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话:喻红/王萌
地 点: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会议室
时 间:2006年4月27日上午
王萌:我大体的想法是从您1990年参加的“女画家的世界”和“喻红画展”到1991年7月9日在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新生代艺术展”这段时间的一些历史事实做一个简单的采访。
喻红:行。
王萌:我们今天在研究新生代艺术的时候,当看到喻老师的作品,就会想到批评家易英的一句话,说“当时您的作品表现出无可挑剔的技法的精湛性”,而且如果我们进一步看您的作品,比如在“女画家的世界”这个展览中,您展出了《肖像系列》这样一种具有波普倾向的作品。当时您是处在刚从学院毕业转向创作的时期,而且之前有“八五新潮”运动,我们想了解的是,您当时是怎样从学院写实性教学转向风格具有波普意味的创作呢?
喻红:我是1980年上的美院附中,1984年上的美院。上附中那会当时刚刚开放,有很多画册引进国内,我们也在临摹。当时有很多新的思想进来,但是中国当时特别是在绘画界主流风格还是在“伤痕美术”或者“乡土自然主义”。当我上大学1984年很快就进入“八五新潮”。但是当时“新潮美术”主要是在浙江中国美院,或者东北等地域,而中央美院在当时我的印象中是比较保守的。我们在校时也搞过一些群体,但是跟人家那些比就没法比了,人家都表演出一些行为什么的,还有的烧作品,我不知道美院的学生是保守还是谨慎,反正没有他们那么前卫。包括我当时那会儿都是一种看的、观望的心态。然后学习的还是五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当时就是学习跟创作完全脱节的状态。而且那个时候创作界是两条路,一个是画西藏什么的乡土自然,再就是在野的社会上的新潮美术,然后主流的美协搞的基本上还是乡土的这种,这是背景。当时对我来说,因为上学嘛,我就是觉得新潮啊离我很远,因为不是在那种环境下长大的,当然看看也很好,但是觉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我是88年毕业,当时社会上的商品经济已经有点意思了,那时候好多海报杂志什么的对我影响很大,就是喜欢一些好看的东西,也是小孩上学嘛。我是88年毕业,当时做“女画家的世界”这个展览的契机是88年有个“人体艺术大展”,这个展览是教师的展览,我当时因为留校就有机会参加了这个展览。
王萌:是展出了《寂静》这幅作品?
喻红:对,当时是广西美术出版社赞助的这个展览,从场地到画册一系列吧。当时这个展览在商业上很成功,社会舆论上也很成功,门票卖的也很好。所以出版社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点,就想接下来再做一个女艺术家的展览。我是唯一一个参加这个展览的女画家。他们当时就找到我跟我说明了这个意愿。我当时觉得好啊,因为大学刚毕业,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嘛。他们就让我想想怎么做。然后我就找我周围的一些同学。
王萌:您相当于这个展览的组织者?
喻红:对,现在叫策划人了吧。当时没那个概念。当时就找了一些二十出头那些小孩,都刚刚毕业,特别有展出欲望的那种感觉的,也比较好沟通,然后就开始做这个展览。当时88年底人体艺术大展,就想一年以后89年做这个展览。
王萌:我记得是1990年。
喻红:对,当时89年因为赶上“六四”了,整个社会气氛一下就变了。之前的“现代艺术大展”、“人体艺术大展”给人感觉艺术已经很热了。但是“六四”之后大家就觉得还要搞艺术么?就开始反问了。然后我们这个展览一下就过去了。
王萌:那“六四”之后大家心里会有一个什么感觉呢?
喻红:那是一个很大的政治事件,对所有的人,特别是北京的人有直接的影响。之前有些狂热,但是发生这个事件之后很多事就没有意义。包括后来的“新生代”或者“玩世现实主义”都跟这个背景有关。就是忙了半天干什么呢都?就觉得没有意义了。找不到出口来表达。“女画家的世界”就在这种背景下推迟了一年。人体大展那种商业上的成功也都慢慢消退了。广西美术出版社刚开始有一部分启动资金,后来这事拖了之后资金也没跟上,后来我就找了美术馆的汤沛,他当时是在那里负责,我就说这事已经准备一年了,那边的资金也跟不上了,这事有点凉了,但是大家还想做,就是不想再花太多的钱了,然后我又拉了好像是燕山石化吧,又拉了一个赞助,等于是燕山石化出一部分、广西美术出版社出一部分,然后美院陈列馆出场地。当时是那两部分钱划到美院帐上,然后他们才出的场地,可能最后有一点结余,都留给了他们。但是在整个展览的举办过程中,美院陈列馆都是很支持这个展览的。
王萌:场地是租还是完全免费的?
喻红:完全免费的。最后就是有一点钱剩下就归到陈列馆了,但就谈不到什么场地费了。
王萌:当时展览有没有做画册?
喻红:没有钱做画册。
王萌:现在有些材料说这个展览是在陈列馆举办的,也有的说在画廊举办的。
喻红:在陈列馆。
王萌:没有在画廊?
喻红:没有。王萌:现在有些材料都不准确了。
喻红:当时是把美院陈列馆的1到3层全都包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