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谢谢郑老师的发言。现在我们有请刘老先生发言。
刘老先生:这个画展是显示画家实力的舞台。这个写意中国,我认为不能从形式上来理解写意,主要是内涵,主要是实质上要求艺术要有表现力,艺术要有中国特色的最强烈的表现力。写意画、工笔画都要显出那个意,要抓住灵魂。人物画也要抓住人物的灵魂,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提升精神,画的精神。千万不能误解好象写意画、工笔画。工笔画里面含有写意的精髓,好的工笔画也要写意。写意中国更强调中国的表现力,最大方最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种精神主题。光从形式上了解就错了。历史上最知名的有好多是工笔画的。包括我们中国馆里面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工笔画。所以如果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容易认为工笔画就不算画了。至于制作、写实。我觉得不要太排斥。只要最后达到感动人,你制作也好,写也好,最后能不能感动人,能不能深刻地描写事物,这是我们要抓紧的东西。不单纯从形式上解决一切问题,还是要看质量,考虑水平、灵魂,人物画就要抓住人的灵魂。所以毛主席说过,要塑造各种各样的有乐趣的人物来推动历史前进。他没有说一定要用什么形。
我们确实要下功夫,我们要有艺术性,要有笔墨,要有中国风。从这个角度理解。但是千万不要排斥深入描写的东西,工笔画的东西,深刻刻画的东西,要和外国拉开距离。现在好多宾馆,中国画没了,都是英文。中国画就是黑头发,非要染红头发有什么好?抓住中国的本质,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希望深入地去塑造人,塑造我们广大的劳动人民。我认为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永远不会过时,谢谢。
陈强:谢谢刘老先生非常精采的发言,特别是它强调要同内涵和本质上了解形。
邓老师:刚才几位发言以后我觉得已经无话可说,我很赞同他们说的。刚才提到的写意是一个精神,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精神的是一个气场。我同意刘老先生的说法。工笔画也很好,体现在它的临摹性上。我们看到很多的工笔画。我们中国人看一幅画首先是看。刚才几位提到了绘画的书法性,这个应该成为我们写意中国的重要的东西。这是一。
第二,我讲讲精神层面。中国非常在意天人合一。一件好的作品,一定是与整个社会环境和气场融合在一起的。这个才能感动他。刚才车院长提到的上海画家有一个局限性,这些年我们都不太注意。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上海一地的问题,我觉得是整个中国美术的问题。我们看这个全国美展周围画展,我跟我的朋友去看了,我们就在议论。觉得不像是中国画。当然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好的东西,比如说造型,,有的作品故事本身也讲,但是感觉不太像。这次我们很高兴看到杨院长主持的写意中国,在这里大声疾呼。非常庄重地推出写意中国这个概念。我很感动。如果我们中国画向这个自信走下去,我们都会更有信心。
谢谢大家。
王老师:我们中国不是追求绝对的写实,写不是追求绝对地抽象。陈大力说中国画的写意包含三个内容。中国画一定要讲究笔墨,笔墨里面最重要的是笔法和用笔,如果没有笔法和用笔,中国画就不是纯粹地中国画了。心里的中国画很多没有经过中国画书法的训练,在宣纸上用毛笔拿起来就是中国画。这个是不对的,这个不是中国画,没有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另外,弄清楚写意中国的写意化和当前的多元,这里面还是要认识清楚的。多元可以冲淡中国的写意精神,如果一个中国画展,有很多不是中国元素的,其中的画种。它可以利用多元地旗号,把中国画的民族性冲淡。因为中国画是要讲笔法的,否则中国画自由表现,不讲用笔,我认为这个不是绝对的中国画。多元和中国的写意精神应该分开。
第二,粗细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有争论,应该说写意画里面讲用笔,工笔画也讲用笔。工笔画你如果用笔好,讲究笔法,它同样是一张写意画。我感到工笔和写意里面,我们应该要认清楚。都是要讲究用笔,讲究笔法,这才是中国画。
陈强:下面我们有请龙老师。
龙老师:我感觉在最近几年,这次是相对来说印象很深刻的展览。从策展一直到展览的效果,参展和画家的水平,这次是非常好的一次。我想这个展览从主题来说,提出写意精神。中国国家画院和中国画研究院一直倡导的弘扬我们民族绘画的文化精神,这一点又是一个亮点。并且还有当下的限制性。当下我们中国画的发展中,我提出这一点是有深远地影响和意义的。写意精神实际上是上升到道了,下接于理。中国画中间的核心价值的趋向很重要的。作为写意精神来说,在中国文化中,它实际上是一种带有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国人看事情看人生看现状,非常全面涵盖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实际上首先要有写意人生,才会有写意的绘画精神。它也是我们提升中国凝聚力的人文生态的问题,写是手段,意是价值取向。为什么说写意,这个写就非常重要。在饯行中,它是时刻不离我们文化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一种文化价值取向。它有写的精神在会体现出来。在我们当下的绘画中,就像刚才很多专家说的。我们现在最缺失的就是这点。因为这一点上实际上涵盖了中国人的大的审美趋向,包容是非常多的。在这个时候倡导这点,它是有限制的。我们现在先开启这被一个起点,回到这块还是有很多的命题和很多方方面面可以展开的。这次提出这个概念,对我们今后的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谢谢大家。
陈强:谢谢龙先生。
韩老师:很简单的一个概念,画人物画。除了这个以外,表现内容里面也有意,诗词的东西意境的东西。现在感觉这个不够了,又上到更精神的一层。我觉得这些综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局限在某一个技巧、形式或者思想,这个东西必须要吻合起来协调起来。形式跟技法、内容完美结合。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精神。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有时候我们往往太强调笔墨,过分强调一个东西的时候,把它当成一种唯一的时候。我们某种东西又缺失了,我觉得主要是这个拿捏的水平。拿捏这个东西跟每个画家的功力、修养、艺术家的气质都有关系。我觉得应该是综合地来看写意精神。
陈强:谢谢史老师,整体性地理解写意。
张老师:很高兴杨院长的国家画院带了这么一个好的展览,从主题的确立,非常切入当下。确实我们在我们这一拨画中国画的人私下都在议论。去年11届美展是在上海开的,当时好象文汇报的记者在采访方老师的时候说了,他说整个展览里面大概写意画只有5、6张。当时引起轩然大波。其实我们一直在说,写意现在越看越没劲。像今天这个展览,还是有许多好作品。从展览的学术梳理也非常好,前面有中国绘画史怎么回事,然后再引入今天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个有学术性的,有学术梳理,也是有学术高度的展览。大家都说了很多写意。刚才史国良也说了,认为这个就是跟工笔对照起来的技法。今天不光是写意画少了,而且那些工笔画里面,也根本就没有写意精神了。因为在古代的那些工笔画里面,我觉得其实是充满着一种写意精神,这个大家都讲到了。写意不是一种技法、笔法,而是一种精神。我们看《悼念图》的时候,和今天看的很多画,我不相信古代的画《悼念图》的时候衣服上的皱纹就那么几条,现在的牛仔裤上有那么多条。我就不相信在宋代的画里面,那个时候树上的疙疙瘩瘩那么点,现在工笔画上几乎要把所有的凹凸表现出来。绘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中国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果把什么都画出来,那历史上传下来的很多作品就没有意义了。
以前我上学的时候,我看彩陶上面的一些纹样,它就是写意画。如果拿这个彩陶的纹样和西洋的希腊平画来做比较的话,他们都是人类文化的极品,但是从一开始中国人就没有去扣那些细小地东西,而是追求写的精神。这个写的精神,如果看希腊平画,它里面也画了很多东西,但是就是很死板很装饰。而我们的彩陶上,那种软笔非常洒脱的,非常有风度的,充满了一种写的意境的这种用笔。就造成了我们中国绘画的特殊的风格,也就是一种中国风格。我们今天好象正在把好多东西都丢掉了,刚才大家讲到书法用笔。我想其实关键恐怕在世界绘画史上,很少有一种艺术,它写字和画画,都是用软的兽毛做的笔来制作的,我觉得这个可能就是造成中国画写的精神很重要的一个元素。我看我们画院里面老一辈地画家,一上手,毛笔字书法都是很好的。到年轻的一辈,到我这里毛笔字都写不好。再后面恐怕字也写不来。这个问题和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关系。在今天这个时候,我们强调写的精神是非常要紧的。它跟真实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有一种意趣,这种意趣正是我们中国画要追求的一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