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论史前及原始造型艺术的审美发生
论史前及原始造型艺术的审美发生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日期:2009-12-31

从艺术发生看,解决史前和原始艺术形态与审美之间矛盾的,仍然是劳动实践。而从年代学上看,则是前面说的19世纪这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因为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了,文化人类学也已兴起,也是在这个时候,史前艺术,特别是史前洞穴壁画被发现了,现代原始部落的原始艺术正通过各种方式被介绍给西方文明社会,并逐渐成为艺术世界中的审美对象。这一切无疑都为史前和原始艺术的审美发生创造了条件。这是,这个历史情境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组合而成的,是整个世界历史生成的结果。所以,我们说史前及原始艺术中写实与装饰写实形态的审美发生在离我们不远的19世纪,只不过是道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而已,这并不十分困难,困难的是要说明这一事实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是如何可能的,它的条件与契机是什么。下面我们将选择最重要的方面给予说明。

第一,恩格斯说:“单是且确地反映自然界就已经极端困难,这是长期的经验历史的产物。由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神秘的、超越的一切东西。在所有文明民族所经历的一定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式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只有对自然力的真正认识,才把各种神或上帝相继地从各个地方撵走。”恩格斯这段话的前半部分说出了史前写实与装饰写实形态发生和它的审美属性不能同步发生的原因,后半部则道出了这种形态的审美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对自然力的真正认识”才能把那些包含在对象中的神秘力量转化为虚幻的力量,导致形象的审美发生。这种认识就是对自然和对对象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在史前和原始的社会中,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那样,也有着相应原始的科学意识和态度。如他认为原始人只在“人事之外”才有巫术行为。而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像我们一样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所以,他反对弗雷泽,布留尔等人对原始思维的认识。在我看来,马林诺夫斯基是把问题看得简单了些,这一点我在后面还要谈到。同时,虽然原始人已获得了一定的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但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

但是,科学思维,科学意识必然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进步,从而导致巫术宗教思维的内在解体,原始思维的形式首先向科学思维的形式转化。这个转化过程从主体与自然界的关系看,也就是自然的中立化过程,即随着对自然界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人类逐渐意识到自然界是一个不受人格和人类欲望、情感和意志影响的物质客体。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无意志、无欲望、无善恶观念的物质客体。于是,在原始的思维中认为在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自然与主体之间,自然与社会三间存在着巫术交感和神秘互渗的力量,也就由被认识到的它们之间真正的因果联系所取代。这样,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影响着人类生存的自然界的力量被人类所认识,并逐渐在劳动实践中被征服,受原始思维影响的包含在史前和原始艺术的神秘力量也就自然失去了它的真实性。人们认识到自然中的力量,日常生活中的力量和原始的生命力与形象中的力量是两种不同的力量。前者不可能通过形象的创造活动转化到图像中来,也不可能通过对形象进行礼仪化的操作和祈祷等方式对现实生活和原型发生实际性的影响,因为在形象与实体之间并没有什么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这样,随着图像从实际的利害关系中解放出来,它的形色构成之美也就会成为人们关注欣赏的对象,与此同时,形象中的神秘力量和人们对这种神秘力量的恐惧情感也就随之向内在于形象和形式的意味和审美情感生成转换。

随着原始思维的内容失去其现实的根据,原始思维的形式也就随之向艺术思维的形式和审美感受力转化。这是因为原始思维的宇宙观是一个注满精灵、人类情感和欲望的宇宙观。虽然这种宇宙观的真实性随着一个无人格、无情感和冷漠自在的科学宇宙观的出现而自然消解,但原始思维的形式,即把人类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具体的形象和人格化的方式投射到宇宙和自然中去的思维方式,却反而因不受情感欲望支配的、冷漠自在的科学世界观的出现而显现出自身另一方面的价值——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这种思维方式能在科学思维之外满足人类自身情感、对活生生的生活、对感性形象与形式进行审美观照的渴求。还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而这种肯定自己的方式显然是不能通过科学思维的抽象性和客观性达到的。因为“要想观照生命,看到生命的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爱丁顿也说:“我们都知道人类精神的有些领域,不是物理世界所能管制的。在对于我们四周万物的神秘感觉中,在艺术的表现中,……灵魂在向上生长,并且在其中找到其天性固有的渴望和满足。”这大概就是人类精神,人类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因为正是科学思维的进步和发展,使原始思维内容的真实性转化为虚幻性,使原始思维的形式转化为艺术思维和审美感受力的形式,从而使史前艺术能以区别科学的真实性、客观性和自然的中立性而显示出它在形式与形象、情感与意味等方面的审美魅力。

第二、史前艺术中的写实与装饰写实形态的审美发生依赖于人类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了控制自然力量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在意识和观念中把这种力量视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因为在史前及原始艺术的图像威力中,事实上有一部分完全是人类自身力量的显现。本来是人类自身的力量使狩猎活动获得了成功,是英勇善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是人类自己发明了陶器,制造出了工具。但由于原始宗教巫术观念的影响,它们却被认为是外在力量干预的结果,是神的力量和意志的体现。这样,它们就从依赖于人的力量转而成人所依赖的力量,从人所控制的对象转为控制人的对象,成为主体祈祷和崇拜、恐惧和敬畏的对象。所以,他们创造的图像和图像创造活动本身,同样是他们把自身力量异化为神的力量的结果。这说明,在史前和原始社会中,虽然人类有劳动实践中根据自然规律行事,取得了-期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也能在意识和观念中同时认识到这一事实,这证明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的一句话的正确性,“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这样做了”。而从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看,还包含着“他们这样做了,但他们却从否定性的角度去意识”这一层含义。我前面谈到马林诺夫斯基把原始思维看得过于简单,就是因为他把原始人的经验领城、知识领域和巫术宗教领域的界线划得过于分明,而没有看到我们在上面谈到的在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互渗和矛盾的现象。因为在事实上,当人类的所知领城还是非常有限时,它们往往会被导入对无知领域的解释系统和框架之中。所以,只有通过人类劳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使更多的对象转化为人类所征服的对象,并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他们,从而导致史前巫术宗教观念的解体,史前和原始艺术中的形象和史前及原始艺术本身,作为表现了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的审美特征才能显现出来,给主体以审美的愉快

第三、人类社会的分工和它的发展进步,是史前和原始艺术审美发生的重要条件。恩格斯说:“艺术和科学的创立,只是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

首先是艺术家,一种以创造审美作品为最终目的的社会阶层,从史前时代的巫师或萨满、文明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工匠行业中分化出来。与此相伴随的,是对艺术本质、艺术规律、审美本质进行探讨和认识的理论家、美学家的出现。他们通过理论思辨的方式,根据特定历史时代的需要,在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上,提出艺术的定义,限定艺术的边界,寻找艺术的各种规律和特征,探索审美活动与其他活动的本质区别等。他们不但通过艺术批评家反作用于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也通过批评家和艺术家反作用于艺术的广大接受者,影响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培养他们对待艺术作品的态度—审美态度。这些发展又促使艺术品的价值得到提高。随着艺术品的收藏,艺术传统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艺术史家作为研究、整理艺术历史的资料,阐述艺术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者也就出现了。这又促成了艺术博物馆、艺术展览机构、艺术出版机构、艺术教育机构、艺术管理机构、艺术市场和画廓的出现。由此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分工合作的艺术世界,(或者借用库恩的“科学共同体”概念也可以说是“艺术共同体”。)它们围绕着艺术这一特殊精神文化的创造被组织起来,形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具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以自身的特点为这一艺术世界所关心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我们在此无意详细描述这个艺术世界是怎样在人类历史中逐渐发生和组合的,(这是艺术发生论必须专门探讨的问题。〔详后〕)更不能在此详细阐述这一世界中各部分之间的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这是一个应由艺术社会学详细分析的问题),而仅想在此指出,通过社会分工的发展,艺术共同体或艺术世界的形成,才使艺术有了属于自身的问题,自身的语言.自身的任务和自身的目的。

所谓艺术世界或艺术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人类的审美需要社会化、制度化、惯例化的历史过程。我们认为,在史前和原始社会是不存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世界的,那些被我们称之为艺术品的东西,主要是其他文化制度和惯例中的存在物,并服务于各自制度和惯例所规定的社会文化功能。这是因为相对而言,审美需要不像人类其他需要(饮食男女)那样迫切,所以,在人类历史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婚姻制度、道德规范、饮食规则和巫术宗教的观念与行为规范等。这样,人类的审美需要还仅只处在自发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层面上,也只能在其他社会化,制度化的文化惯例的物化形态中满足和发展自己的审美需要。但是人类既然已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发展出了这种需要,它也就会首先通过创造物态化的美的形式来满足自己,随着人类文化历史的进步,人类的审美需要也就必然通过艺术世界的建立而社会化、制度化和惯例化,以此保证自身在整个社会结构系统中的相对独立性。当然,即使在现在,我们也并不能保证每一个进入艺术博物馆和剧场的人都是为了审美,但这种机构作为艺术世界中的一种物质设备,它在文化上的本质功能却是为了满足人类审美需要的。我们在前面谈到抽象形式形态的审美发生经历了两个阶段——日常生活阶段和艺术世界阶段。而后一个阶段则只有在艺术世界把审美需要社会化、制度化和惯例化之后才有可能出现。我们在此谈的原始艺术中写实与装饰写实形态在艺术世界中的审美发生也是一样。但是,由于它在史前和原始社会的主要功能是巫术宗教方面的,所以它是处在神圣的领域之中的,这样,它就不像史前和原始艺术抽象形式形态的审美发生那样,经历了一个日常生活阶段。而当它被发现,被接受的时候,人类已经组成的艺术世界或艺术共同体则已为它的审美发生准备了充足的社会学方而的条件。所以,它只经历了艺术世界的审美发生阶段。并且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当艺术世界建立,人类审美需要因此而被社会化、制度化、惯例化后,史前和原始艺术作为艺术的审美对象才有可能实现。而这则是以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发展为根本条件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键字:审美,造型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