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二)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二)
作者:王瑞芸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0-12-01

整个西方艺术史论的基本情况,借美国艺术史学者普莱茨奥斯(Donald Preziosi)在他的《反思艺术史》( Rethinking Art History )(1989)一书中描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艺术史学科在机构上得到巨大扩展的同时,却又自相矛盾的使学科发展更趋向内观,--一种无创见性的职业惯例滋养了一个忙碌的学术机器。”【8】“今天,艺术史有时似乎更像一个各种理论和方法论相互冲突争夺的荷马式战场,各种观念形态和人物都在谋划争夺艺术史领域内的发言权和控制权……专业学者们在贴有形式主义、鉴赏学、传记和心理分析理论、图像志和图像学、艺术社会史、新-或后-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阐释学、符号学,或女性主义等理论标签的旗子之下结成了各自的联盟。……这些不同的实践模式实际代表了一种修辞姿态上的乏味摆动--就像一种激烈进行的球戏,其中每一场选手和风格都会因地点和时间而有所不同,但游戏规则和程序却大致保持相同。……这些争论的术语并不总是能恰当或准确地代表真正的问题,实际上真正的问题要比互相对立的派系和观点的表面修辞深入得多。……所有的争论都处在次一级层次的问题上。”【9】

为什么会像这个样子呢?丹托把这个原因说了出来:被沃霍尔的盒子攻克了艺术边界的世界,“不是容易生活在其中的世界。”“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数百个运动--立体派、野兽派、构成主义、至上主义、未来主义、达达、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艺术--每一个运动都有自己的宣言。所有这一切都消失了。艺术史不再受到某种内在的必然性驱动。人们感觉不到任何叙事的方向。”【10】事情再明显不过,缺乏清晰边界的“当代艺术”活像只刺猥,让那些习惯于轮廓明确,逻辑合理的西方学者对此无从下口。那个著作甚丰,风头很健的新艺术史学者克拉克乾脆就这么招认:“离开现代主义的材料,我们的马车就没什么拉的了。现代主义是我们的资源,也许我们对它还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或感觉到,我们自己在向现代主义之外的地方活动,但它是我们的源泉,没有它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我们正身处其中。”【11】

我们还看到,贡布里希那部逻辑衔接光滑到精采绝仑的艺术历史--《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国内有译本),恰恰就到沃尔霍的盒子那个时期嘎然而止。这本不断修改再版的,被誉为艺术史“圣经”的经典著作,到了1994年出到第16版时,博学而且好学的贡布里希爵士也没有打算把60年代之后“盒子”那种艺术添进去。这位通情达理,诚实正直的英国饱学绅士在放弃书写这段历史时坦言说:“郑重其事地去记录、分析、讲授这样的‘反艺术’对我实在有点儿别扭。……我倒是曾经试图在脑子里建立这样一个框架:在一个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可以是有意义的。可说实在的,我却无法预计在孩子的观念里要走多远才能够模糊掉艺术和其他非艺术的区别。”【12】

造成所有这一切症候的“病灶”在于,除去贝尔廷,丹托,很少有人肯真正愿意接受:现代主义艺术终结了-实际是,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那种美学叙事终结了。这种拒绝接受的态度,表面上看是学术的分歧,实际上差不多是来自个体生命体内部的胆怯:假如接受了“终结”这个事实,他们该往哪里去呢?也就是说,他们能用什么方式来重新定义艺术,来给所有这些(沃尔霍盒子类的)平庸的,普通的,乱糟糟的,乃至丑陋的玩意儿赋予美学的性质呢?真的是太难了!所以,当然是呆在原来的思路里比较方便嘛,一切都是现成的,它们的性质,它们的美学价值前人都整理出来了,而且说得头头是道,后来者即使不能标新立异,却可以往上继续追加,或继续扩展,尽管他们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说或感觉到,我们自己在向现代主义之外的地方活动,但它是我们的源泉,没有它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事情就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还真是有惰性的人多,胆小的人多。

因此,丹托称得上是一个勇者,他不躲开,不绕道,不龟缩在前人现成的套路里慢慢消耗掉自己的学术生涯。他在2005年写成的一篇文章里这样告诉我们:“真正说来,我的艺术哲学中的想法起于40年前,沃尔霍把我从教条的休眠中敲醒了,这种休眠导致我对于当时发生在艺术界的事一无所知。而在60年代早期,席卷于艺术界的都已经是那些非艺术的作品了,它们和生活之物简直无从区别。在音乐界,凯奇(John Cage)正在取消音乐之声和生活噪音之间的区别,激浪派(Fluxus)的大多数成员是他的学生-在他办的新学院(New School)听过他的实验作曲课。乔德逊舞蹈中心(The Judson Dance Center)正在对于舞蹈的界线做实验:基于什么样的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我们能够把生活中的日常动作称为舞蹈动作?随便一个什么人走过舞台,或者在一把椅子上坐上一会儿能被当成一个舞者吗?这些就是当时纽约前卫艺术家们的追求-模糊生活和艺术的界线……我和那些引为同道的同辈前卫艺术家们的不同在于,他们从生活中拿来俗物做成作品,来模糊掉艺术和生活的界线就完事了,可对我来说,事儿没完。我面临的问题是,当这些作品和生活中真正的物品完全一样时,是什么让这些东西成为艺术的?我所能知道的是,无论这个区别在哪里,那是无关视觉的。”[13]

换句话说,真正可以被称为当代艺术批评家的人,必须把焦点对准这个问题:当这些作品和生活中真正的物品完全一样时,是什么让这些东西成为艺术的?那是无关视觉的。

所以我们中国读者们需知道,一切纠缠于形式问题的美学讨论、艺术批评都还只是停留在艺术的现代主义阶段。而对于当代艺术的研究,是必须把注意力转向丹托说的这个方向:那是无关视觉的。

我们会在下一部分,展开对于丹托理论的介绍和分析。

【1】Arthur C. Danto: Beyond the Brillo Box, p.5-6

【2】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P. 6

【3】丹托:《美的滥用》,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章P. 6

【4】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P.4-5

【5】常宁生《艺术史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P. 272

【6】Arthur C. Danto: Beyond the Brillo Box p.10)

【7】常宁生《艺术史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P. 164

【8】同上P.243

【9】同上P.251

【10】丹托:《艺术的终结之后》,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P. 5

【11】常宁生《艺术史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P. 185

【12】E.H. Gombrich:The Story of Art, Phaidon Press, 1995, P. 601

【13】Arthur C. Danto: Unnatural Wonders, Farra, Straus and Giroux, New York, 2005, p 12

2010/10/30 (刚完成,未发表)

上一页  1 2 3 
关键字: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理论,丹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