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声 青春颂 (局部) 中国画
《魂系山河》创作的成功,准确诠释了李延声关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观念,显示出他驾驭历史巨构的非凡才能,也优异地表现出他在笔墨上的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积墨的经验,经过时间的酝酿与发酵,不可遏止地成长起来,并鲜明生动地表现在李延声的另一史诗性作品《青春颂》中。
《青春颂》是李延声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主题性绘画。全卷长80米,高1.5米,分为六个部分:《五四号角》、《时代先驱》、《烽火岁月》、《建设先锋》、《火红年华》和《世纪春曲》。长卷生动再现了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祖国建设的奋斗史,热忱地描绘了从五四先驱到世纪英才的杰出人物的群像。可以说,它是80年来中国杰出青年的纪功柱和精神史。李延声仅用了4个月就完成了这幅巨制,很显然,这是在特殊精神状态下所产生的速度,稍加细究,可以发现其精神动力有二:一方面,“青春”的主题唤醒了李延声有关青春的所有回忆,使其情感与想象力达到高度饱和状态;另一方面,他把塑造杰出青年形象的过程转化为精神交往和对话的过程,以至于他无意中窥测到这些杰出形象之后隐匿不彰的真理: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杰出青年的奋斗史和理想史。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还有什么比发现这一真理并有权力表达它更为荣耀的事呢?
“青春”只能在“颂”的体例中才能彰显她的卓绝奋斗史和华美风采,换句话说,只有“颂”的叙事才能将如此大跨度题材所拥有的人物、事件有序地呈现在同一画面中。那么,何谓“颂”?李延声的理解是,它是一个多声部的交响式的叙事体,依托于人物与历史环境,人物与历史文献,人物与文化符号的反复对话,相互吟唱,使杰出青年们从具体历史事件和时空中超拔而出,在青春主题上形成一个首尾相贯,犹如青春生命般和畅,富有朝气,瑰丽多姿的历史叙事。
“颂”的多声部结构是被衬景的多重性决定的。在传统长卷诗书印及题跋、鉴藏款入画的基础上,李延声对衬景结构作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强化历史的典型环境,增加重要的历史文献;以传唱不衰的青春歌曲替代题画诗;以寓意青春似火的火的符号点缀画面。四个部分贯通全卷,遥相呼应,引导观者时而聆听到来自历史典型环境的低沉述说,时而被《新青年》、《湘江评论》中沙沙的书写声所震动,时而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旋律梦回激情与浪漫的岁月,时而会在星星般的点点火炬上看到奥运之火的荣耀。在与画面的心神交会中,观者会到达衬景所暗示的主题:伟大的青春正是在穿越时代烽火和历史烟云中被锻造出来的。
画面人物在“颂”的吟唱和衬景所构筑的盛大仪式中被赋予了历史的象征性。从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向警予等到狼牙山五壮士,到刘胡兰、董存瑞,再到雷锋和新世纪的英才,李延声完整地构筑了80年来最为卓越青年的群像。毫无疑问,在他们身上体现了80年历史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在大时代的背景上,他们个体生命中以奉献、牺牲、爱国、求真为核心的性格与精神被充分升华了,以至于成为时代最为昂扬的精神,历史地看,他们青春的精神轮廓完全可以等同于历史本身的轮廓。因此,准确地讲,《青春颂》是一部现代杰出青年的心灵史诗,它完全可以和王蒙的《青春万岁》前后辉映,相互媲美。
令人惊奇的是,“颂”的复杂的交响式结构是在最简洁、单纯的笔墨形式中被构筑起来的。轻风掠岗般的水墨渲染,灵动而朦胧地丰富了衬景的层次,在它的衬托下,线的运行与描绘被提高到书写性的高度,或激越奔放,或雄强奇拙,或婉转飘逸,笔笔见力度,见性情,见变化。数百人物造型、组合的塑造,仅靠线条繁复多姿、虚实相生的变化来完成,算得上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独树一帜的“新体”了。不仅如此,李延声还试图证明,线的抒情性和典雅性完全可以在写实造型的科学骨架中闪烁出现代光彩。
数十年来,李延声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上始终燃烧着一种热情,《魂系山河》、《青春颂》之后,这种热情似乎更为炽热,它不断地转化为对新题材的巨大渴望。近年来,他又连续创作了《东方风来满眼春》、《虎门销烟》等大型作品。《虎门销烟图》是《魂系山河》第三部分《销烟气如虹》的延伸之作,与后者相比,《虎门销烟图》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和画面布局及气势营造方面更为深入,也更为完整。林则徐不再作为一个反思者而是作为一个行动者走入画面。清癯、平和的外表,从容淡定的姿态,内蕴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烈。两边辅之以两广总督邓廷桢的老而弥坚,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的天纵英武,磐石般地立定了画面精神,形成挽狂澜于既倒的态势。以此为核心,画面人物分为两组:销烟勇士的数支队伍从上至下以虎跃之势形成压迫感,尖刀般的队形直插化烟池;前来观看助阵的民众虽潜隐于画面后部,却以层层叠叠的密匝绵延之势形成长城般的厚重。然而,画面主题如果仅驻足于此,那么,它会略显苍白。李延声的机智之处在于,在画面叙事的末端,设置了一个不易察觉的悲剧性冲突结构:销烟的墨色云雾升腾中,隐约可见远处的炮台,它以令人不安的沉默预示着战争的来临,并暗示着销烟事件注定失败的命运。只有在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冲突中,销烟御患、维护国家主权,并以此彰显中国人民精神风骨的主题才会真正迸发出它的历史价值和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