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虚拟一个80后艺术批评群体
虚拟一个80后艺术批评群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9-09-24

· 时下最流行的“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三不男人现象,在批评界同样非常严重。批评家不再主动挖掘新艺术资源,不再对自己的批评负责,不再拒绝对自己有利的任何诱惑。</EM>

·艺术批评正在遭遇尴尬的境遇,一方面现在很难听到对关于流行市面符号的持续与坚定有力的批评与怀疑,另一方面批评所带来的这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品,却很难让公众相信究竟是精神产品还是工业品?批评陷入自身生产出来的尴尬。</EM>

·迫切需要解放出批评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不是封闭状况下的附属与装修功能,批评弄不好就成为粉饰工程,成为脑白金似广告的代名词。</EM>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80后” 是以反叛者的形象登上社会舞台的。批评界强烈需要80后的反叛角色,这就是虚拟一个80后艺术批评群体的动机。反叛正是当代艺术的价值范畴,批评同样不能例外。</EM>

虚拟一个80后艺术批评群体</STRONG>

最近有人提出关于有没有一种80后批评的话题非常有意思。但是还很不够深入和大胆,可以再肯定一些。因为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本文将这个问题微缩到一个虚拟的80后艺术批评群体是否成立的前提下来展开分析。

在艺术市场化的进程中,批评被自动视为具有经济杠杆的神奇功能,问题是这种似乎可以衡量艺术品市场价格的功能被放大之后,批评就走上了被商业化捆绑开发的不归之路。这大概是不少批评家最直接最终最后的宿命。这不单关系到晚节不保,而是让批评行业声誉下降到历史最低点。

如今的批评有点像恐怖分子袭击那样让艺术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HIVI。各种关系混搭下的批评真的有些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现象,更是十分突出。

批评的失真是全球化的问题,更是中国的特色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按捺不住寂寞的批评家的批评寿命大多数都非常短,很容易“转业”,比如做乡绅,当画廊老板,搞创意产业开发等等无奇不有。

换句话说,如果批评难以不断地释放出新的艺术资源,某种程度上看首先就是批评的问题。总之,艺术批评整体呈现的状态在中国现阶段很雷人。

商业批评的野蛮生长</B>

理想的批评状态应该就像进入风景区九曲十八弯那样,指出每一个弯道出现的景致都不一样,但是近些年批评呈现出的大合唱景象,常让人倒出冷气。不仅景致没让人看到,更多的是层次简单的统一结论,批评没有过程,显得非常没有味道。但是近些年的批评显然大煞风景,多样化与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被萎缩到有限的符号化系统中,批评成为了付费广告与多功能的包装手段。由于商业批评的野蛮生长,让部分中国语境下生成的独特的艺术作品成为理所当然的附属。

在世界范围看,批评是一种更高效的传播手段,失去批评的有力声音,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平台上的交流也将走不远。放眼看过去,商业批评明目张胆的大行其道,这就是目前的当代艺术界流行的批评症状之一。面对商业化的批评,这里只有一种建议,请安装类似卡巴斯基、360安全卫士、瑞星等杀毒常用的软件,当然也不一定管用。在中国批评的属性与路径问题,还是非常值得的讨论,前者决定批评的性质与立场,后者影响到批评采用的方法与策略。

在中国复杂的现实背景下,本来应该是格格不入的艺术批评很大胆很好意思的成为飘渺之音,要么就是这个时代分辨不出好坏,要么就是艺术的灾难。从有为批评到不良批评,中国艺术界一步就跨过来了,伴随着艺术市场乱哄烘的RAP,中间没有丝毫的犹豫——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仿佛一夜之间可以改变事物性状的社会,本来可以飞翔的批评翅膀一下子就被重重地折断了——这也是中国艺术界面临最为直观的心痛现象之一。

时下最流行的“不主动,不负责,不拒绝”三不男人现象,在批评界同样非常严重。批评家不再主动挖掘新艺术资源,不再对自己的批评负责,不再拒绝对自己有利的任何诱惑。中国艺术批评似乎已经进入休克状态的后批评状态,怎么都可以的批评,似乎这是这个阶段的一大特征。

不良批评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方向而言就是一场灾难。批评是一面镜子,但是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怎么样来得及向深度发展,在各方各怀心思人士的努力下镜面却已经模糊不堪,完全失去了反光的效果,反倒成全不少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妖孽。现在的批评过程就像唐僧那样充当老好人而无法识别“很基本”的妖精。批评的被直接“使用价值”现象非常严重,所有的环节与环境都需要批评给予好的批评,于是批评被现消费,可以卖钱,可以很不像很不是不批评。

“软批评”给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次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中凸显出来。换句话说,3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艺术批评在与市场共谋中制造了即时性消费的批评,而即时性消费批评的盛产甚至泛滥,也是目前批评被人诟病的主要问题。这几年批评界进入一种超怪异的内乱时间,莫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才有2009年中国美术批评年会迫于情势亡羊补牢似的提出“改进批评艺术的风气”?

坐台批评升级

事物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批评没有公信力,那么也只能说明现阶段浮在公众视线的艺术价值值得怀疑。还可以进一步推论,任何从批评身上得到好处的当代艺术,都很可能是伪当代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反复去讨论批评的前提。批评的饭很好,这是当前给人普遍印象的行业感觉。这种感觉恰好解构了批评需要提出的紧迫性的问题。社会整体的环境给批评制造了越来越多隐匿的陷阱,在排除这些陷阱之前,又有多少批评家已经倒下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已经从坐台批评发展到承包与批发批评的阶段了。批评如此恐怖,也难怪大家互相看不起对方直接彼此开骂了,批评的环境和内部构建自然成为水中之阁。网络提供了一种批评空间的可能性,却成了叫卖的道场,直接影响到这种监督性很强很自觉的声音对常态性批评的批评。那种真正有见地有质地能够穿越时空界限的批评成为稀缺之音。

不过,网络批评将成为另一种新兴“批评”的手段与渠道,它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大,虽然它暂时还不够“名正”,但是这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网络批评的声音,它的更多意义在于能够提供多方面的线索,更能让人站在更多的角度与思考的维度上来看待一件事物。2009是批评界第一次将网络的批评进行所谓的学术研究,足以说明网络批评的有效性以及它带来的更未来的意义。

回眸一下,我们的批评之路:从前卫的批评(批评超越现实的尖锐与先锋),到合理化的批评(批评与现实的各分秋色),再到中庸化的批评(现实超越批评的无奈与失落),批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一路失落。这种失落是伴随着批评家对自身身份的丢失展开的。于是批评总可给人不那么可靠的说服力,似乎社会越开放,批评越不被人信服,这种现象值得观察。

有些改变当代艺术历史进程的批评家,已经进入贩卖“老字号”批评招牌的阶段;有的批评家已经身兼多职很坦然地承担起了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的混乱身份;还有些批评家躲在一处暗施冷箭风凉话,有些直接被市场卖断了声音等等,中国艺术批评之怪异与特色现象堪称叹为观止。

1 2 3  下一页
关键字:80后,艺术批评群体,艺术批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