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力量造就了“世界”艺术中心
哥曼报告没有交代的是,“世界”艺术中心移到美国并非自然而然,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政府在其中出了大力。王绍光先生在《读书》(2002.5)介绍桑德斯《文化冷战:中央情报局与文学艺术》一书,披露中央情报局通过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捧炒抽象表现主义和“美国艺术”,以致中央情报局人士得意地自称:“我们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真正缔造者”。考克洛芙特的文章《抽象表现主义:冷战的武器》,同样揭露了中央情报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家族和惠特尼家族导演的美国版艺术与政治联姻的故事。购买抽象表现主义作品被等同于爱国行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被认为起到“国家防御武器的作用”!
正是借助了强大的政治力量,美国人成功地在战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愣是凭空把一个艺术“边缘’”国家推到西方当代艺术“中心’”的位置。这是政治推助艺术、艺术为政治服务的绝妙范例。所以克莱尔说西方的文化统制与苏联的文化统制毫无二致。
2、中心的边缘
哥曼的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端出事实,各种数据都大致得出一个同样的排名:美国、德国、瑞士、英国,美德稳居“轴心”,法国常常只能排第五位。第二部分是从艺术市场和艺术体制的关系,分析形成美德轴心的原因。第三部分是建议,怎样去扩大法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
这个报告尽管挑明国际当代艺术是以欧美富国为“中心”,其他非西方国家为“边缘”的事实,但着重分析的是法国在这个“中心”里被边缘化的事实。
由美德构成的“轴心”,即中心的中心,连法国艺术家也很难挤进去。哥曼列举了大量法国艺术家被“边缘化”的事实。画商和收藏家普遍偏好美德艺术家,认为美德艺术家的作品风险小,并有升值可能。于是就有如下一幕:一个法国画商为一件法国艺术家的作品开价4万美元,一位外国画商马上跳起来:“这不可能。一个法国艺术家不值4万美元。这,这是一位美国艺术家的价钱,而不是一位法国艺术家的价钱。”(131页)还有一位画廊主说:“有一些心理限度与艺术家的国籍相关。许多人告诉我们:‘超过10万法郎(约1.5万美元),我就不买法国人的作品……”’(132页)
国籍和地域的因素,在一些重要国际展览上依然起作用:法国艺术家黯淡无光,只是当配角。威尼斯双年展最近十几年的得奖情况,也是“不停地展示美国艺术家的压倒性成功”。如1999年双年展的三项金狮奖和三项国际奖,除了一个金狮奖被主办国意大利拿去,另五项奖都被美国或居住在美国的艺术家囊括,其中一项国际奖被一个生活在美国、原籍中国的蔡某人获得。实际上威尼斯双年展背后,堆满了美国人的钱,这是西方艺术界尽人皆知的。
尽管“边缘”国家的艺术家近些年在“中心”的双年展、文献展上显身露面,但如哥曼指出,国际艺术市场对他们仍是相当“关闭”。
当年陈胜的一句感叹“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令我印象深刻。面对法国艺术家的堪怜处境,哥曼也浩叹一声:“难道我们要相信,某些国家或民族比别的国家或民族对艺术创造更有天赋?如果用生物学或更微妙地用文化主义的说法,无疑很难解释为什么19世纪和20世纪初对艺术如此有天赋的法国人,后来竟被美国人抢了风头。”(31页)
我个人觉得,法国的被排挤,相当程度上恰恰是“文化主义”或地域文化的原因。因为哥曼排名前四位的美、德、瑞、英,基本都是北欧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而被挤在“中心”边缘的,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这些西南欧的拉丁民族。从宗教上讲,法、意、西等拉丁民族多信奉天主教,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多信奉新教(瑞士更是新教加尔文教的发源地)。
在历史上,是信奉天主教的南欧拉丁民族创造了辉煌的绘画传统,而北欧德国尽管也有丢勒有小荷尔拜因,但更富于音乐、哲学思辨天赋。至于英国,“到1550年为止,英国只有猎人,农夫,大兵和粗汉”(丹纳:《艺术哲学》,83页),其绘画没法与法、意、西同日而语。我始终钦佩如今不时髦的丹纳强调南北欧地域对文化艺术发生影响的观点,也钦佩马克斯-韦伯发现新教文化重商、天主教文化重文的观点,更钦佩克莱尔点出:“这种美国抽象审美的地理分布,几乎重合于新教国家的地域。如果说加尔文教和资本主义相连,那么也可谓新教审美和抽象审美相连。”又:“这种美国先锋派的清教审美,是在瑞典、荷兰、瑞士德语区和德国这样的欧洲国家最受欢迎。”
说得太清楚了。不是法国人今天突然丧失了艺术天赋,而是美国为首的新教文化圈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凭借经济和政治的强权,硬是把原先不是艺术的东西强行炒成“艺术”。
地域和文化的因素远未失去其影响力。我以为,小国瑞士之所以是西方当代艺术的大国,排名常在法国之前,其德语城市巴塞尔每年举办西方最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最近又把这个博览会的分会办到美国迈阿密的海滩,还有瑞士画廊在中国推动“当代艺术”的势力也非同小可……正是因为瑞士是新教国家,与美德在文化上同宗。
事实上,不是西方艺术中心移到了美国,而是美国另起炉灶,把“抽象绘画”,尤其把“超越绘画”的一些东西——波普、极简、行为、装置、观念、影像等,命名为“艺术”。这样的“艺术”中心当然是在美国。法国被排挤到“中心’的边缘,也就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