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应实现多元性、宽容性、开放性和学术性四维发展
◎评估人:李公明(当代艺术评论家)
广州名片:请你谈谈广州三年展在当代艺术界的地位?
李公明:我觉得广州三年展在国内的当代艺术领域做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它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广东地区,而是扩大到全国范围内。三年展的命题、邀请的艺术家和展示的作品都处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比较前沿的水平。每次办展之前,美术馆都会有选题的策划与讨论,比较突出的一点在于,广州三年展非常注重于学术性探讨。其实国内大型的双年展或是三年展想要形成一个自己独特的品牌、独特的风格是比较难的,因为这种“独特性”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需要经历过历史的检验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
广州名片:你觉得广州三年展作为一个向公众开放展览的活动,其学术性与大众性如何调和?
李公明:其实一直以来这都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当代艺术在表现语言、操作方式等方面都好像具有一种“精英”的气质,观赏者只有对当代文化有所理解才能够对这些作品有所理解。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要看到,三年展所借助的媒介和手段打破了以往传统艺术的某种固定模式,它其实在接近生活,接近普通人精神上的诉求。所以很多艺术家所反映的主题、所运用的艺术图像都会选取人们在视觉经验和生活体验所熟悉的内容,像有关战争、环保等等的社会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称为具有人文社会关怀的内容,正是基于这种题材选择和关怀本身,当代艺术、当代展览便具有了跟大众交流的可能。其实当代艺术经常会有与观赏者互动的内容,我们可以在方法上实现学术性与大众性的调和。
广州名片:你对广州三年展的未来有何看法和期望?
李公明:广州三年展举办这么多年来,它在艺术家,特别是当代艺术家圈子里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能够加入到这样的展览中对于很多艺术家,包括独立策展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次经历,这点在行内应该是得到公认的。在世界范围关注当代艺术的圈子里,广州三年展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因为一些国际艺术家和策展人也都参与到了其中。我希望广州三年展在多元性、宽容性、开放性和学术性这四个维度上都能继续发展,因为当代艺术现在也在寻找一个更高的平台,实现自身的突破,一方面要做到更加关注国际多元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中国本土文化和本土艺术的表现问题。
唯心
一场学术性艺术
与大众的经典艳遇
多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走红一直是国内媒体报刊中一个“不痛不痒”的话题:某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拍卖了多少英镑和美金,谁的作品又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价位记录等等。所有这些,如果用广州老街坊的话说,就跟有关部门公布的G D P数字,与市民们日常面对的市场菜价是没有多大关系的。
艺术是不是要普罗大众能接受和理解,才是好艺术?我看这倒不一定。可以肯定的是,国内多数当代艺术展在圈子里普遍反应热烈,但在本土百姓生活中,并没有发生多大的牵连,严格上来说这当然包括广州三年展。策展人王璜生也承认,广州三年展在广东本土获得的关注度相对在国际的评价并不高。
尽管如此,我仍然坚持一个说法:相比国内其他当代艺术展,广州三年展在市民大众的影响力是最高的。至少它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部分广州市民大众对现代艺术的好奇和兴趣,两者建立起了某种方式地沟通。众所周知,广州三年展学术性非常浓烈,恰恰就是在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艺术展览中,其自身表现出来的与大众接触和互动的诚意前所未有。
据透露,“广三”每个展览要说什么话、研究什么学术专题、用什么方式来和当地的文化发生关系从而推动当地文化的增长都要经过认真讨论的。强调文化生长的概念,所以策展人明白一个活动在这里扎根,在民众的心目中就必须有一种与它共同发生关联的一个认同感,即使那只是“虚无缥缈”的当代艺术。可以说,一方面希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一方面希望跟民众发生关联,这是“广三”的现实目的也是具体理想。
接下来的问题可能就是,参与展览艺术家要怎么做到既在学术上有自己独特的创新,同时在艺术表达的手段方面、制作方面能够做到和公众的沟通与互动?我想这个问题在“广三”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得到体现。
谈论当代艺术时,有人喜欢问“懂不懂”,我却喜欢说“有没有感觉”,正如广州三年展,虽然这暂时不能说是一场可以与普罗民众深入了解的恋爱,但其确实是一场当代学术性艺术与市民大众的经典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