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
7月,张洹个展“放虎归山”在北京佩斯画廊举办。一个展厅陈列香灰老虎画,另一个展厅陈列牛皮佛脸。牛皮和香灰都是张洹回国以来惯用的材料,用逝去的材料表达重生,张洹常用这种极端的表达。香灰老虎失去了山林野性,显得温存略带伤感。没有燃尽的香灰颗粒粘在老虎的皮毛、五官上,老虎有了拟人的效果。阳光从展厅天窗打下来,展厅里的老虎无法嬉戏,只能在香灰里静默。
佩斯的兼职巡展员、自由艺术家吴昊很喜欢张洹作品中的力量。他知道张洹的作品由工作室创作,他说这是普遍的现象,张洹作品的观念强于作品技法本身。
吴昊和刘雯雯素未谋面。吴昊不知道他喜欢的那几张香灰老虎画都出自绘画组组长刘雯雯之手,包括展览画册封面的那张两只老虎撕咬的作品。
刘雯雯毕业自中央美院油画系,她是央美扩张第二届,一个班级十一二个人,混得都很惨淡。2006 年刘雯雯一毕业就来到工作室。那时她还不知道助手具体是做什么。两年后,她被提拔为组长。
回想在工作室里创作的作品,刘雯雯迟疑了半天,答案还是“忘记了”。也许这些署着张洹名字的作品让她对作品彻底割舍。她反问我,“你是不是觉得我怎么就把自己的作品拱手送了出去?”不仅刘雯雯,包括吕明昱等艺术创作类员工在进入工作室时,都签了一份协议,作品归工作室所有。
刘雯雯说,虽然作品署名是张老师,但当我在创作时,真的觉得是为自己在创作。那些作品被买家买走时,我真的很欣慰。
从昆虫系列到香灰画,刘雯雯几乎介入工作室大部分的绘画创作。2007 年她和刘丽勇、王唯、郑汉丽四人被选中参与大型香灰画《造河》。这件作品先是张洹等人把香灰压成18x6x1.8m 的巨大立体,然后在大香灰立体上作出“造河”画面,画面来源于1972 年《人民画报》上的一张照片。
工作室内部昵称这件作品为“蛋糕”。在巨型“蛋糕”上画画很麻烦。她们坐着厂子设计的有轨滑车,身体不与画面直接接触,同时可以在画面上撒香灰。创作中,她们经常交换位置,续画别人的作品,发现问题立刻调整。
“基本上,张老师会给我们一个大的感觉,顺着大的感觉,我们往下走。中途他会不时地来和我们谈画面,调整,我们再根据他讲的调整”。
刘雯雯在叙述时并不兴奋,非常概括,才说了几句,就说,“我还是跟你说香灰老虎吧。”
吕明昱为张洹工作的员工。作为世博永久公共雕塑《和和谐谐》的参与者之一,他没有告诉亲戚朋友这件作品他有份参与,甚至不知道这件作品“观众满意、官方满意、艺术家满意、评论界满意”,他问我,这件作品受到好评“是因为那双眼睛吗?”
他去过两次世博,到过世博轴北侧,中国馆和台北馆的附近。一见《和和谐谐》周遭实在拥挤,掉头就走了。
吕明昱是张洹工作室雕塑组组长,《和和谐谐》的小样是由他完成的,也就是说,《和和谐谐》最被称道的打破传统固有外形是出自他和同事之手。“我们负责外形的探索,做了很多外形小样,十几厘米的,反复做,做了几个月,最后挑选了这件,放大。”
2007 年吕明昱从中央美院雕塑第一工作室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张洹工作室。如今,介绍他来的朋友已经离开了,他却一待就是三年,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学院派要把一个东西做得面面俱到,比较完美。这边要求某一方面突出,味道够了,就会停,然后糅进别的东西。”三年来,吕明昱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创作,凭着在学校打下的扎实基础,轻松上手。
吕明昱说《和和谐谐》做得没有想象中的好,“我们完成后,交给锻造组,效果要打得亮,但是因为时间紧,要提前给世博会安装。”
几乎所有出自张洹工作室的雕塑,吕明昱都参与过,主要负责把握造型的雕塑空间和形体感。
他自己特别满意“巨人牛皮系列”。他和来自西安美院的一个同事负责初期动作设计,“以前没做过这么大的作品,也没有用过这种材料,里面用钢架、泡沫,第一次用这种材料,挺好玩的”。“巨人”原先是为“祝福”展览准备的,准备了大半年,几乎别的都停了,就做这个。后来展览取消,吕明昱特别失望。
吕明昱和刘雯雯每个月和大家一样,都参与考评。通过甲、乙、丙的评分,才能在底薪的基础上获得奖金,也就是作品奖。底薪根据工作年限、能力和毕业院校等因素制定。“每个人的底薪是保密的。”刘雯雯说。
获得丙则没有奖金,获得甲的比例占员工的30%-70%。如果获得丙的作品最终被藏家买走,则改为甲,补发奖金。评定的最终标准就是张洹和藏家。我问吕明昱和刘雯雯月收入能否达到8000 元?吕明昱说没有。刘雯雯说,如果多画几幅画,差不多。
吕明昱和刘雯雯都不是混迹江湖的人。刘雯雯希望安稳,吕明昱不喜欢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说起今后离开张洹的计划,刘雯雯说现在还不是离开的时候,在这里可以积累画画的感觉,希望将来自己画画,不管算不算从事艺术。吕明昱说离开是一定的,现在他的同宿舍好友、打篮球的搭子都在张洹工作室,他希望今后自己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