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原创究竟何指?
如果我们撇开了浮在原创概念上的泡沫,发现在文化和艺术批评的实践中,所谓原创无非体现了如下几个含义:
(一)、最高的创造性。
如果排除了绝对意义上的原创,那么原创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其含义之一是,代表着最高的创造性,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艺术家才能达到的创造境界。这种原创型的艺术家寥若晨星,他的出现为艺术史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在中国艺术史上,我们甚至都不太好举例。在古代,由于作品保存的不完整,我们很难在没有确切视觉图像的情况下,认定画论、画史中记载的某个人就是这种原创型的艺术家,例如顾恺之,例如吴道子,例如王维(文人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这样的艺术家似乎还没有出现。
这类原创型的大家在文学界则相对容易认定,例如屈原、例如李白、例如曹雪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钱理群认为只有鲁迅达到了原创的高度。
哲学界呼唤“原创的中国哲学”,恐怕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针对中国现、当代哲学的现状而言的。
(二)、 最低的创造性。
这个原创概念的使用,在当代社会出现得非常频繁。只要是你亲自作的,不论好坏,都是原创,用以区别于抄袭、转载和复制。
网络中的“原创动画”、“原创文学”、“原创音乐”就是如此。在数码时代,机械复制时代,当图像、声音变得十分易得,复制在技术变得易如反掌的情况下,只要能“亲自动手”,只要能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就可以视作原创。
这种原创的定义也符合美国版权法案例的解释。在美国1790年早期的《版权法》中,对汇编作品类的作品进行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是“额头出汗”原则。意思是,只要你付出了“辛勤收集”的劳动,你受累了,你的成果就应该得到保护。“额头出汗”拿中国的话说,就是“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
1991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著名的Feist案中,通过案例,明确地拒绝了“额头出汗”原则的适用,确认原创性是一项宪法性的要求,仅凭劳动和投资并不当然获得版权保护。那么在案例的解释中,什么是原创性呢?它认为应该具备两个要素:一是作者的独立创造,而非抄袭他人作品;二是具有最低程度的创造性。
美国法官也是与时俱进的,他们看到了电子网络时代的问题,但又没有对原创提出更高要求,只提出了最低限度。这种最低限度的标准是符合现实情形的。
(三)、专属于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语境,是体现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价值诉求的一个概念。
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语境中,是否具有“原创性”,是衡量现代主义艺术价值的一个基本标准。现代主义艺术的逻辑框架是时间性的,线性的:新的代替旧的,现代的代替传统的,现在的将代替过去的,未来的将代替现在的……
由于对艺术本体的强调,对形式语言的强调,对艺术家个人风格和样式的强调,这些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对“原创”的注重。就现代主义艺术而言,判断一个艺术家创作成就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看他有没有在作品中表现出这种替代性的关系:他的想法别人有没有想过,他的造型别人有没有做过,他的材料别人有没有用过……
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原创是一场水涨船高的激烈竞赛,是被“创新之狗追得喘不过气来”的漫长奔跑。当然,它的意义是明显的:极大地拓宽了艺术的范围和表现力,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本体地位和艺术家的本体地位得以大大提升。
然而,原创的追逐总是有限度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终结了这种原创的狂欢,在艺术领域中展开了新的价值方向。
当代艺术的价值实现是一种综合性的效应,除了作品,它还要通过有效的策划、媒体的传播、市场的营销等多种综合手段来实现。所以,我们一方面承认原创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性,同时,又要跳出现代主义的思维习惯,冷静地看到“原创”概念在当代条件下的所发生的变化。
(四)、在艺术批评的实践中,批评家经常使用的一个描述性的词语,它表达的是艺术家创造性的程度。
这是原创一词最常见的用法,但又是最随意的用法,它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陈述。说某某艺术家有原创性,几乎是一个最常见的标签,它通常贴在每一个被正面评价的艺术家身上。只要对这个艺术家是肯定的,批评家一定会说他是原创的,然后在他的作品中努力寻找之所以原创的理由。当然这并不排除,批评家在内心里认为,这个艺术家最缺乏的,可能就是原创。
原创作为一个批评术语,一旦处于了这种境地,非常危险,非常尴尬;同是又非常滑稽,非常无奈。对原创一词的随意性使用所带来的问题是,人们一方面呼唤原创,强调原创,感叹艺术的原创性不足;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大量充斥着原创的标签,弥漫着原创的颂歌。这种悖谬,是批评的现实。
注释:
(1) 马相武:《当前创作的原创性问题》见《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7日
(2) 赵先闻:《原创美术浅谈》见《中国产经新闻》2009年8月3日
(3) 《广告文案写作》见《自学考试多媒体网络课程》
(4) 止庵:《文艺出版:不分中外,比拼原创》见《出版广角》2007年第5期
(5) 徐冰:《愚昧作为一种养料——徐冰和他的那个时代》见《国家艺术》2009年8月号 第151页
(6) 〔英〕罗伊·索伦森著 贾红雨译 《悖论简史——哲学和心灵的迷宫》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版 第5—6页
(7) 马相武:《当前创作的原创性问题》见《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7日
(8) 参见《点穴:隋建国的艺术》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9月版以及其他有关隋建国创作自述,其中有“中山装”系列的创作缘起以及造型方式的演变的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