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老师:参加这个会很高兴,我觉得这个展览有它自己的特色。这个展览在它的策划上做得很好,从它的策划的思想、形式都很好。我们中国发展到今天,既要提倡精英文化,也要提倡老百姓看得懂的文化。我觉得这种通俗易懂的展览形式,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更多的要搞一点这样的宣传。像我们现在《百家讲坛》这种,把中国的文化普及到老百姓,普及到大家都能懂。今天很多观众就把写意理解得很简单。写意不光光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更多的是本质上的,是中国画的一种意识形态。我们的中国文化,要自强到这一点,大家走到哪里都要有自豪感。因为中国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是非常多的。民族的自信心很重要。我觉得写意中国这个命题非常好。中国的文化这种阳刚之气的东西,现在的作品这种功利性的东西加工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周围绘画特别是水墨画,更要提倡写意的本质。让它成为一个更主流更让大家了解的东西。这样我们中国绘画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大家都在沉醉于那种功利性很强的东西的时候,搞一些这样的展览很好。
这是我的一点感想,谢谢。
嘉宾:我们中国画发展到这么高峰了,出了这么多画家。还要发展吗?他说肯定要发展,时代带发展我们中国画必然要发展。我们必须是民族的,而且是当代的。我们还要向前发展,以后就看年轻人来闯这一条路了。
嘉宾:我看了这个展览之后,我的印象是这个展览作品都很精致,都很注意技巧,包括个人的风格、面貌都很清楚。我们艺术作品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很重要的。在我来之前,我们当时比较罗丹的作品,作品本身看起来相当不错。它的作品的那种语言,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看可能和罗丹分不出高下。如果我们仔细看,整体来看一下,他不是罗丹。80年代美国的一个展览把罗丹推出来,法国人说他不现代。比较两个人作品的时候,他可能是受了他的情人的一种影响。罗丹对人类和这个世界的有一个整体的看法。还有它的价值判断。作品本身有一个艺术家对世界整体的一个判断。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有没有超出一般人对作品的解读。比如我们解读罗丹其实很费劲,我们一下子就看得明白了,那样的作品可能不能经过时代地考验。我们今天所谈的艺术技巧、笔墨等等这些问题,它到底要承载什么东西?这个问题可能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家的责任。
嘉宾:我觉得大家都知道写意精神,这次展览强调这个。大家嘴上平时都说这是我们的核心精神,但是实际上在实践的时候接触的太少。这次举办这个展览有它的战略意义。尤其这次在上国际艺术节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站在大的世界文化范围里,中国强调写意,我们目前是否沿着这条路在走。既然我们强调写意,写意画美术上直接借用了。实际上中国绘画中国艺术都在写意这条路上。好象画工笔的就不是写意,画粗笔放笔就是写意。这个概念如果混淆的话,中国画的人都在写意。都是有意味地,不管你是粗笔还是细笔,是简笔还是散笔,只要是有意味的,你这个都是在写意。我们祖先的很多画,都是用工笔画的,其实和我们今天全国美展好象作品,是没有意可写的,只是在那里说一些没有意味的话。但是古代的话,就那么一笔两笔,但是是有意的。属于汉字表现出来能表现意,也是需要的。就怕你没有意,而是直接粗率地描写出来。
还有一个,都是写意,还分大的还是小的。有时候叫意味,有时候叫意趣。我个人认为味大于趣。我在20多年前。当时看一些朋友画画,情趣很好。比如底下偶然出现一些东西,结果就破坏掉了。也有趣,但是和你表达的精神的味不一致,所以只能破坏。比如陕西的《秣陵》。如果有味就很好,如果有趣就不准确了。大家都在谈写意,写意到底同哪个方向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我们中国画在小的趣上相对多。这次国家画院创作的作品,至少作品量大一点,我想与这个也有一定地关系。
江老师:前面的老师们都谈了关于写意的概念,从笔墨、精神、文化,包括趣味这些方面以及书法方面,都进行了全方面地诠释,而且我感觉实际上笼统起来看,基本上是包罗万象。我理解这个写意应该从更大的层面上考虑,这样我们可能会少一点包袱。因为我感觉绘画是具有时代性的,所以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文化在写意方面的强调,在这几年重新强调。这个跟时代是同步的。写意其实张扬的是一种中国的精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和定位。中国文化应该是什么样呢?前面的学者也有谈过。实际上这种哲学思想或者文化说法,我感觉也只是中国文化的一支或者一脉或者主流,但是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是不是就拿一本《上下5000年》的书就能够概括呢?中国的写意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所以中国精神和写意精神如何传承呢?从绘画范围来说,首先是通过优秀的作品和伟大的画家来承载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伟大的画家。包括我们现在在座的一些老师。他们的作品实际上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些作品实际上都是在文革之前或者文革当中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有没有写意精神?我感觉是有的。因为它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的象征,是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而且是优秀的作品流传下来。由于是优秀的作品并且流传下来,所以它就承载着中国的文化精神。所以它就是具有写意性,就是写意精神的具体表现。到了今天这些画家他们的作品不断在创新和发展,有了现在新的艺术样式和精神追求。而现在的新的艺术样式和精神追求也还是顺应了目前的大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的背景。所以他们的作品在今天这个时代又有了今天的样式。所以我想这个写意,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品就是具有写意性的。
所以我们这次写意中国这个画展的举办,它的成功之所在主要是因为它邀请了一些优秀的大画家小画家。而这些作品不是为了这个展览去创作的作品。而是这些画家长期积累的优秀的作品。所以大家感觉这个不是为某一个展览展出的作品,所以大家看起来会感觉非常地轻松,可以满足各种胃口的观赏者。所以这个展览是成功的。要具有写意性就必须画得好。赵老师这个作品,看着很朴实,好象也没有笔墨上的潇洒和放纵。但是感觉把东北黑土地上的劳动者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了,我感觉这个就是写意。难道非得放非常宽非常大?所以画要从这个层面上追求,不管用什么方法画都具有写意性。中国优秀的东西就是写意的东西。
还有一个就是时代性。现在我们讲究中国传统的时候,容易把它绝对化。西方的文化的负面影响,其实应该从发展的眼光看。西方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有负面影响,但是也有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当下的一些非常优秀的大画家,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是在接受西方美术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但是它表现的东西又完全是一种非常中国的一种作品。所以这个问题就说明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写意,概念上不应该是所谓的传统的样式,应该是有发展。而这个发展实际上那种存在的意义也就体现在发展当中了。所以再往后发展,中国画和写意会不会还是像各位这样画呢?我觉得未必。我感觉中国画可能再往下发展,按各位这样画再画上几百年,应该是有一种新的方法。而这个变化应该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而这种优秀的作品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写意、中国精神。
我的发言完了。
韩老师:平时画画很少思考,我对理论什么因此得很少,今天这个研讨会我觉得很好。我听了大家的发言以后感觉一种豁然开朗。本来真的搞不清为什么叫写意中国?工笔画算不算写意?很多东西搞不清楚。我听了以后觉得大家的发言都很精采。我听下来有这种感觉,写意画是一种追求,不能有一个框。好象我今天画一个画,要体现一种写意性。一张画其实你画好了,成功了,实际上就是体现一种写意精神。我是这样想的。今天画展我觉得很好,国家画院到这里举办一个画展,很精彩。好象上海搞这么一个画展也很少,特别是展厅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布置各方面都很好。谢谢国家画院的领导和同志们。
我就讲这些,谢谢。
陈强:关于写意中国这个命题,我们今天研讨以及展览,不光是对绘画传统的梳理,也是对中国画当代画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我想还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今天只不过是过程当中的小小的基站。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个研讨,也感谢大家贡献了宝贵的思想。
张仁良:感谢各位,今天上午的开幕式和下午的研讨很好。尤其下午的展览对展览的主题的深化起了非常好的作用。我觉得写意肯定是中国画的长期的大课题,过去我们谈写意,今天我们在谈,将来我们就永远要谈。艺术没有永恒地标准,但是写意精神我估计这个标准作为中国画来讲应该是一个永恒地标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主题是写意精神。中国画又是写意精神的一个主要的载体,一个经典地载体。我也是画写意画、人物画、水墨画的。我的感觉中国画如果不坚持写意性可能没有出路。坚持写意精神是中国画蓬勃发展必须坚持的一种东西。再次谢谢各位。
我代表杨院长说一句话。这次展览到上海来,得到上海朋友尤其美术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之所以展览能够有今天的效果,再一次感谢大家。希望各位到北京去,到国家画院去。杨院长来国家画院之后经常说的一句话,国家画院是全国美术家的秘书处。就是要为大家服务的。在座的各位朋友,欢迎到北京去,欢迎到中国国家画院去。我们一定会做好秘书处的本质工作。再次谢谢大家。
(编者说明:出席本次画展的艺术家有:中国国画院院长、上海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方增先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西安美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著名画家尼玛泽仁先生、著名画家李宝林先生,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著名画家张桂铭先生,著名画家王迎春女士,著名画家蔡超先生,著名画家袁武先生,著名画家谢志高先生,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著名画家郭全忠先生,著名画家张培成先生,著名画家韩硕先生,车鹏飞、马小娟、吴玉梅、何曦、朱新昌、朱敏、丁筱芳、毛国伦、张雷平、张培础、邓明、吴明耀、沈虎、鲍莺、陈翔、张桂铭、蔡广斌、季平、万芾、傅嘉俊、薛俊华、甘永川、赵奇先生,张立柱先生,曾来德,范扬,史国良,赵卫,梁占岩,著名画家林容生,著名画家何家林先生,著名画家于文江,蒋义祥,著名画家刘西杰,著名画家李晓军,著名画家王辅民,著名画家陈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