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公共艺术的困境:养活艺术究竟有多难?
公共艺术的困境:养活艺术究竟有多难?
作者:    来源:顾振清博客    日期:2010-07-04

[广场导语]

狮头金字塔

大家请看前面迎接我们的两座狮头金字塔,那是香港艺术家颜磊先生的作品,它们就像两个忠实的守护神日夜看守着地景公园,当然,它们更会保佑各位前来冠岩游玩的游客朋友们一路平安。

过河的人

大家请看在那浅水岸边立着的一座雕塑《过河的人》,艺术家隋建国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悬念,这个手持手机的现代都市人,他走在古老而自然的漓江边上,正要涉水到对岸去,他是谁?他将要往哪里去呢?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个难解的迷。(作品《过河的人》将一个现代都市化的雕塑放置在最经典的自然环境中,其不合理的位置突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艺术家借助这种矛盾说出了他对游客与漓江山水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一切都只是消费的关系。)

掌中风景

大家请看广场右边,从地下伸出的一只巨手,掌心中央是一个镜面的立方体,每一块镜面浮光掠影地反射着真实的亘古不变的桂林山水,也反射着每一位端详、欣赏这只手的游客的面孔,而这一切都构成了艺术家韦正彬所希望的一幕幕“掌中风景”。

聆听大地的声音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岛头广场,大家请看广场中间的艺术作品,它就像一个热切想贴近大自然的人钻到地底下去了,只露出两条腿,这是艺术家吴高钟先生的作品《聆听大地的声音》,它让我们感觉到艺术家对大自然的那份挚爱。

人体痕迹莲花喷泉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艺术家苍鑫的作品《人体痕迹莲花喷泉》,请大家走近了看,池子里边凹进去的部分是人体的印痕,那是艺术家在水泥未干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嵌入水泥拓印出来的。艺术家进行《人体痕迹莲花喷泉》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行为艺术,这个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人与环境统一”创作观点,漓江的灵秀激发了艺术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灵感,他称这种身体与物质的整合为“活性雕塑”。喷泉的水冲洗着这些人体痕迹,让人仿佛感觉到一种宗教式的庄严和清净。

高架四方镜

这是艺术家金锋的作品《高架四方镜》,它体现了作品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立方体的镜面一年四季反射出四周景物的静动与变异,艺术家借助现代化的装饰,对传统的审美角度进行了一次视觉上的转换,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的意境,在观赏这个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就是这个作品中的一部分。

高架桂林山

桂林山水是地球历史的一个奇迹,不知在什么时间和空间的特殊环境中使这块土地形成了群山耸立、碧水长流的壮观秀美的自然景观。当艺术家傅中望融入这种对时间和空间追问和思考的同时,触动了创作的灵感,雕塑《高架桂林山》正是他的思考的体现。“天人和一”是一种天道和人道的统一的境界。然而,人类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远离自然,既不合天道,也违背人道,人们不愿看到山川河流用钢筋铁骨支撑,不愿看到清流被污泥废水充滥,这也是艺术家创作《高架桂林山》另一层用意。

木雕

大家请看这两个巨大的木雕脸谱,有哪一位朋友能告诉大家它们的来历呢?好,还是让我来说吧,这是我国两大民间地方戏派之一——傩戏中的面具。(中国脸谱艺术,最著名的要数京戏脸谱,千变万化,精彩纷呈。而作为地方脸谱工艺,流传于我国西北的地戏、傩戏脸谱最为出名,西藏、贵州的民间工匠都有制作脸谱的工艺绝活,他们制作的脸谱生动传神,各有千秋。地戏、傩戏的脸谱是用硬质木材雕凿而成,工艺简单,雕凿随意,作品极富创意。)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木雕脸谱面具,一个是雷公,一个是电母,大家能分辨出他们吗?好,请大家随我继续往里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字:顾振清,公共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