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点击新中国60年艺术市场20个关键词
点击新中国60年艺术市场20个关键词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期:2009-09-28

关键词15:文革时期艺术的凋零

文革时期,艺术家被告知,过去的17年文艺遭遇“黑线专政”,因此,新的艺术应该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文艺,必须通过“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将历史颠倒过来。而此时,艺术家们遭受了从肉体到精神的折磨,比如林风眠受到数次抄家,还因包庇“叛徒”被送入监狱。中央美院教师王琦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当学校的教师在完成“四清”工作从农村回到学校时,等待他们的是人身自由的限制和革命的批判。

官方主办的《美术》杂志停刊,大量红卫兵美术报刊和不同方式的展览替代了官方展览,因为官方美术机构已经瘫痪。1967年,由北京84个革命造反派组织联合举办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革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艺术家们很快就理解了应该如何去歌颂领袖和新的权力人物。

196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由当时中央工艺美院学生刘春华创作的作品《毛主席去安源》被印刷了数亿张。

事实上,十年浩劫中,中国美术处于凋零中。文革期间,大量老艺术家也陆续辞世,比如萧传玖、陈半丁、潘天寿、王式廓、丰子恺、李斛等。

关键词16:美术思潮

1979年前后出现的具有批判现实主义性质的“伤痕美术”,作品恢复了现实主义艺术直面人生的真实性。比如,1981年,《美术》杂志发表了青年油画家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所产生的巨大反响。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些作品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性。自此之后,中国油画界又出现了“生活流”的绘画潮流,这种绘画是表现乡野质朴的乡土美术等,使艺术重新回归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心理状态。直到85时期,真正意义上全国范围的一场思潮,新美术的运动才开始。85思潮的当时,各地成立了各种艺术团体,他们进行各种艺术实践,虽然很多是从西方的美术史上借用过来的,但是不管“达达”也好,波普也罢,在当时的确表达一个新时代到来的声音。再到上个世纪90年代新生代的画家,大量兴起的“政治波普”,“玩世现实”,“新绘画”的展开,以及90年代末的实验艺术等非架上艺术的兴起更加让艺术趋于多元化。很明显,新中国美术的60年是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或者说在油画绘画方面,这种变化是最明显的。

关键词17:雕塑美术的“反思”</B>

无独有偶,雕塑美术的“反思”也在“伤痕文学”时期得到显现。当时雕塑界出现了许多表现与“四人帮”作斗争的英雄就表明雕塑已经开始了表达对现实问题的态度。在改革开放之初,雕塑教育还在基本延续过去的苏式体制,观念性和颠覆性比较强的雕塑作品到“85新潮”时期才慢慢呈现。“厦门达达”、“上海首届青年美展”、“85‘新空间’展”、“观念21艺术展”等展览的参展雕塑家,大多有学院教育的背景。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雕塑界当代意识被唤醒,各种具有当代性的雕塑展览,雕塑活动以及理论、批评的实践活动,使当代雕塑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是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此展改变了雕塑界长期以来在学术边缘徘徊的局面,理论家、批评家开始集中介入雕塑。此前后,“后现代”雕塑教学也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产生,“后现代”的雕塑教学的尝试是在原有写实雕塑的优势上,近一步扩充教学内容,形成具象、抽象、观念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改变了过去只学到具象就止步的做法。而到2000年以后,当代的雕塑家开始集体“上路”,雕塑群展与个展觥筹交错,在规模和声势上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往。

关键词18:画廊</B>

改革开放初期,传统画店的销售形式得以恢复,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在发展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上世纪80年代,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也发展缓慢,直到90年代才日趋成熟,主要特征是市场结构的逐步成型,其中以专业画廊的出现为主要标志,专业画廊开始萌芽,这时的画廊逐渐摆脱过时的画店模式,而转入当代经营模式,他们开始引入签约合作和代理艺术家,通过为艺术家举办展览而起到宣传和销售作用。中国画廊行业的发展进入2000年更加迅猛,不仅画廊的数量急剧增加,部分专业画廊已经开始赢利,另外还有大量的外资画廊涌入,形成国际性的以画廊为主的艺术区、画廊区。

关键词19:艺术博览会

上世纪90年代艺术博览会的相继到来,为艺术市场进一步完善了结构。1993年在广州举办的“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当时被称为中国艺术品的“广交会”,它改变了以往由国家拨款举办展会的单一方式,而转由画院、画廊、画商共同参与,同时更重要的是这是首次以开放性、国际性质的博览会形式把艺术品

推向市场。此后,直到2000年后,国际性质的博览会才广泛被采取和发展。在北京,以2004年北京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和2006年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Art Beijing)为主要标志。在上海则有2007年在上海展览馆举办的“2007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Sh Contemporary)。另外也有2008年在香港举办的“艺术香港当代艺术展”。如今,当代的画廊博览会继续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数量和质量上不断发展,博览会带来的良好表现也丝毫不亚于国内双年展,一方面也是由于艺术博览会更能真正融入当地城市的经济、文化的脉动之中,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20:艺术作品的流通</B>

艺术市场的日益健全,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世界范围“海外回流”的大趋势。当时的“红色经典”美术在同时代基本上没有流通。艺术家创作完了以后,不是放在美术馆被收藏,就是丢在某个私人的地方。在那个年代,艺术作品仿佛也有各自的命运一样,一些没有保存好的作品在今天早就不存在了,或丢失,或损坏,剩下的才是美术馆收藏的部分。而现在看来,当代油画从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很多代表性的作品确实被西方藏家捷足先登了。距离这么二三十年间的作品,也都已经大量流通海外。

如今的二级市场已经进行第二次的转换,艺术品市场达到一个相对高度的时候,很多藏家,不管是什么理由,就拿出来流通。即使美术馆也不一定不会再流通出来。只是必须有一个条件:流通完了以后,这些钱还得要来购藏新的艺术作品。正因为有流通,也给我们国内的藏家提供了机会,中国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积淀以后,艺术市场的日益健全,二级市场上可以买回来很多流通出去的作品。

20个关键词,虽然远远不能概括60年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全貌,但在每一个点上,我们都能够深深感觉到艺术各界为中国艺术市场所作的不懈努力,这些努力,犹如一块块基石,为今后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1 2 3 
关键字:新中国,60年,艺术市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