都在往这个方向走,现在走了一段时间后,阮荣春做了很好的平衡作用,我们传统对于本身图式的继承,这个东西好像被忘记掉了,阮荣春画展的意义在这里,在中国绘画发展有平衡的作用,我们的传统,院体画不能忘,我觉得中国这么大,画山水画人这么多,给予不同的方式探索,黄格胜先生重视写生,这一路也在探索,阮荣春重视临摹古代的东西,这也很好,这产生一个复古,丰富中国绘画史,当代艺术向前发展,我觉得齐头并进,我觉得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主要在四个方面改革中国画,他的作品也有一些新意,有自己的特色,他的作品和他的理论以及他的教育三个方面,我对于阮荣春表示非常尊重,他这些方面的成就都是值得我们学习。

李一(《美术观察》副主编、研究员):看了阮荣春展览,阮先生是创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范例,是理论主张创作追求相统一的务实画家。在理论方面很宽,更重要是在创作理论方面有自己的理论,比如提出的文气、正气,包括气韵能力,这些都是对于当代创作方面非常重要的理论。而且他这种理论是和他的创作密切相关的,这一点阮荣春先生在这两方面的结合比较好。其实,从他的画来看,不仅是有文气、正气,他的画还有一种静气,这是很难得的,在我们看习惯了比较粗放的画以后,再看阮荣春的画给人一种清醒的感觉。在具体的画法上也有他的特点,比如他的松树,确实有一种清风徐来,在画法上的树干,类似于没骨的方法,这和别人有一些区别,有自己的追求,我觉得非常难得。

赵权利(《美术观察》副主编、研究员):阮荣春先生在我的认识中是一个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我也是从事这个行业,阮荣春先生作为美术史论界著名的学者、专家和前辈,来举办画展我首先抱着学习的态度。作为美术理论家从事这样的创作,而且他的作品不光是小幅的作品,作为一个理论家创作巨幅的作品还是非常少见的,今天看到阮荣春先生的作品,我觉得可能跟我没有看到作品以前的印象不一样,原来想,作为理论家画画,一般都是作为业余的,玩一玩。今天看到阮荣春先生的作品,我觉得完全是专业的感觉,一个专业画家的感觉,这一点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他在美术史论的研究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成就,在佛教美术研究,美术考古,以及古代绘画和近现代绘画研究方面都有非常高的建树,在绘画创作方面有这么专业的成就,真的是非常值得我们现在从事美术理论研究的人学习的地方。阮荣春先生的作品,我看了以后,感觉也是非常喜欢的,他的山水多数画的是比较险峻,高大的山景,但是,山水境界也是非常平和的,非常温厚的。我觉得这一点应该是阮荣春先生个人的性情,心性,描绘高大的山水是平和温厚的格调,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阮荣春先生的作品还有一个感觉,非常完美,这个完美我并不是说,阮荣春先生的作品,已经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我觉得在阮荣春先生的作品里面找出什么缺点,我觉得没有,我感觉非常完美,也许是阮荣春先生的魅力所在,在治学方面,他非常严谨,用笔,用墨,从这一点我感觉到阮荣春先生创作和他从事学术研究相通的地方,我觉得可能是阮荣春先生做学问的一个作风在创作中的体现,我觉得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品格。

张公者(《中国书画》主编):阮荣春教授的山水画展给闷热的北京天气,给热闹的北京画界带来了清新之气。我讲三点:第一,他的治学和创作结合在一起的,采取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首先是观念,在他的学术当中,对于山水画的理解,对于山水画创作的观点,在他的作品当中没有虚化;第二,手法是手法,观念是观念,阮荣春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再过多少年之后又是新的风貌,或者在他的学术观念的指导下,更加完善达到更好的境界当中;第三,阮荣春先生的作品,是他自己心目中的山水。

杨惠东(《国画家》主编):第一,看到阮荣春老师的作品,基本上是他到上海之后三四年画的作品,这一批画是和我在南艺看到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从小幅作品还是巨幅作品,体现出来的笔墨和境界,远远超过一般专业画家的功力,我们知道他的本业却是美术史论。第二,接着邓福星老师说的,他不是画写生,是在画文化,确实如此,我跟阮荣春老师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我没有看过他有着对景写生的作品,他主要是看,主要是感悟,通过阮荣春老师的绘画过程,我们可以回忆在中国美术史上,画庐山最有名的作品是《匡庐图》与《庐山高图》,而荆浩与沈周恰恰都没有到庐山去过,这对于当代西方美术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画家来说应该有所启发。读书和锻炼笔墨技巧都是同等重要。

上一页  1 2 3 
关键字:传统与创造,阮荣春,研讨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