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早年西方绘画的传播者、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颜文樑深谙欧洲绘画光与色的精髓。他矢志不渝地终生从事西画艺术的探求,心不旁骛。他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因对光色的不同追踪而呈现出灿烂夺目的艺术嬗变过程:光感的追踪(1912—1927),光色融合之一 ——西洋水(1928—1935),光色融合之二 ——故乡土(1936—1966),光色融合之三 ——意象诗(1967—1985)。
光感的追踪(1912—1927)
站立在新旧时代交界线上的颜文樑,他的开端至关重要。吴门传统文化的濡染、家学渊源,并未确定他一生艺术发展的取向。而无心插柳遵父命考至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两年半学徒生活,却影响了他整个生涯艺术发展的道路。在那里,颜文樑首次接受了西画艺术教育。有个细节很能够反映他对西画的理解力。铜版室内高大的机器所造成的晦明变化是复杂的,这些光影下的茶壶、皮鞋、雨伞等常成为他的写生对象,他尤倾心描绘渡边技师刻蚀铜版时的工作背影及办公桌玻璃版所反映着的悬挂的煤气灯影像。于此可见,他对室内光影的敏感及迷恋。铜版室的学徒生活,不仅使他掌握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制版术,而且使他从事了自文艺复兴丢勒开始的西方版画的制作实践。版画艺术所特有的工整严谨以及由画幅尺寸限制而要求的精工细雕,对颜文樑以后细腻画风的形成及其对微小画幅的偏爱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12年,颜文樑告别商务印书馆,回到苏州潜心自学西画。这一时期的艺术实践有以自制油画材料创作的《石湖串月》和《飞艇》及1917年为上海来青阁书坊绘制的水彩风景16幅。现仅存16幅中的《柳浪闻莺》、《平湖秋月》、《湖亭冬雪》、《六和挂帆》、《冷泉品茗》、《兰溪返棹》、《敌楼夜月》、《虎丘早春》、《邓尉探梅》、《沧浪溪栅》和《天平初夏》等11幅印刷品,是现今能看到的最早的颜文樑西画作品。这些水彩风景,既可以看出在当时他对欧洲古典画风特别是荷兰风景画每物必细风格的吸收,又可以发现他在一定程度上对作品后期脱离实景的加工或对景写生同时按中国审美观念赋予理想化的痕迹。这些风景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临景写生,其中某些局部光源的散乱及树木阴阳向背关系的晦涩,表明画家对西画明暗画理的自我摸索过程。
从1912年至1927年,颜文樑酷爱表现室内的空间效果,聚集光束,追求光影的戏剧性。主要作品有《画室》、《厨房》、《苏州卧室》和《肉店》等。
1929年曾在法国国家春季沙龙展出的《画室》,是这一时期透视盒子式房屋内景系列作品的第一幅。阳光从左边推开的门窗投射进来,斜落在临窗的廊柱、画架及地板上,又反映在屋脊、穹椽上,于是整个房屋明亮起来;阳光还从裱着一层薄纸的花窗透射过来,增加了室内的亮度。这个透视包裹的盒子,视觉主点偏在画幅长度的五分之一处,由这一点扩散出的射线造成了画面紧与松的对比。这幅画让人们看到画家对由统一光源生成的各种光反射的追踪,揭示富有戏剧性画室的弥漫着美的光感魅力。而《苏州卧室》是这一系列作品中唯一表现夜间灯光的水彩画。这个透视盒子因被灯光遮掩而变得模糊起来,景拉得很近,透视主点依然偏在画面的右方,但视觉中心却凝聚在左边的灯光光源上
作于1920年并于1929年荣获巴黎春季沙龙荣誉奖的《厨房》,是这一系列作品的典范,是画家对统一光源审美追求达到的一个新高峰。像夏尔丹笔下的静物富有坚实感一样,画面中的每一个道具、每一件实物,似乎都在诉说一段古老的往事。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中国江南旧式厨房的生活场面。向阳推开的两扇窗户,揭开了密封透视盒子式灶间的褐暗,弥漫着晚间夕阳的氤氲。余光散射,铺洒在面对窗子的那堵白墙、斑驳的砖地,最后又收敛在临窗的桌面上,杯盏碗壶还闪烁着亮光。近窗悬挂着的古铜色的筐篮,在尽力挽留最后一丝逝去的光。灶台上的烛火燃亮了,矮小的座炉在暗霭的墙根跳着火苗。等待着的两个孩子,一个伏案,一个观望。两只嬉戏的猫儿,似乎是噼啪跳动火苗外的唯一声源。《厨房》的问世,标志着画家对欧洲传统绘画审美价值精髓的深悟与把握。
《肉店》又名《老三珍》,是继《厨房》之后的另一重要作品。这是从透视盒子式的店铺外着手描绘的室内空间。透视主点依然偏在画面的右边,深度的体现不是靠射线,而是阴暗的店铺、及店铺后窗隐约透过来的暖光所造成。尽管画家本人并没有把这一时期的作品标为系列组画,但《画室》、《厨房》、《苏州卧室》和《肉店》却构成了系列的特色——由一个主光源而揭开的包裹着的透视盒子式的室内场景,透视主点偏向画面的右方。画家表现出的兴趣,不是对自然物像光色的被动模拟,而是对用光规律的主动探寻,并通过对光束主旋律的描绘,统一画面构成的主次关系,强化画面主体,凝聚视觉中心。这种由高度集中的单一光源所发射的光线使空间具有定向性运动而赋予它们生命感受的审美境界,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画师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可以说,十六七世纪是欧洲绘画一个注重“明暗对比”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画家们无不对绘画用光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精深的研究,产生了一批被誉为全欧艺术家的精华:达·芬奇、卡拉瓦乔、委拉斯贵兹、拉图尔、普桑、洛林、维米尔、伦勃朗……光线在这些巨匠的笔下,有时追踪黑暗的边界而穿过物体的表面,从而使统一的物体时隐时现;有时又突然地破坏了物体那些熟悉的外形,造成某种超验的怪诞形式。在他们的笔下,眩目的光线、跳跃的影子以及神秘莫测的明暗,往往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颜文樑这一时期的作品正是对十六七世纪这些古典绘画大师艺术的追踪,当时他未能远赴欧洲体察这些大师的足迹,但他以东方人的理解方式再现了他身边富有浓郁生活情趣的场景,它贴近自然,洋溢着东方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