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尚辉:颜文樑绘画中光色的嬗变
尚辉:颜文樑绘画中光色的嬗变
作者:    来源:品博艺术网    日期:2010-04-01

光色融合之二——故乡土(1936—1966)

光色融合第二阶段的展开,既是画家个人内在艺术发展的必然走向,又离不开建国初期社会精神面貌、文化心态及艺术受政治钳制外在环链的作用。正如许多中国西画家一样,当他们出洋留学时,捧着一颗赤诚圣洁的心与欧洲绘画大师对话,其作品的造型和色彩的“洋味”十足;而当他们踏上故乡的土地,啜饮曾养育他们的母亲乳汁的时候,其笔下的色彩和造型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气候,风俗,文化,传统,成为无时无刻不对他们发生潜移默化的因素。颜文樑也没有逃脱这一规律。从1930年欧学归国到1949年中国社会政治的巨变,其间虽经八年抗战,先后主要致力于苏州美专的办学,但这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化积淀是不容忽视的。从时间和空间上,都使他远离光色融合第一阶段的审美坐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涉世的深入,人的性情、心态往往是回归的。徐悲鸿、刘海粟等许多西画家皆执笔染素,不能说不是内在的合理性使然。颜文樑虽没摭拾中国的笔墨,却往往体现在提炼、熔裁的创作过程中,体现在让油画语言符合东方人细腻的审美要求上。

这一时期颜文樑的作品是注重内蕴表达的,是注重特殊光色氛围下富有诗的意境的追求的。在形色关系上,往往以色就形,强调对象的素描关系,强调对象富有叙事性的质感表现。它不在表面的用毛笔题字钤印,而在作品所洋溢着的中国人所特有的纯真与质朴,在于他用光色表现出的那种亲切深邃的诗的意境,在于作品所透露出的焕然一新的民族精神面貌与时代气息。

被誉为颜文樑代表作品的《浦江夜航》作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画面精心刻画了云卷月移、水波微澜的浦江夜色。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丝絮般的云层对月光的吸收,银镜似的碧水对月光的反射及熠熠闪动的微弱灯火之间所交织出的错综复杂、上下呼应的光色表现上,强调了云层的冷与月光的暖、泊船的静与水波的动、浦江的沉穆与灯火的温馨等各种对比关系。那斑斓的色彩微妙地变化着,展示出画家在狭窄的灰冷色调里宽广的色域。用笔深沉有力,铿锵有声,于笔触间常留下空隙,让人感到运笔的活泼与画家内在激情的颤动。与《浦江夜航》构成姊妹篇的《深夜之市郊》,是另一幅表现月光的出色作品。画家把《浦江夜航》微弱的灯火捻亮了,橙热的光在寒冷的月色里闪动;岸上的景物迷离推远了,静静地在水中拖出长长的身影;如梦似幻的游云移动着,把刚刚吐出的烟雾弥散了,融化了。

对于这种光色交映、迷离变幻境界的追求,还体现在《轧钢》这一工业题材作品上。作者没有局限当时流行的图解工人劳动形象的肤浅形式,而是努力去营造一个透视包裹着的车间所弥漫的沸沸腾腾的劳动氛围。在表现方式上,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莫奈的那幅著名的《火车站》,只不过是画家把《深夜之市郊》那橙黄色的灯光进一步扩大了,变成熊熊燃烧的炉火及滚动闪烁的钢水。而《傍晚灯光雪景》则继续强调这种冷绿色与橙黄色之间的谐调关系,而且提高了这两种对比色的饱和度。这种橙黄与橙红的光源在雪景里的变化更加充分地展示在作品《雪霁》之中。虬曲的树枝被黄、橙、红、紫的夕阳包裹着、吞噬着,晚晴将收尽散落在松软的雪地上的最后一抹余晖。画面配置的复杂而巧妙的光色关系,既利于画家对各种交映的光色及冷暖色调对比的表现,又便于对雪霁黄昏一种浓郁诗情的典型氛围的营造,从而体现出中国人所独有的文化积淀与民族气质。

从《浦江夜航》、《深夜之市郊》,而至《轧钢》、《傍晚灯光雪景》,再及《雪霁》,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描绘橙黄色灯光的倾心。灯火由小而大、由微弱而显著,比例在画幅上也不断地扩展着,成为这些作品意蕴表达相互贯通的一条线索。画家这一先后相承的创作脉络还建立在画面整体的冷绿色与局部橙紫色的对比上,可以说,这种基调的对比使这些作品组成了色彩上的同构关系。它们形成了一个系列,一个能清晰显示画家创作思路发展、跳跃和变化的系统。色彩同构关系的形成,往往指导画家不是非自觉地被动地、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去寻找这种色彩关系的表现。正像画家自己所记述的,这些作品并非实地写生,而是汇集了此一时、彼一时、东一地、西一地灯光和雪景的感受和印象,逐步提炼、熔裁而成的。或许正是这种适当摆脱第一物象的创作审美距离,才帮助画家在用光色表现东方的情调和深邃的意境方面作出了探索。

光色融合的第二阶段是颜文樑绘画创作的盛期,作品数量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作品的面貌也不局限于上面分析的5幅。画家仍以相当多的篇幅去旅行写生,捕捉中国山水的光色,记录一时一地的观感心得,寄托他对自然的赤子之爱。

关键字:颜文樑,绘画,油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