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当英国的里查德·汉密尔顿、美国的罗伯特·劳生柏和贾斯帕·约翰斯等艺术家大肆利用现成品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波普艺术”新浪潮的时候,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现成品的美学和艺术价值,在涌现出一批艺术家、已经完成了大量作品并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和展览,作为一个流派基本上已经形成气候的时候,一位名叫皮埃尔·雷斯塔尼(Pierre Restany,1930—2003)的法国艺术批评家站了出来,他扯起一面名为“新现实主义”(NouveauRealisme)的大旗,将这批有着共同艺术追求的年轻艺术家组织在一起召开会议,他还起草了一份宣言,让各位艺术家在上面签上姓名,如此这般,使得一个有组织的流派、一个有纲领的运动在法国正式登上艺术舞台。
新现实主义运动形成的具体过程是这样的:1960年4月,在雷斯塔尼的组织下,阿尔曼、伊夫·克莱因、雷蒙·汉斯、弗朗索瓦·杜弗莱纳、雅克·维尔格勒和让·坦戈利六位艺术家在意大利米兰的阿波里奈尔画廊(galleria Apollinaire)联合举办了一个展览,雷斯塔尼为展览撰写了一个题为《新现实主义者》的前言。这份文字被看作是这个团体的第一份宣言。同年10月27日上述六位艺术家与雷斯塔尼齐聚巴黎第一田园大街(Rue Campagnepremière)克莱因的寓所召开会议,被邀请参加会议还有达尼埃尔·斯波埃里和马夏尔·雷斯。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它非同寻常的程序在于,会议经过讨论,签署了一个由雷斯塔尼起草的符合宪法的组织宣言“新现实主义宣言”。按照签名人数,宣言共制作了九个版本,其中七份写在蓝色纸上,一份为玫瑰色纸,还有一份是金色纸的。在宣言中他们给新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新现实主义等于现实的新的感知领域”(Nouveau Réalisme = nouvelles approaches perceptives du réel)。尽管这个宣言看上去显得过于简单,但它言简意赅,作为一个象征性的标志,它的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
事实上,在1960年新现实主义宣言发表之前,相关艺术家的符合新现实主义艺术主张的创作已经存在了数年,克莱因、阿尔曼、塞萨尔等人已经创作出了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其中,两年后即英年早逝的克莱因,此时甚至已经走过了个人艺术史最辉煌的时期。对于整个新现实主义艺术运动而言,新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可以说是这场运动的高潮。需要说明的是,在新现实主义宣言上签名的并不是这个团体的全部成员,与该团体志同道合的塞萨尔和米莫·罗泰拉就没有参加签署宣言的那次会议,热拉尔·德尚和克里斯托先后于1961年和1963年加入这个团体。后来进入该团体的还有女艺术家尼基·德·圣法尔。包括雷斯塔尼,新现实主义团体有14位成员。
自从新现实主义宣言发表以后,这群艺术家就以这个流派的名义举行了各种活动,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出了大量集体和个人展览。艺术家的个人展览不计其数,难以尽述,这里仅将这个团体一些重要的集体活动和展览稍作介绍。
1960年11月,亦即新现实主义宣言发表后不几天,阿尔曼、汉斯、克莱因、雷斯塔尼和坦戈利合作完成了一件名为“新现实主义者的集体人体测量”的行为艺术作品。
1961年2月,一年一度的巴黎“比较沙龙”的新任主持人维尔格勒在该沙龙设立了“新现实主义者”专门展厅,直到1968年,该沙龙每年展出新现实主义团体的作品。
1961年5月,雷斯塔尼在巴黎新开张的“J”画廊策划了一个名为“达达主义之上40℃”的展览,这是新现实主义团体的第二个重要展览。雷斯塔尼在该展览的介绍文章中将新现实主义看成是对杜尚和达达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尽管这一观点遭到了克莱因、雷斯和汉斯的强烈反对,这篇文章仍应被视为对新现实主义宣言的补充。
1961年6月,巴黎“右岸画廊”(galerie Rive Droite)举办了题为“巴黎和纽约的新现实主义”的展览。参展艺术家有法国新现实主义成员阿尔曼、塞萨尔、汉斯、克莱因、德·圣法尔和坦戈利,美国新达达主义艺术家邦滕科(Bontencou)、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克利萨(Chryssa)、贾斯帕·约翰斯(Jasper Johns)、罗伯特·劳生柏(Robert Raushenberg)和理查德·斯坦基耶维奇(Richard Stankiewicz)。这次展览标志着法国新现实主义与美国新达达主义艺术的合流,也是两个流派艺术家的同场较量。雷斯塔尼为展览图录撰写了题为《现实高于虚构》(La réalité dépasse la fiction)的文章,对美国新达达主义与法国新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区分。同年10月,阿尔曼、杜弗莱纳、汉斯、罗泰拉、维尔格勒、雷斯和斯波埃里做客美国,再次与美国达达主义艺术家汇聚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集成艺术”大型回顾展。
1961年7月,尼斯举办了第一届新现实主义艺术节,新现实主义艺术家悉数参加了艺术节期间举行的各种展览和活动。
1962年10月,纽约西德尼·詹尼斯画廊(gallery Sidney Janis)第三次以“新现实主义者”为题举办美法艺术家联合大展。这次展览更明显地带有美法两国争夺世界艺术领导权的势态。这个展览原本计划展出法国新现实主义者和美国新达达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但在展览开幕的前几天,策展人西德尼·詹尼斯将新达达主义者换成了在纽约崭露头角的波普艺术家利希滕斯坦(Lichtenstein)、沃霍尔(Warhol)、奥登堡(Oldenburg)和西格尔(Segal),以及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几位集成艺术家(实际上,后来人们逐渐将新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合二为一,统称为波普艺术)。在法国人眼里,这一做法的用意是削弱法国新现实主义的势力,提高美国波普艺术的国际地位。更为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西德尼·詹尼斯将雷斯塔尼为展览图录写的前言中的凡是批评美国艺术现状或突出法国艺术成就的文字,毫不客气地完全删除,而在自己的文章中却不遗余力地证明,新现实主义只是国际艺术潮流在法国的一个支流,他还宣称,美国是国际艺术的发源地,美国波普艺术要远远优于法国的新现实主义。这让法国人愤愤不平。无论如何,在这次较量中美国人占了上风。对法国新现实主义的真正打击是劳生柏获得1964年7月举办的第32届威尼斯双年展大奖。不仅如此,在劳生柏在当年出版的一本个人画册中写了这样一句话:“人们现在知道了,世界的艺术中心不再是法国,而是纽约。”这句话令法国人伤心欲绝。
1963年2月,第二届新现实主义艺术节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办,克里斯托第一次参加这个团体的展览。雷斯塔尼为展览图录撰写的文章《新现实主义:应该如何认识它》被视为这场运动的第三个宣言。
1965年6月,维姆·贝伦(Wim Beeren)在荷兰海牙组织了“新现实主义”展览,该展览随后在柏林、维也纳和布鲁塞尔巡回展出。
1970年11月27日,为纪念新现实主义诞生10周年,雷斯塔尼在该运动的发源地米兰组织了“新现实主义:1960—1970”大型展览,展览期间(27—29日),在米兰市中心举行了各种行为和表演节目。这次展览标志着新现实主义作为一场艺术运动已经降下了帷幕。
在众多新现实主义联展中,有一个展览对中国观众而言最为重要,那就是2002—2003年由米歇尔·纽里萨尼(Michel Nuridsany)策划、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巡回展出的“新现实主义”展览。通过这个展览,中国观众得以全面而直观地了解新现实主义艺术的真面目。由于当时正在意大利访学,笔者错过了这个重要的展览,只能抱憾终生。
虽然新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团体在1970年之后已不复存在,但新现实主义的精神始终留存在每个曾经参加过这场运动的艺术家的心中,他们仍然行走在不断求索的艺术道路上,并继续完善着各自的艺术创作。
提到新现实主义,人们一定会联想到“现实主义”,但实际上,新现实主义并不是现实主义的翻版,与19世纪法国艺术史上出现过的现实主义艺术相比,新现实主义从艺术主题到表现手段都绝然不同。在内容上,它不记录社会生活,不表现人的社会性特征。在形式上,它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甚至完全抛弃了绘画手段。新现实主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成品进行创作,追求“非个性的表达”。恰如雷斯塔尼所言,新现实主义是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及其“变生活为艺术”的观念的发展。雷斯塔尼写道:“新现实主义记录社会的真实性,并没有任何想要挑起争论的意思。”
新现实主义的直接对立面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风行一时的“非形式艺术”(Art informal)。所谓非形式艺术是一个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名异实同的抽象绘画流派,它是一个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三者合而为一的艺术样式,该派画家追求的通过“自动主义”的手段和自由挥洒的抽象画面表现画家潜意识中的自我情感。抒情性、抽象性和主观性是非形式艺术的特点。与非形式艺术反其道而行之,新现实主义主张用现成的材料、不带感情地、客观地表现当代人类的都市生活环境。真实客观是新现实主义者的艺术立场。
的确,新现实主义的艺术主张和表达方式与当时英美艺坛流行的波普艺术没有本质的区别。客观地说,所谓新现实主义是国际波普艺术潮流的一个分支,是波普艺术在法国的别称的说法是正确的。雷斯塔尼也说:“在欧洲同在美国一样,我们正在自然里寻找新的方向。所谓当代的自然就是机械的、工业的和广告的洪流……日常生活的现实已经变成了工厂和城市。在标准化和高效率这两个孪生的标志之下产生的超变体(extroversion)是这个新世界的规律。”
像波普艺术一样,新现实主义这个词代表的只是一个流派、一场运动或一个团体,它不是一种风格,换一句话说,在新现实主义这个流派中的艺术家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是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绘画、雕塑、拼贴、剥贴、压缩、捆包、装置、集成、行为、表演、摄影、电影和录像等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艺术手段应有尽有,最后呈现出的,既有平面和立体的有形作品,也有属于观念艺术范畴的无形作品,既有可以算作架上艺术的小型作品,也有属于环境艺术和大地艺术的大型和巨型作品。新现实主义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自由与平等。从艺术风格上说,它是“怎样表现”的自由,也是“表现什么”的自由。从社会学意义上讲,它表达的是众生平等、万物平等的信念和理想。