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学术观点 > 荷尔拜因的“文化诗学”(中)
荷尔拜因的“文化诗学”(中)
作者:英二    来源:英二博客    日期:2011-01-25

荷尔拜因和伊拉斯谟生活的时代,自诩为神的神职代理人们,陷溺在腐败、荒唐中难以自拔,而人的声音也开始吵得神的耳朵震耳欲聋。历史处于人本逐步取代神本的思想起点,在另一面,是社会试图摆脱神权控制的宗教革命。

中世纪的教廷,教会极力的盘剥天主教国家,各国怨声载道。君主和民生虽然十分不满,也不敢发作。当德国牧师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将赎罪券扔进火里,贴出了著名的“95论纲”,指出了教皇作为人也要赎罪,就得到了早已不满的德国贵族支持。很快在欧洲各国卷起了新教派的狂潮。路德的支持者矛头所指的是整个神权政治。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廉俭教会,这就是著名的欧洲宗教革命,直接导致了教皇统治的衰微,也划定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基本版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股热流在欧洲南北交会。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立场也显得相当复杂微妙。作为同样的人文主义学者,在生活中,伊拉斯谟与莫尔(Thomas More)的关系最好,但在历史的典籍里,伊拉斯谟的名字经常出现在路德的旁边。伊拉斯谟的圣经研究及“基督哲学”对宗教改革的影响显而易见。他的《新约•圣经》是每一位宗教改革家的案头必备书。他的希腊文本是16世纪白话圣经的基础。路德的德语圣经也是以伊拉斯谟的希腊文本译成的。在1520年代初流行的一幅名为《神圣的磨坊》的漫画。画上的基督将玉米(圣经)倒进磨,从磨下碾出粉(力量、信和希望),伊拉斯谟将这些装入袋中,然后由路德烤成面包。在宗教改革最初几年流行的谚语:“伊拉斯谟下蛋,路德孵鸡”,是说伊拉斯谟的基督教“人文思想”在路德宗教改革之间的因果关系。

作为同样的神学者,伊拉斯谟和路德都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藐视文艺复兴时期的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箴言不能与圣经相提并论”。马丁路德更将“唯独圣经”列为“五独”之首。 但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因信称义”(Sola fide)是路德宗教的基本教条, “因信”意为凭借信仰,“称义”是耶稣代替人类受罪使人类得到救赎。“称义”与人在上帝眼中的地位,以及上帝对待人的方式有关。义是上帝的正义。人的原罪让人不能达到正义。中世纪时,传统基督教强调通过“善行” (如购买赎罪券)来得到称义。而路德的“唯独信仰”是说只能通过信仰而不能通过善行来得到称义。

《天主教辞典》证实这一点说:“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对于罪人在天主面前称义的方法各持己见,这成了他们彼此之间的主要争论点。路德在他的《餐桌闲谈》(table talk)中说“这个道理(意即惟独因信称义)若不能成立,我们便完了”。

伊拉斯谟对“因信称义”说法不以为然,对伊拉斯谟而言,人的原本是形质俱佳的,通过耶稣,人快乐地同上帝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而路德完全把人看成是罪人,对路德而言,人神是对立的,同人和好,是上帝在耶稣身上体现了他的仁慈,但上帝的义是人窥探不着的。如果人的善行能被称义,那基督就是白白死了。

伊拉斯谟欣赏的古典文化,路德认为完全是在渎神,路德从根本上质疑文艺复兴精神。公开谴责“免除原罪的惩罚”提倡的是一种丑闻式的东西。1524年,伊拉斯谟出版了《论自由意志》,主张人有自由意志,才有道德上的责任。1525年,路德发表了《論意志的捆綁》引征奥古斯丁的神学观点,与伊拉斯谟针锋相对,主张预定论,称伊拉斯谟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从根本上说这些都是人与神关系的分歧,为此困惑了西方世界数百年直至今天。伊拉斯谟的清风,在马丁路德演变成一场席卷全欧的狂风暴雨。在英国,大法官莫尔将路德教徒送上火刑柱,而亨利八世(Henry Ⅷ)因为莫尔效忠教皇而将他送上断头台。在他的儿子爱德华六世(Edward Ⅵ)手中,国家信仰从天主教转向路德;随后是他女儿玛丽(Mary)的信仰回归天主教,在90天的统治中大开杀戒;而在她的妹妹伊丽莎白女王(Elizabeth) 上台后,信仰则最终走向一种妥协。这种宗教变换的历史在英国引发好几百起宗教屠杀;但英国还是避免了宗教战争,而在欧洲大陆,血腥的宗教战争因此持续了数十年。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字:霍尔拜因,文化诗学,欧洲 文艺复兴,人物,肖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