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张洹和他的艺术工厂
张洹和他的艺术工厂
作者:刘莉芳    来源:《外滩画报》    日期:2010-07-29

对话张洹我是个朝八晚九的上班族

B=《外滩画报》

Z= 张洹

我是一个朝八晚九的上班族

B :听起来你像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工作室有合同、奖金考核制度。

Z :没办法呀。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就到了这步,人多了,雇人就要发生劳资关系,要遵守国家法律,签合同。一家三五口吃饭容易,百十号人吃喝拉撒就会出现各种事,逼着你把管理相应跟上。

B:这些事对艺术家来说,多没意思。

Z :所以我们有厂长、艺术总监、经理、财务各个职位。我就少管。

B :应该叫你“张总”,还是“张老师”?

Z :你喊我老张就行了。

B :你对自己的身份怎么界定?是艺术家,还是运作者,或者干脆是企业家?

Z :目前的状态,我更像是一个寺院的主持。

B :为什么是寺院?(“这和精神有关系,”助理乔伟插话)

B :作品的署名是“张洹”还是“张洹工作室”?

Z :张洹。

B :你在北京和国外时,创作以行为艺术为主,那时你一个人战斗;2005 年回国后,你创办工作室,拥有100 多名员工,涉足香灰画、雕塑、丝网版画等,现在的你和一群人集体创作。这样的变化让我产生这样的质疑:从前的你是手工业者,产量极低;现在的你分身乏术,不满足“限量版”,追求“贩量式”。

Z :作品怎么做出来,有多少助手,作品有多少数量不重要,关键要看结果,作品本身会讲话。我们为艺术史开拓了这种崭新的创作模式,为当代艺术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并提出了问题,颠覆了艺术史中僵死的个人主义局面。

B :助手填空、工作室集体创作,这在艺术界是遮掩的话题,为什么你不回避?或者你有所回避,有所不回避?

Z :没必要回避,这是一种崭新的创作模式,过程本身也是艺术创作。

B :你基本不预设助手的创作,让他们自由发挥,让他们的表现来撞击你,然后你喊“停”。虽然是这个“停”促成了作品竣工。但是你和助手的思路多少会有不同,你不觉得自己在干扰助手创作吗?或者自己是个掠夺助手能量的老板?

Z :作品的开始和结束由我来决定,他们会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但不是“完全自由”。他们可以在工作时间之外做自己的作品时,完全自由。

B :在采访中,我发现你的员工对你的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后勤人员。你对他们体恤、给钱看病,发薪水,提供一份衣食有保障的工作。他们崇拜你,对你感恩戴德。另一类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员工,他们对你尊敬,但在描述你时,他们的用词平淡统一。他们和你有距离。

Z :这很正常。这些年轻艺术家很出色,有成为独立艺术家的愿望。在这里既是学习,也是工作。他们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我希望将来工作室下面能有几个艺术家,可以独立创作,在作品上签他们的名,他们可以共享工作室里的各种资源。

B :你录用员工的标准是什么?在你的工作室里,员工流动率是多少?

Z :面试和录用由人事经理负责。原则上基础扎实、有想法的年轻艺术家会优先录用。员工流动率很小。

B :为什么上下班要打卡?可能没有一个艺术工作室朝九晚五。

Z :我是个朝八晚九的上班族。朝九晚五的固定上班时间,既可以保证我跟他们创作沟通上的方便,也可确保下班后属于他们自己的固定时间,做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一直在摸索合适的管理模式,也曾想向谷歌、微软等企业借鉴,未来可能会有所尝试。

B :我了解到,每月员工考评分为甲、乙、丙三等。得甲的员工的百分比是多少?

Z : 得甲的百分比通常在30%-70%,视作品而定,没有固定比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键字:工作室,张洹,香灰画,当代艺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