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价值结构问题
美术的价值实现,还涉及宏观的价值结构。中国古典艺术思想有两种基本思路:儒家的“比德”和道家的“畅神”。儒家强调社会规范和责任担待,藉天地精神表达社会良心,寓道德准则于艺术形质,以“仁智之乐”的“比德”方式塑造入世进取、兼济天下的社会人格;及于艺术则倡导“文以载道”,注重“成教化,助人伦”的现实功利。道家则有另样的“艺术精神”。它强调个体解放和虚静无为,顺天道自然而闲居坐忘,缘审美意象而纵情玄远,以“澄怀味象”的“畅神”方式追求出世退隐、独善其身的人格自由;及于艺术则崇尚“解衣般礴”,追求“乘云气、御飞龙”的审美超脱。
历史表明,中国传统美术呈现一种辨证“儒道互补”的价值结构,它一方面注重表现社会主流意识和崇高理想,强调纲纪规范和责任担待,具有一定的教化性、约束性和干预性,蕴涵着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提升人格、激发热情的社会功利目的;一方面则又更多地肯定生命个体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趣,追求更加充分的个性发挥和情怀舒张,努力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审美方式超越现实。这种既“超越现实”又“贴近现实”、既“休闲”又“工作”的辨证价值结构,以其相对的价值侧重互补互动地调节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高度的社会使命承担予改革开放之前的现实主义美术以鲜明的“工作性质”,一大批主题鲜明、结构缜密、气势恢弘的美术作品脱颖而出,为国家的奋发图强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然而,单一的模式框范也造成艺术价值结构的倾斜,这在文革时期那些“假、大、空”的作品上表现得尤为严重。对艺术“道家精神”、“休闲性质”的忽视或遏制,使得社会文化的生态格局有失平衡。在改革开放的宽松社会环境中,从“伤痕美术”到“85思潮”再到“新生代艺术”以至整个“当代艺术”,人们更多表露的是个人性,是毫无顾忌的自我心理补偿或欲望释放。作为社会文化生态的一种调整,“休闲”艺术迅速取代了体现“儒家精神”的“工作”艺术。而时下一味强调“休闲”的创作倾向,难免造成艺术价值结构的偏执和畸形,使社会生活陷入另一种不健康的失衡状态。
和谐社会既要“工作”又有“休息”。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面对偏执于“休闲”的艺术价值结构,当代美术家有责任用“工作性质”艺术的宏大叙事和磅礴抒情来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有义务用明快的笔调和刚健的风骨来表现民族伟绩、颂扬民族英雄。维护既有“入世”诉求又有“出世”诉求的辨证价值结构,保持“超越现实”和“贴近现实”两种价值取向的平衡推进,维护“工作—休闲”的辨证价值结构,形成个性张扬和共性感召相得益彰的良性生态格局,是建设核心美术价值观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
5、技术规范问题
技术规范是核心美术价值观势必涉及的体现美术规律的本体性内容。
美术不等于技术,却不能脱离技术。对美术而言,技术涉及思想情感融入物质形式的合理操作;涉及艺术媒介吻合表现要求的手段掌握;涉及审美经验和认识的社会交流;涉及艺术品评和鉴赏的衡量尺度;涉及艺术作为社会实践的本体特征和领属范围;涉及艺术家享受分工社会专属权益的责任承担和资质认定……诸多意义表明,技术是艺术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艺术活动区别于非艺术活动,艺术家区别于非艺术家的必要限制。当然,技术本身并不是僵化的,它会随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必须认识到:任何突破既有技术传统的“反技术”,只有当其形成新的规范并被社会广泛认同时,它才能真正地进入美学范畴,成为切合艺术规律、启发创作新风的新一代技术传统。
“反技术化”是当今画坛普遍存在的一种创作倾向。这种创作倾向往往通过看似缺乏专业技术训练或技术驾驭能力低下的样子,来显示一种藐视或否弃既有技术要求或规范的创作姿度,并以那些实在有失“专业水准”的花样文章作为炫耀,奉之为“个性追求”、“先锋实验”、“形式独创”或“风格特色”等等。这种以“低技术含量”甚至“毫无技术含量”为共同表征的创作倾向中不乏真诚的探索和尝试,但似乎更有故弄玄虚、自诩前卫、标榜创新、吸引眼球、制造商标的刻意之心,以及借调侃作秀的“反姿”哗众取宠的营销之图。与此同时,一些不明就里者以为这就是时代潮流而加以追随和模仿,一些缺乏专业技术训练者或艺术功底真是欠佳者则也乐得滥竽充数、混迹艺坛。
无视美术限制性的“反技术化”,是根本瓦解美术存在理由和社会意义的一种消极倾向。从另一个角度看,它说明核心美术价值观建设的严重滞后,或者说,正是因为对美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规律性缺乏充分而深入的研究,不能形成关于美术本体的认识,才为怎样都行、胡作非为的“艺术”开了绿灯。
三、中国美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环节
1、建设以本土美术为核心、以中国化外来美术为中坚的主流美术形态
所谓主流形态,是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为基础,同时借鉴和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精华,遵循艺术发展规律而不断创新的美术创作。与欧美艺术走势相比,中国美术的主流形态多以坚持绘画性、雕塑性等造型艺术属性为特色。它包括中国本土美术和中国化的外来美术两个方面:
(1)中国本土美术
国画和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最能反映中华艺术特色和艺术水平,并在材料、语汇、手法和样式上自成体系的重要艺术形式。深厚而广泛的历史性积累与影响,使它们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以至在当代仍然蓬勃发展。当代国画和书法创作,一方面日益重视自身的文脉传统和艺术规律,更加突显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一方面不断适应社会现实和时代需要,从与时俱进的现代生活和艺术经验中汲取推陈出新的资源。
中国本土美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包括雕刻、锻金、烧造、髹饰、织绣、编结等门类在内的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以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陶艺、漆艺、纤维艺术和金工艺术等新手工艺术。融实用和欣赏、材美和工巧于一体的传统工艺美术,同样体现了中华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显示了中国人对待自然的诗意态度和把握艺术的高妙匠心。蜕变于实用形态的新手工艺术,突显了手工艺的现代审美旨趣和形态拓展。
中国本土美术还有一个群众基础广泛的独特形态,这就是民间美术。它包括年画、剪纸、刺绣、彩塑、皮影、木偶、灯彩等,门类样式极为丰富。民间美术不仅具有造型艺术的一般属性和意义,而且与民间社会生活关系密切,通常都是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式或程式,蕴涵了丰富而珍贵的文明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人文追求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人生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记志、表意、抒情、娱乐等多重的积极社会意义。
在中国美术发展战略中,这些深刻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并具有深厚历史积累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本土美术,应该作为中国主流美术的核心。
(2)中国化的外来美术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油画、水彩画、西式版画和雕塑等外来美术样式,如今已融入中国社会生活及其艺术体系。在中国艺术家的创造性把握下,这些造型艺术综合了来自欧洲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影响,更融合了本土审美意识和绘画、雕塑传统,以至中国化的趋势和特征愈益鲜明。综观当代中国油画、水彩画、版画和雕塑创作,其中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的反映,又有对高尚人生风操和日常生活情趣的表现;既有重“再现”的写实手法的运用,又有重“表现”的抽象、变形、装饰、象征和表现手法的借鉴。可以说,其横断面上,几乎汇集了西方“古典—现代—后现代”历史跨度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和风格样式,其丰富程度令人惊讶。这些造型艺术的中国化趋势和特征,还通过这样一种日益明显的折衷审美选择表现出来:它回避“极端的写实”和“极端的抽象”,而倾向于“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庸”。出于这种审美选择,当代中国油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创作普遍强调“精神性”和“表现性”,重视人文思想的表达和社会情怀的抒发。
在中国美术发展战略中,这些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融入中华文化精神,体现中华审美理想,富于表现力和时代感,并为人民群众日益接受的外来美术,应该成为中国主流美术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